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志坚;黄石川;王在国;胡夏荣;何广宁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该院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高眼压36眼的原因、类型及相应处理.结果 术后高眼压36眼,占同期收治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的11.36%(36/317),其中巩膜瓣过大或过厚2眼,缝线过紧5眼,滤过口偏小8眼,滤过口靠后5眼,滤过口堵塞12眼和房角功能严重破坏2眼,恶性青光眼2眼.36眼均通过相应治疗使眼压下降.结论 术前有效地控制眼压、减轻眼部炎症反应,术中准确操作,术后观察眼压及前房的变化,及时对症处理,是防治术后高眼压的关键.
作者:贾建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主要是微创外科、脏器移植和生物医学工程.内镜外科技术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当属微创外科的范畴之内.内镜技术的问世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如此高的评价内镜技术作用,是因为在临床诊断方面它做到了可以直视空腔脏器内部的真实面目,并且可以直接采取局部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助确诊,这是目前其他诊断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内镜外科在治疗方面更为突出,它可以代替某些外科手术治疗而使病患免遭开刀之苦,起到了外科手术所起不到的作用!其主要技术是胆道镜技术、EST技术和腹腔镜外科等技术.当然,这迎来了内镜微创外科的新时代!
作者:张宝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 12月采用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20例(550条肢体),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静脉曲张患者共420例,男性220例,女性200例.其中左下肢400例,右下肢150例,共550条肢体.所有患者均经彩超及顺行性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通畅,无明确静脉返流.
作者:贾琪;吴丹明;王成刚;周玉斌;易巍;孙雨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损害中心视力的眼病,患病后致盲率高.对复杂性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既要封闭周边裂孔和黄斑裂孔,又要尽可能保护中心视力不受损或少受损害,我科采用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入12%~16%全氟丙烷气体(C3F8)联合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冷凝术,治疗难度高,术后反应重,对护理更具挑战性.因此,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朝晖;李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全麻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围术期麻醉管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全身麻醉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资料.结果 59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6例全麻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其中4例为低体温且术后苏醒延迟,2例为灌洗液吸收综合征.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全麻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实行良好的保温措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灌注压力,减少灌注液的吸收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蒋洪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lymph node ratio,LNR)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06例结直肠癌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结直肠癌LN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占肠腔周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肠壁浸润深度与结直肠癌LNR无关,而肿瘤分化程度、术前血癌胚抗原(CEA)水平与LNR有关.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术前血CEA水平可能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的重要相关因素.
作者:梁国林;周红见;梁君林;高枫;陈利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结石存在可引起肾绞痛、肾积水、引发肾盂肾炎,可造成肾功能损害.对于不能自行排出的结石根据结石大小及病情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NL)、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这三种方法对肾功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短期一过性或远期影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及肾内血流分布,测定血流频谱,较临床通过血、尿指标了解肾功能变化更早期、直观,且可无创性动态观察.现对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时已进行上述碎石、取石术之一的71例患者的患肾彩超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文;吕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2002年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微创置管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5例,男78例,女47例,年龄39~87岁,平均61岁,60岁以上89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98例.CT表现:出血部位于基底节区75例,丘脑18例,脑叶皮层下21例,小脑出血11例;其中25~60 mL者89例,60~100 mL 27例,100 mL以上9例;出血至手术时间:3~6 h 58例,6~12 h 36例,12~24 h 21例,24 h以上10例.
作者:曾松;梁子聪;陈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以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钢丝、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101例,现对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用范围作对比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春吉;黄富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需要使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对脱离的视网膜进行复位,然后使用一些玻璃体腔填充物封闭裂孔和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视网膜保持复位状态.玻璃体腔填充物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不可或缺的材料,选择好填充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对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的影响.
作者:唐秀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自体髂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内植物治疗腰椎滑脱、不稳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椎间植入椎间融合器(融合器组19例,21椎)与自体髂骨(骨块组46例,51椎)的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椎间高度变化、融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1年临床疗效优良率骨块组为71.7%(33/46),融合器组为73.7%(14/19);椎间高度丢失率骨块组为5.46%,融合器组为5.04%;融合率骨块组为92.16%,融合器组为90.5%.结论 自体骨块和椎间融合器作为腰椎滑脱治疗中的椎间植入物,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差别,在患者经济不支持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椎间融合器时,可以放心选择自体骨块,关键是患者在早期(术后两周至两个月)离床活动时,需佩戴硬质支具.
作者:蒋劲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受孕27例(51.92%),术后6个月内受孕者多,占15例(55.56%).结论 腹腔镜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一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有所提高.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过去常采用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覆盖骨、肌腱和感染控制后予以植皮处理,治疗时间长,痛苦较大,亦有可能踝关节长期制动,造成踝关节僵硬,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年我科收治1例踝关节内侧、足跟后侧软组织缺损感染合并跟腱外露患者,采用前踝上带蒂岛状逆行皮瓣修复,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能槐;闭水勇;付宏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lo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较常见,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易并发中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特点,死亡率高达27%左右,特别是老年人,故必须高度重视.2000年至2008年我院共收治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50例,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后择期开放手术,效果满意,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罗远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至少经3周抗结核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8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6~25个月,42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7个月,平均后凸矫正角度为17度,脊髓及神经功能明显恢复.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可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代学俊;杨开舜;李绍波;姚汝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急症,而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虽方法众多,但鼻腔填塞仍然是直接、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以往对鼻腔深部出血的填塞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填塞不到位、病人痛苦大、易引起并发症等缺点,近年来我们以选择性鼻腔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兴;杨峰;袁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发展过程中,交通静脉具有重要的作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er vein surgery,SEPS)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手术,与其他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和下肢静脉溃疡愈合快的优点[1].SEPS术已成为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SEPS术设备精密、昂贵,操作复杂.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对21例患者进行了SEPS,经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晖;苏庆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在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应用内镜外科技术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以探讨微创甲状腺腺瘤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至2009年该中心完成的36例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1例患者顺利地按原计划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转为开放性切口完成手术,3例因术中冰冻病理不排除恶变转为开放性切口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完成手术.术后3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易操作,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有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游志坚;黄石川;王在国;胡夏荣;何广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垂体腺瘤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术已经十分成熟,成为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们于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治疗垂体腺瘤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亮;彭涛;谢庆海;谢观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thoracotomy,TH)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对88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和48例常规开胸手术(TH)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VATS组与TH组的手术时间分别是(58±34.3)min、(95±30.7)min(t=-6.469 7,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是(51±26.8)mL、(93.3±74.4)mL;术后胸腔引流留置时间分别是(1.5±1.1)d和(2.8±1.5)d;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3%(2/88)和2.1%(1/48)(P>0.05);VAT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TH组明显减少,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较TH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与开胸手术无明显差别.
作者:罗玉忠;何巍;廖寿合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