韦以存;李廷阳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指由于缺氧窒息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改变,且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它是围生期窒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其以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指导临床合理治疗,以预防窒息后颅脑病变的发生已成为围产医学中一个重要课题.随着CT、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相继进入新生儿领域,给新生儿颅内病变的影像诊断带来新的飞跃,显著提高了颅内病变诊断的准确率[1].现就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在影像学诊断上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lo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较常见,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易并发中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特点,死亡率高达27%左右,特别是老年人,故必须高度重视.2000年至2008年我院共收治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50例,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后择期开放手术,效果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罗远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多见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患者,是骨科常见的慢性劳损性疾病,一般封闭治疗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久治不愈,或愈后易复发,为临床顽症之一,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在注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小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该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永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至少经3周抗结核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8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6~25个月,42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7个月,平均后凸矫正角度为17度,脊髓及神经功能明显恢复.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可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代学俊;杨开舜;李绍波;姚汝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主要是微创外科、脏器移植和生物医学工程.内镜外科技术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当属微创外科的范畴之内.内镜技术的问世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如此高的评价内镜技术作用,是因为在临床诊断方面它做到了可以直视空腔脏器内部的真实面目,并且可以直接采取局部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助确诊,这是目前其他诊断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内镜外科在治疗方面更为突出,它可以代替某些外科手术治疗而使病患免遭开刀之苦,起到了外科手术所起不到的作用!其主要技术是胆道镜技术、EST技术和腹腔镜外科等技术.当然,这迎来了内镜微创外科的新时代!
作者:张宝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以其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正逐步取代开放式肾切开取石术[1].为了防止术后感染,积极探讨影响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石术后感染的因素,找出其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行经皮肾激光碎石患者150例,其中体温超过38℃的患者有15例.我们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有所提高.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过去常采用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覆盖骨、肌腱和感染控制后予以植皮处理,治疗时间长,痛苦较大,亦有可能踝关节长期制动,造成踝关节僵硬,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年我科收治1例踝关节内侧、足跟后侧软组织缺损感染合并跟腱外露患者,采用前踝上带蒂岛状逆行皮瓣修复,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能槐;闭水勇;付宏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自体髂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治疗腰椎滑脱、不稳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椎间植入椎间融合器(融合器组19例,21椎)与自体髂骨(骨块组46例,51椎)的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椎间高度变化、融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1年临床疗效优良率骨块组为71.7%(33/46),融合器组为73.7%(14/19);椎间高度丢失率骨块组为5.46%,融合器组为5.04%;融合率骨块组为92.16%,融合器组为90.5%.结论 自体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治疗中的椎间植入物,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别,在患者经济不支持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椎间融合器时,可以放心选择自体骨块,关键是患者在早期(术后两周至两个月)离床活动时,需佩戴硬质支具.
作者:蒋劲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果不做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应及早手术.我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治疗患儿4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仕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组(观察组)100例,宫缩规律且宫口开至2~3 cm时选择L2~3间隙作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2.5 mg布比卡因加25 μg芬太尼共1.5 mL,然后向硬膜外腔头侧置管4 cm,接PCA装置,泵内配0.15%罗哌卡因与2 μg/mL芬太尼合剂.对照组100例,自然分娩,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镇痛效果,并对比两组产程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器械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神经阻滞完善可持续给药,对母婴无影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简便的无痛分娩的方法.
作者:陈录平;张安生;刘孟江;胡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胸外科于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利用腹腔镜代替胸腔镜完成胸外科微创手术5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患者,男44例,女8例;年龄小17岁,大76岁.其中51例在腹腔镜器械辅助下完成手术;1例肺周围型占位,腔镜下切除活检,术中病理报告为周围型肺癌,中转开胸手术.
作者:刘自立;李公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腹腔镜技术由于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腹部美容效果好、恢复快、疗程短等优点,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多数妇科开腹手术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卵巢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技术已逐渐成熟.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仪器设备和器械的不断完备,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腹腔镜用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适应证也不断拓展.1989年Querleu[1]报道了腹腔镜下淋巴切除术,开辟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疾病的手术新途径,而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中的应用也逐渐开展[2].由于妇科腹腔镜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操作技术难度的增大,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也不断发展.现将妇科腹腔镜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素娇;胡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对27例胫骨骨折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8~15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优19例,良5例,可3例.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红锁;黄克;李林;孙达准;韦程寿;唐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仍有部分患者在微创治疗失败后,需要行开放手术[1,2].为了进一步减轻手术治疗的创伤,我院于2005年12月至2009年10月选择9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腰部3~5 cm小切口完成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裕辉;刘永能;陈二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来曲唑和克罗米酚两种微刺激方法的临床结局.方法 用微刺激方法促排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的卵巢储备功能不良的患者共48例,促排卵80 周期, 分为来曲唑组(CC组46周期)和克罗米酚组(LE组34周期),分别比较两组患者HCG日≥14 mm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和血清E2、LH、P水平,以及平均获取卵数、可供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结果 两组的HCG日内膜厚度和E2有显著性差异,而HCG日LH、P无显著性差异;CC组中有7周期HCG日子宫内膜厚度<7.0 mm,LE组中有1周期.>14 mm卵泡数、获卵数、可供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促排卵方案对于卵巢储备低下的患者均是有效的促排方案,CC组促排效果比LE组略胜一筹.
作者:柳雪琴;张海英;莫似恩;王书佳;黄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重症肺部感染在呼吸内科是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患者大多数因年老体弱、咳嗽无力及疾病本身所致气道分泌物增多、黏稠,导致分泌物排出困难[1].传统方法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主要有全身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雾化吸入、经鼻导管吸痰等综合治疗措施,由于全身应用或雾化吸入的抗生素渗入肺组织及支气管分泌物内的浓度不够,而常规吸痰管又难于有效地清除深部的痰液,支气管引流不畅, 支气管内分泌物及病菌难于清除, 因此临床疗效不理想[2].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全身抗感染的同时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局部治疗,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吸痰、肺泡灌洗、局部注药,可充分引流肺内蓄积的脓性分泌物,减少毒素的吸收,控制局部感染,避免大剂量抗生素所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局部抗生素的浓度,缩短了疗程[3].由于纤维支气管镜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优质熟练的护理配合是减轻患者痛苦、保障检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院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25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宁献芬;刘海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 应用电动磨痂术对40例严重烧伤病人Ⅱ度创面进行治疗,并比较手术前后创面细菌变化,观察愈合后瘢痕生长情况.结果 40例严重烧伤病人全部治愈,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0 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3~6个月,32例病人中,有27例(84.38%)瘢痕扁平,5例(15.63%,8个下肢)见有瘢痕增生,明显充血.结论 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创伤少,愈后瘢痕较少.
作者:李德绘;梁自乾;农庆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和外伤性脑出血发病人数日益的增加,颅内血肿已成为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常规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大、风险高、费用高等不足之处[1],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不需开颅、创伤小、费用少、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从而为广大患者接受.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45例,并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45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妇科手术逐渐由传统的单纯开腹手术向各种微创手术方式与改良的各种阴道手术方式变化.腹腔镜既可综观盆腹腔结构与解剖关系,又能扩展手术视野,提高手术部位的清晰度,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微创治疗组),另30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传统开腹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天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分析微创治疗组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微创治疗组28例1次取石成功,2例插管不成功,需行第2次微创治疗才成功取石;微创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微创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3.33%, 传统开腹组结石清除率96.67%,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传统开腹组出现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过程中HR(次/min)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P<0.05),SpO2、SBP、DBP治疗前 、治疗中、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对病人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可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韦良宏;陈凤坤;陈海东;陈梅颜;张琳;罗锦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