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张文兵;王宗华;谢鸿寿;李晓乾;张庆和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冷循环, 射频消融, 热化疗栓塞
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6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单双日法分为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组(联合治疗组,A组)31例,单纯肝动脉热化疗栓塞组(单纯组,B组)34例,治疗后通过CT、DSA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评价.结果 单纯肝动脉热化疗栓塞组(B组)的肿瘤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17.6%、38.2%、47.1%,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48.4%、9.7%、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较单纯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好.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腹腔镜诊治的3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明确诊断,27例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处理损伤,3例避免了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术,6例中转开腹手术,全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少,均治愈出院.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腹腔镜用于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具有安全、微创、诊断率高等优点,并能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晨;李卫东;李升;陈凡;秦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2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9年 12月采用射频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20例(550条肢体),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静脉曲张患者共420例,男性220例,女性200例.其中左下肢400例,右下肢150例,共550条肢体.所有患者均经彩超及顺行性静脉造影证实深静脉通畅,无明确静脉返流.

    作者:贾琪;吴丹明;王成刚;周玉斌;易巍;孙雨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前踝上带蒂岛状逆行转移皮瓣修复周围软组织缺损1例报告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有所提高.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过去常采用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覆盖骨、肌腱和感染控制后予以植皮处理,治疗时间长,痛苦较大,亦有可能踝关节长期制动,造成踝关节僵硬,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年我科收治1例踝关节内侧、足跟后侧软组织缺损感染合并跟腱外露患者,采用前踝上带蒂岛状逆行皮瓣修复,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能槐;闭水勇;付宏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30例LAVH手术的方法、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等,且与同期开腹子宫切除术(开腹组)4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40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和阴式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卢秀琴;李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妇科手术逐渐由传统的单纯开腹手术向各种微创手术方式与改良的各种阴道手术方式变化.腹腔镜既可综观盆腹腔结构与解剖关系,又能扩展手术视野,提高手术部位的清晰度,已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腹腔镜开展胸外科微创手术52例体会

    我院胸外科于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利用腹腔镜代替胸腔镜完成胸外科微创手术5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患者,男44例,女8例;年龄小17岁,大76岁.其中51例在腹腔镜器械辅助下完成手术;1例肺周围型占位,腔镜下切除活检,术中病理报告为周围型肺癌,中转开胸手术.

    作者:刘自立;李公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12例临床分析

    自1983年德国Semn教授首次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以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成熟,外科领域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腹壁无瘢痕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阑尾疾患首选的新方法.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实行LA 1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维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7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75例顽固性鼻出血行鼻内镜检查,并采用双极电凝直接烧灼出血点.结果 75例顽固性鼻出血均能一次性检查到出血部位,其中73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治疗,2例在使用上述方法未能止血而改用其他方法止血.结论 鼻内镜检可准确找到鼻腔出血部位,结合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止血准确迅速,操作方便灵活,多无需鼻腔填塞,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殷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单孔胃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3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单孔胃镜在处理上消化道异物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异物的形状和特点、所处上消化道位置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患者情况等综合考量,选取适当的器械和方法,经单孔胃镜对异物进行取出处理.结果 387例患者经急诊胃镜检查发现412件异物,顺利取出异物403件,9例未能取出异物转胸外科手术,胃镜取出异物成功率97.67%,并发症主要为食管黏膜损伤、渗血等,未发现胃镜取异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单孔胃镜选取适当的器械和方法取异物,方法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经济负担轻,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为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嘉忠;黄培宁;彭乃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在该院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行TACE患者的并发症有发热42例,恶心50例,呕吐42例,可逆性肝损害53例,呃逆5例,急性胆囊炎4例,肝功能严重损害、心律失常和上消化道出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肺栓塞1例,骨髓抑制3例,经积极治疗后患者均症状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患者术前肝功能较差、化疗栓塞药物选择和使用剂量有关;完善患者术前相关检查,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合理选择手术病人,采用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

    作者:刘锦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影像学诊断的应用研究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指由于缺氧窒息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生理改变,且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它是围生期窒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其以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指导临床合理治疗,以预防窒息后颅脑病变的发生已成为围产医学中一个重要课题.随着CT、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相继进入新生儿领域,给新生儿颅内病变的影像诊断带来新的飞跃,显著提高了颅内病变诊断的准确率[1].现就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在影像学诊断上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36例报告

    目的 通过在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应用内镜外科技术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以探讨微创甲状腺腺瘤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至2009年该中心完成的36例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1例患者顺利地按原计划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转为开放性切口完成手术,3例因术中冰冻病理不排除恶变转为开放性切口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完成手术.术后3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易操作,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有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游志坚;黄石川;王在国;胡夏荣;何广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创外科内镜保胆的新思维

    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主要是微创外科、脏器移植和生物医学工程.内镜外科技术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当属微创外科的范畴之内.内镜技术的问世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之所以如此高的评价内镜技术作用,是因为在临床诊断方面它做到了可以直视空腔脏器内部的真实面目,并且可以直接采取局部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助确诊,这是目前其他诊断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内镜外科在治疗方面更为突出,它可以代替某些外科手术治疗而使病患免遭开刀之苦,起到了外科手术所起不到的作用!其主要技术是胆道镜技术、EST技术和腹腔镜外科等技术.当然,这迎来了内镜微创外科的新时代!

    作者:张宝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该院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高眼压36眼的原因、类型及相应处理.结果 术后高眼压36眼,占同期收治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的11.36%(36/317),其中巩膜瓣过大或过厚2眼,缝线过紧5眼,滤过口偏小8眼,滤过口靠后5眼,滤过口堵塞12眼和房角功能严重破坏2眼,恶性青光眼2眼.36眼均通过相应治疗使眼压下降.结论 术前有效地控制眼压、减轻眼部炎症反应,术中准确操作,术后观察眼压及前房的变化,及时对症处理,是防治术后高眼压的关键.

    作者:贾建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全麻期间不良反应6例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全麻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探讨围术期麻醉管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全身麻醉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资料.结果 59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6例全麻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其中4例为低体温且术后苏醒延迟,2例为灌洗液吸收综合征.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全麻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实行良好的保温措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灌注压力,减少灌注液的吸收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蒋洪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1例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果不做治疗,疝囊可逐渐增大,加重腹股沟管的缺损,且常发生嵌顿成为急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般应及早手术.我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治疗患儿4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仕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侏儒症患者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报告

    侏儒症又称矮小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致身体发育迟缓性疾病.侏儒症患者虽然身体矮小,但其生理功能与常人无异.然而,侏儒症患者的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术中有其特点,现将我院侏儒症患者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世奎;龚昆梅;包维民;王昆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与疗效

    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以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钢丝、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101例,现对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适用范围作对比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春吉;黄富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0例临床体会

    阑尾炎是常见外科疾病,阑尾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阑尾切除的佳选择,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共施行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0例,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良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thoracotomy,TH)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对88例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和48例常规开胸手术(TH)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VATS组与TH组的手术时间分别是(58±34.3)min、(95±30.7)min(t=-6.469 7,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是(51±26.8)mL、(93.3±74.4)mL;术后胸腔引流留置时间分别是(1.5±1.1)d和(2.8±1.5)d;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3%(2/88)和2.1%(1/48)(P>0.05);VAT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TH组明显减少,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较TH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与开胸手术无明显差别.

    作者:罗玉忠;何巍;廖寿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