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旭
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内镜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垂体腺瘤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术已经十分成熟,成为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们于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治疗垂体腺瘤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东亮;彭涛;谢庆海;谢观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992年比利时Palermo等[1]首次报道了使用单精子卵细胞浆内(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获得妊娠,使更多以前无法治疗的男性不育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随着ICSI 技术的发展,针对无精症的病人采用附睾精子抽吸术(percutaneous epididymal sperm aspiration,PESA)和睾丸精子抽吸术(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TESE)后进行ICSI 治疗获得妊娠成为可能.我中心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附睾或睾丸抽吸取精行ICSI治疗81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曾义真;陆丹;彭旭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尿道结石16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6例,均为男性,年龄2~14岁,平均6.8岁,主要以排尿困难、排尿中断或急性尿潴留就诊,均经X线片或触诊诊断为尿道结石.
作者:覃斌;黄向华;董彤;李长赞;韦钢山;季汉初;吴清国;梁阳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lymph node ratio,LNR)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06例结直肠癌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结直肠癌LN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占肠腔周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肠壁浸润深度与结直肠癌LNR无关,而肿瘤分化程度、术前血癌胚抗原(CEA)水平与LNR有关.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术前血CEA水平可能是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度的重要相关因素.
作者:梁国林;周红见;梁君林;高枫;陈利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多见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患者,是骨科常见的慢性劳损性疾病,一般封闭治疗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久治不愈,或愈后易复发,为临床顽症之一,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在注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小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该病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永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需要使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对脱离的视网膜进行复位,然后使用一些玻璃体腔填充物封闭裂孔和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视网膜保持复位状态.玻璃体腔填充物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不可或缺的材料,选择好填充材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对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的影响.
作者:唐秀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有所提高.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过去常采用换药,待肉芽组织生长覆盖骨、肌腱和感染控制后予以植皮处理,治疗时间长,痛苦较大,亦有可能踝关节长期制动,造成踝关节僵硬,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年我科收治1例踝关节内侧、足跟后侧软组织缺损感染合并跟腱外露患者,采用前踝上带蒂岛状逆行皮瓣修复,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能槐;闭水勇;付宏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在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应用内镜外科技术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以探讨微创甲状腺腺瘤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至2009年该中心完成的36例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1例患者顺利地按原计划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转为开放性切口完成手术,3例因术中冰冻病理不排除恶变转为开放性切口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完成手术.术后3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易操作,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有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游志坚;黄石川;王在国;胡夏荣;何广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至少经3周抗结核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一期前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8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6~25个月,42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7个月,平均后凸矫正角度为17度,脊髓及神经功能明显恢复.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可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脊柱植骨融合,提高脊柱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代学俊;杨开舜;李绍波;姚汝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胆管置管并经鼻胆管引流到体外的减压技术,主要用于胆管梗阻部位及性质的诊断、减黄、引流等.然而,鼻胆管引流术后往往给患者带来身心的不舒适.我科将舒适护理运用于鼻胆管引流术后患者的整体护理全过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腹腔镜手术对病人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是其他手术难以替代的.但它与所有外科手术一样,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危险性,不可忽视,掉以轻心.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行腹腔镜手术480例,现将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与分析,并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李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窦口不同处理方法对术后效果的影响,为鼻内镜术中如何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提供参考.方法 106例193侧有上颌窦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于鼻内镜手术中针对上颌窦自然开口采取不扩大自然窦口、四个方向环形扩大窦口、保留下缘的前后缘扩大三种处理方法.分为A~E组.术后6个月对窦口及窦腔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6个月检查时行上颌窦口扩大开放组有 13侧(9.5%)窦口瘢痕或黏膜水肿增生,致窦口狭小;4侧(2.9%)窦口闭锁;上颌窦下缘未被破坏组窦腔内分泌物潴留少(4.0%);被破坏组分泌物潴留比例较高,达31.2%和22.2%.结论 上颌窦自然开口下缘是上颌窦纤毛传输的重要途径,手术中应注意保护,除非病变广泛或病变严重,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减少窦腔分泌物潴留几率.
作者:零兴勤;何中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具有微创、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轻微、效果确定、身体康复快的优点[1],对于多个节段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其优点更为突出 .由于手术操作要避免损伤硬膜囊和神经根,便于术者在术中、术后观察神经功能,这就要求患者术中清醒无痛,触及神经有反应,术毕患肢可有自主运动.但由于多个节段的手术时间长,术中追加麻醉药,这就对麻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院自开展此类手术,为了满足手术要求,将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应用于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沙瑾;刘军;李永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损害中心视力的眼病,患病后致盲率高.对复杂性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既要封闭周边裂孔和黄斑裂孔,又要尽可能保护中心视力不受损或少受损害,我科采用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入12%~16%全氟丙烷气体(C3F8)联合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冷凝术,治疗难度高,术后反应重,对护理更具挑战性.因此,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朝晖;李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患者腹部全麻手术后的呼吸道护理与管理是防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老年人由于胸廓呈桶状,肺弹性回缩力变小,呼吸肌萎缩,使呼吸运动降低;加上呼吸道纤毛功能及保护性咳嗽的敏感性下降,使抗感染能力差,而且老年患者生理储备功能普遍减退,调节和适应能力减低,再加上腹部手术及麻醉的损伤,手术后更容易并发肺部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患者腹部全麻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的护理,对于病人术后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针对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加强了呼吸道的管理,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鹦;黄国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我院2002年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微创置管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5例,男78例,女47例,年龄39~87岁,平均61岁,60岁以上89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98例.CT表现:出血部位于基底节区75例,丘脑18例,脑叶皮层下21例,小脑出血11例;其中25~60 mL者89例,60~100 mL 27例,100 mL以上9例;出血至手术时间:3~6 h 58例,6~12 h 36例,12~24 h 21例,24 h以上10例.
作者:曾松;梁子聪;陈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75例顽固性鼻出血行鼻内镜检查,并采用双极电凝直接烧灼出血点.结果 75例顽固性鼻出血均能一次性检查到出血部位,其中73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治疗,2例在使用上述方法未能止血而改用其他方法止血.结论 鼻内镜检可准确找到鼻腔出血部位,结合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止血准确迅速,操作方便灵活,多无需鼻腔填塞,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殷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微创治疗组),另30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传统开腹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天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分析微创治疗组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微创治疗组28例1次取石成功,2例插管不成功,需行第2次微创治疗才成功取石;微创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禁食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微创治疗组结石清除率93.33%, 传统开腹组结石清除率96.67%,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传统开腹组出现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过程中HR(次/min)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P<0.05),SpO2、SBP、DBP治疗前 、治疗中、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指肠镜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对病人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可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韦良宏;陈凤坤;陈海东;陈梅颜;张琳;罗锦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30例LAVH手术的方法、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等,且与同期开腹子宫切除术(开腹组)4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40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和阴式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开腹、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卢秀琴;李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下自体血补丁治疗自发性难治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内科胸腔镜检查,肺破口自体血补丁封堵治疗64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治愈,治愈率87.5%,肺复张时间3 h~6 d,平均(3.4±1.6)d.8例未愈转外科治疗.治疗后不良反应有:33例胸痛,12例发热,7例咳嗽加重.随诊半年1例复发.结论 内科胸腔镜下自体血补丁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住院时间短,临床治愈率高.
作者:祝纯礼;万雄;桂天绪;牟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