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骨块与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不稳的对比观察

蒋劲松

关键词:自体骨块, 椎间融合器, 腰椎滑脱, 支具
摘要:目的 对比自体髂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治疗腰椎滑脱、不稳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椎间植入椎间融合器(融合器组19例,21椎)与自体髂骨(骨块组46例,51椎)的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椎间高度变化、融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1年临床疗效优良率骨块组为71.7%(33/46),融合器组为73.7%(14/19);椎间高度丢失率骨块组为5.46%,融合器组为5.04%;融合率骨块组为92.16%,融合器组为90.5%.结论 自体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治疗中的椎间植入物,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别,在患者经济不支持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椎间融合器时,可以放心选择自体骨块,关键是患者在早期(术后两周至两个月)离床活动时,需佩戴硬质支具.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与疗效

    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以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钢丝、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101例,现对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用范围作对比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春吉;黄富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随着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以其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正逐步取代开放式肾切开取石术[1].为了防止术后感染,积极探讨影响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石术后感染的因素,找出其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行经皮肾激光碎石患者150例,其中体温超过38℃的患者有15例.我们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经皮肾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1例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果不做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应及早手术.我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治疗患儿4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仕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白癜风的分型、诊断与微创治疗

    白癜风是常见的色素脱失病,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5%,我国患病率约为0.09%~0.29%[1].近半数白癜风病人在20岁前发病,男女患病率相似,各种皮肤类型人群或种族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2,3].一般认为,白癜风的病理标志是表皮黑色素细胞缺失[4,5],与自身免疫反应、神经源性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基因有关[1,6,7].有学者证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亦有明显相关性[8].近年来,随着对白癜风认识的深入,微创治疗方法越来越成为临床上首选治疗手段,现将白癜风的分型、诊断和微创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庞才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75例顽固性鼻出血行鼻内镜检查,并采用双极电凝直接烧灼出血点.结果 75例顽固性鼻出血均能一次性检查到出血部位,其中73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治疗,2例在使用上述方法未能止血而改用其他方法止血.结论 鼻内镜检可准确找到鼻腔出血部位,结合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止血准确迅速,操作方便灵活,多无需鼻腔填塞,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殷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声在乳腺病灶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乳腺病灶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对220例312个乳腺病灶术前超声定位,麻醉进针引导,术中引导旋切刀刺入并监测切割过程,直至病灶完全切除,术后定期追踪复查.结果 312个乳腺病灶完全切除,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纤维瘤168个,不典型增生75个,乳腺囊肿54个,乳腺导管内瘤7个,乳腺炎性改变5个,浸润性导管癌3个,病理结果阳性率100%.术后3、6个月复查,除2例乳腺囊肿复发外,其余未发现病灶复发.结论 超声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中对穿刺点的选择、麻醉进针引导、术中引导监测旋切、病灶的固定、确定病灶完全切除及术后是否复发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加平;龙劲松;邱冬;吴玉珍;陶霖玉;齐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行囊肿脑室造瘘术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13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3例病人术后头晕头痛症状均明显减轻,9例病人自觉头脑较术前清醒,5例病人晕厥症状消失,3例病人无再发癫痫发作,脑电图示慢波或棘波明显减少消失;术后1周复查CT发现囊肿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3~36个月随访复查CT/MR示囊肿呈腔隙状,原扩张的脑室回缩;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韦以存;李廷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98例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仍有部分患者在微创治疗失败后,需要行开放手术[1,2].为了进一步减轻手术治疗的创伤,我院于2005年12月至2009年10月选择9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腰部3~5 cm小切口完成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裕辉;刘永能;陈二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镜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具有微创、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轻微、效果确定、身体康复快的优点[1],对于多个节段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其优点更为突出 .由于手术操作要避免损伤硬膜囊和神经根,便于术者在术中、术后观察神经功能,这就要求患者术中清醒无痛,触及神经有反应,术毕患肢可有自主运动.但由于多个节段的手术时间长,术中追加麻醉药,这就对麻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院自开展此类手术,为了满足手术要求,将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应用于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沙瑾;刘军;李永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微创治疗组),另30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传统开腹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天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分析微创治疗组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微创治疗组28例1次取石成功,2例插管不成功,需行第2次微创治疗才成功取石;微创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微创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3.33%, 传统开腹组结石清除率96.67%,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传统开腹组出现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过程中HR(次/min)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P<0.05),SpO2、SBP、DBP治疗前 、治疗中、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对病人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可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韦良宏;陈凤坤;陈海东;陈梅颜;张琳;罗锦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等离子体切割系统经尿道行前列腺剜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Gyrus等离子体切割系统(gyrus-plasmakinetic system,Gyrus-PKS)和电切镜,经尿道剜除前列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共300例;并对患者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 300例手术顺利,未发生电切综合征和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全部病人术后均排尿通畅、尿控良好.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PKEP)治疗BPH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张若愚;罗杰鑫;袁明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钩型超声刀及举宫杯在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钩型超声刀及举宫杯在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成功施行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中托举子宫和切割阴道断端器械不同分为2组:A组(为采用举宫杯及钩型超声刀手术组)共62例,B组(为采用简易举宫器及电钩手术组)共108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A组的总手术时间、下推膀胱时间及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应用举宫杯托举子宫及钩型超声刀切割阴道断端安全有效,与传统的举宫器和电钩操作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东红;明祖谦;张振东;罗莹;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30例LAVH手术的方法、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等,且与同期开腹子宫切除术(开腹组)4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40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和阴式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卢秀琴;李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体骨块与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不稳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自体髂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治疗腰椎滑脱、不稳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椎间植入椎间融合器(融合器组19例,21椎)与自体髂骨(骨块组46例,51椎)的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椎间高度变化、融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1年临床疗效优良率骨块组为71.7%(33/46),融合器组为73.7%(14/19);椎间高度丢失率骨块组为5.46%,融合器组为5.04%;融合率骨块组为92.16%,融合器组为90.5%.结论 自体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治疗中的椎间植入物,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别,在患者经济不支持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椎间融合器时,可以放心选择自体骨块,关键是患者在早期(术后两周至两个月)离床活动时,需佩戴硬质支具.

    作者:蒋劲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腹腔镜开展胸外科微创手术52例体会

    我院胸外科于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利用腹腔镜代替胸腔镜完成胸外科微创手术5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患者,男44例,女8例;年龄小17岁,大76岁.其中51例在腹腔镜器械辅助下完成手术;1例肺周围型占位,腔镜下切除活检,术中病理报告为周围型肺癌,中转开胸手术.

    作者:刘自立;李公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 应用电动磨痂术对40例严重烧伤病人Ⅱ度创面进行治疗,并比较手术前后创面细菌变化,观察愈合后瘢痕生长情况.结果 40例严重烧伤病人全部治愈,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0 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3~6个月,32例病人中,有27例(84.38%)瘢痕扁平,5例(15.63%,8个下肢)见有瘢痕增生,明显充血.结论 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创伤少,愈后瘢痕较少.

    作者:李德绘;梁自乾;农庆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妇科手术逐渐由传统的单纯开腹手术向各种微创手术方式与改良的各种阴道手术方式变化.腹腔镜既可综观盆腹腔结构与解剖关系,又能扩展手术视野,提高手术部位的清晰度,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其中17例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25例行上颌窦口开放术;13例行筛窦开放术,4例行蝶窦开放术,2例行犬齿窝开窗.术后全部病例均未用抗真菌治疗,随访6个月至1年,无1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有利于提供清楚的视野,创伤少,可彻底清除病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改善鼻窦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付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尿道结石的临床体会

    我院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尿道结石16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6例,均为男性,年龄2~14岁,平均6.8岁,主要以排尿困难、排尿中断或急性尿潴留就诊,均经X线片或触诊诊断为尿道结石.

    作者:覃斌;黄向华;董彤;李长赞;韦钢山;季汉初;吴清国;梁阳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上颌窦开口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窦口不同处理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为鼻内镜术中如何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提供参考.方法 106例193侧有上颌窦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于鼻内镜手术中针对上颌窦自然开口采取不扩大自然窦口、四个方向环形扩大窦口、保留下缘的前后缘扩大三种处理方法.分为A~E组.术后6个月对窦口及窦腔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6个月检查时行上颌窦口扩大开放组有 13侧(9.5%)窦口瘢痕或黏膜水肿增生,致窦口狭小;4侧(2.9%)窦口闭锁;上颌窦下缘未被破坏组窦腔内分泌物潴留少(4.0%);被破坏组分泌物潴留比例较高,达31.2%和22.2%.结论 上颌窦自然开口下缘是上颌窦纤毛传输的重要途径,手术中应注意保护,除非病变广泛或病变严重,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减少窦腔分泌物潴留几率.

    作者:零兴勤;何中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