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98例

邓裕辉;刘永能;陈二南

关键词:小切口, 手术治疗, 输尿管结石
摘要: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仍有部分患者在微创治疗失败后,需要行开放手术[1,2].为了进一步减轻手术治疗的创伤,我院于2005年12月至2009年10月选择9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腰部3~5 cm小切口完成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外科内镜保胆的新思维

    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主要是微创外科、脏器移植和生物医学工程.内镜外科技术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当属微创外科的范畴之内.内镜技术的问世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如此高的评价内镜技术作用,是因为在临床诊断方面它做到了可以直视空腔脏器内部的真实面目,并且可以直接采取局部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助确诊,这是目前其他诊断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内镜外科在治疗方面更为突出,它可以代替某些外科手术治疗而使病患免遭开刀之苦,起到了外科手术所起不到的作用!其主要技术是胆道镜技术、EST技术和腹腔镜外科等技术.当然,这迎来了内镜微创外科的新时代!

    作者:张宝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98例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仍有部分患者在微创治疗失败后,需要行开放手术[1,2].为了进一步减轻手术治疗的创伤,我院于2005年12月至2009年10月选择98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腰部3~5 cm小切口完成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裕辉;刘永能;陈二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与疗效

    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以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钢丝、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101例,现对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用范围作对比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春吉;黄富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单孔胃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3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单孔胃镜在处理上消化道异物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异物的形状和特点、所处上消化道位置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患者情况等综合考量,选取适当的器械和方法,经单孔胃镜对异物进行取出处理.结果 387例患者经急诊胃镜检查发现412件异物,顺利取出异物403件,9例未能取出异物转胸外科手术,胃镜取出异物成功率97.67%,并发症主要为食管黏膜损伤、渗血等,未发现胃镜取异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单孔胃镜选取适当的器械和方法取异物,方法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经济负担轻,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为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嘉忠;黄培宁;彭乃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中隔39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中隔电切术(TCRS)治疗子宫中隔的疗效.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子宫中隔的患者,在腹腔镜或B超监视下用宫腔镜进行中隔切除,术后复查宫腔形态,并长期随访其妊娠及足月分娩情况.结果 39例患者子宫中隔均成功地切除,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6~51个月,28例妊娠,妊娠率71.79%,17例足月分娩,足月分娩率60.71%.结论 TCRS是治疗子宫中隔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莫秀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45例护理体会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和外伤性脑出血发病人数日益的增加,颅内血肿已成为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常规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大、风险高、费用高等不足之处[1],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不需开颅、创伤小、费用少、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从而为广大患者接受.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45例,并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45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颈丛麻醉下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16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7年3月以来成功施行全麻下针式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疗效良好[1].在此基础上,自2008年6月开始施行颈丛麻醉下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中更好保护喉返神经的优点.现介绍如下.

    作者:覃军;李致文;黄正有;王耀明;黄光采;杨开宇;郑广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钩型超声刀及举宫杯在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钩型超声刀及举宫杯在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成功施行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中托举子宫和切割阴道断端器械不同分为2组:A组(为采用举宫杯及钩型超声刀手术组)共62例,B组(为采用简易举宫器及电钩手术组)共108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A组的总手术时间、下推膀胱时间及术后阴道残端息肉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应用举宫杯托举子宫及钩型超声刀切割阴道断端安全有效,与传统的举宫器和电钩操作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王东红;明祖谦;张振东;罗莹;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体骨块与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腰椎不稳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自体髂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治疗腰椎滑脱、不稳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椎间植入椎间融合器(融合器组19例,21椎)与自体髂骨(骨块组46例,51椎)的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椎间高度变化、融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1年临床疗效优良率骨块组为71.7%(33/46),融合器组为73.7%(14/19);椎间高度丢失率骨块组为5.46%,融合器组为5.04%;融合率骨块组为92.16%,融合器组为90.5%.结论 自体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治疗中的椎间植入物,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别,在患者经济不支持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椎间融合器时,可以放心选择自体骨块,关键是患者在早期(术后两周至两个月)离床活动时,需佩戴硬质支具.

    作者:蒋劲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6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单双日法分为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组(联合治疗组,A组)31例,单纯肝动脉热化疗栓塞组(单纯组,B组)34例,治疗后通过CT、DSA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评价.结果 单纯肝动脉热化疗栓塞组(B组)的肿瘤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17.6%、38.2%、47.1%,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48.4%、9.7%、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较单纯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好.

    作者:张文兵;王宗华;谢鸿寿;李晓乾;张庆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妇科手术逐渐由传统的单纯开腹手术向各种微创手术方式与改良的各种阴道手术方式变化.腹腔镜既可综观盆腹腔结构与解剖关系,又能扩展手术视野,提高手术部位的清晰度,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腔填充物应用进展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需要使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对脱离的视网膜进行复位,然后使用一些玻璃体腔填充物封闭裂孔和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视网膜保持复位状态.玻璃体腔填充物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不可或缺的材料,选择好填充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对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的影响.

    作者:唐秀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2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 12月采用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20例(550条肢体),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静脉曲张患者共420例,男性220例,女性200例.其中左下肢400例,右下肢150例,共550条肢体.所有患者均经彩超及顺行性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通畅,无明确静脉返流.

    作者:贾琪;吴丹明;王成刚;周玉斌;易巍;孙雨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30例LAVH手术的方法、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等,且与同期开腹子宫切除术(开腹组)4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40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和阴式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卢秀琴;李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创置管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5例

    我院2002年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微创置管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5例,男78例,女47例,年龄39~87岁,平均61岁,60岁以上89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98例.CT表现:出血部位于基底节区75例,丘脑18例,脑叶皮层下21例,小脑出血11例;其中25~60 mL者89例,60~100 mL 27例,100 mL以上9例;出血至手术时间:3~6 h 58例,6~12 h 36例,12~24 h 21例,24 h以上10例.

    作者:曾松;梁子聪;陈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其中17例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25例行上颌窦口开放术;13例行筛窦开放术,4例行蝶窦开放术,2例行犬齿窝开窗.术后全部病例均未用抗真菌治疗,随访6个月至1年,无1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有利于提供清楚的视野,创伤少,可彻底清除病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改善鼻窦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付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75例顽固性鼻出血行鼻内镜检查,并采用双极电凝直接烧灼出血点.结果 75例顽固性鼻出血均能一次性检查到出血部位,其中73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治疗,2例在使用上述方法未能止血而改用其他方法止血.结论 鼻内镜检可准确找到鼻腔出血部位,结合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止血准确迅速,操作方便灵活,多无需鼻腔填塞,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殷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36例报告

    目的 通过在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应用内镜外科技术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以探讨微创甲状腺腺瘤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至2009年该中心完成的36例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1例患者顺利地按原计划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转为开放性切口完成手术,3例因术中冰冻病理不排除恶变转为开放性切口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完成手术.术后3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易操作,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有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游志坚;黄石川;王在国;胡夏荣;何广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上颌窦开口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窦口不同处理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为鼻内镜术中如何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提供参考.方法 106例193侧有上颌窦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于鼻内镜手术中针对上颌窦自然开口采取不扩大自然窦口、四个方向环形扩大窦口、保留下缘的前后缘扩大三种处理方法.分为A~E组.术后6个月对窦口及窦腔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6个月检查时行上颌窦口扩大开放组有 13侧(9.5%)窦口瘢痕或黏膜水肿增生,致窦口狭小;4侧(2.9%)窦口闭锁;上颌窦下缘未被破坏组窦腔内分泌物潴留少(4.0%);被破坏组分泌物潴留比例较高,达31.2%和22.2%.结论 上颌窦自然开口下缘是上颌窦纤毛传输的重要途径,手术中应注意保护,除非病变广泛或病变严重,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减少窦腔分泌物潴留几率.

    作者:零兴勤;何中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 应用电动磨痂术对40例严重烧伤病人Ⅱ度创面进行治疗,并比较手术前后创面细菌变化,观察愈合后瘢痕生长情况.结果 40例严重烧伤病人全部治愈,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0 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3~6个月,32例病人中,有27例(84.38%)瘢痕扁平,5例(15.63%,8个下肢)见有瘢痕增生,明显充血.结论 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创伤少,愈后瘢痕较少.

    作者:李德绘;梁自乾;农庆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