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1例流浪精神病人调查报告

张贵金;柳森;龚士虎;易天军;刘继强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人, 流浪精神病患者, 对象与方法, 资料, 中心, 治疗
摘要:对我院近三年救助收治街头流浪精神病患者有关资料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我中心救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共81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的测评分析

    目的:学习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使用,同时对影响该量表评定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使用NOSIE对急性精神分裂症发作经治疗后缓解(以下简称急性组)、慢性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慢性组)患者评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三名高年资护师经培训,在取得较高一致性后,对1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NOSIE评定,通过相关分析,探讨年龄、病程、首发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家族史对NOSIE评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年龄、病程与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呈显著负相关,受教育年限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各因子分比较,慢性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抑郁因子分及总积极因素均显著低于急性组患者,前者的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显著高于后者,而迟缓因子分和病情总估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OSIE是一种易于掌握的护理人员测评量表,其影响评定结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急性组的总积极因素高于慢性组.

    作者:王萍;朱孔美;梁家国;朱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瑞美隆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老年抑郁症常伴有焦虑、失眠和躯体不适症状,有研究证实,使用瑞美隆(mirtazapine)和氟西汀(paroxetine)对老年抑郁症具有良好疗效[1].

    作者:姜秋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依从性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疗程24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PANSS 总分与CGI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程平;王天龙;唐鹏;付深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2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为84.4%,显效率为59.4%.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不良反应轻.

    作者:付小惠;安桂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临床观察

    为了解阿立哌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我院2005年5 -10月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作者:夏国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长期维持量服用碳酸锂中毒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长期维持量服用碳酸锂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愈后.方法:对长期维持量服用碳酸锂,出现中毒症状的1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碳酸锂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言语增多,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易激惹等精神症状及轻度意识障碍,遗尿,极易误诊为精神障碍复发.结论:长期服用碳酸锂出现精神症状者应警惕锂中毒.

    作者:唐炳静;刘森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天津市更年期妇女焦虑症状发生情况调查

    欧美学者报道更年期女性50%~60%存在焦虑症状[1],国内上海学者调查结果38.82%的更年期患者有焦虑症状[3],本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天津地区更年期妇女焦虑症状的发生情况,以便对开展更年期妇女的身心保健和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寻求开展更年期妇女身心保健的有效对策.

    作者:田红军;陈玉辉;李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与氟西汀单独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结果:两组均在治疗1周即起效(P均<0.01),但6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显效率87.8%,对照组显效率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西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的药物,而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王俊成;冯惠;闫如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以幻觉妄想为首发症状的胼胝体梗死1例

    患者女,57岁,退休干部.于2005年6月4日晨起后突然目发直,表情呆楞,家里人问其原因时,称听见空中有人和她说话声音,告诉她有大领导要来她家,要她做好接待准备.

    作者:姚旺;裴静云;宋惠芬;张秋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精神分裂症与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目的:探测精神分裂症与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YP2D6基因多态性,并以9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C、T及基因型C/T,C/C,T/T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样本中CYP2D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不相关联.提示CYP2D6C188T突变可能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因素.

    作者:邓小敏;闫小华;吴怀安;陈启鹏;高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律平致窦性静止9s 1例报告

    患者,男,39岁,间断发作心悸6年,再发12 h入院.患者12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到心悸,呈持续性,伴胸闷,无晕厥,无呼吸困难、胸痛,数小时后自行中止,1 h后再次发作,如此反复发作共4次,无好转,门诊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给予心律平35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后出现窦性静止4.28 s,交界性逸搏心律,随后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发作,于2004年10月2日22:15 min收入院.

    作者:陈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思瑞康治疗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长期住院患者因生理性衰退,对各种药物均易产生不良反应[1,2].为此,笔者采用思瑞康冶疗3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旨在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作者:逯志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药合并治疗抑郁症128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组合药物(中西药合并)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8例符合CCMD-3[1]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并药物组)与对照组(西药组),治疗8周.用HAMD[2](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2](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合并药物组与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93%,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8周两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合并药物组主要不良反应是患者出现轻微眼花、体重增加等,与西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药合并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服用剂量小,是患者依从性高的抗抑郁组合药物.

    作者:张宝山;马和增;褚会英;张敏;谷金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杜克健康问卷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杜克健康问卷(Duke Health Profile, THE DUKE)对心理咨询门诊病人初步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由专业护士指导自评.信度评定用Cronbach α值表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复测信度评定间隔两周;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效标测验平行效度.结果:THE DUKE总体α值0.66;躯体、心理、社会、焦虑和抑郁各分量表的α值分别为0.61、0.52、0.25、0.51和0.60; THE DUKE的躯体、心理、社会、焦虑和抑郁与健康自测问卷中生理、心理、社会及SAS、SDS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32、0.548、0.277、-0.395、-0.562(P<0.01).结论:THE DUKE对心理咨询门诊病人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简单实用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新福;张新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精神病医院护士的情绪状态及职业压力源的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病医院和综合医院护士对职业压力的承受性及其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为护理人本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焦虑和抑郁症状的自评与他评问卷调查法,同时对精神病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测评,并使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测试护士工作压力.结果:护士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并且护士负性情绪与职业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管理者应注重护士行为心理管理,协助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工作压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王英兰;王兆星;夏秀丽;赵桃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解郁汤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阿米替林组(对照组)及解郁汤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组(治疗组)各40例.采用汉密乐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27.5%,显效率为52.5%.治疗组痊愈率为40.0%,显效率为5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8.9006,P<0.005).结论:解郁汤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于阿米替林.提示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仇祝江;张涛;仇鞠娜;仇鞠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阿立派唑与利培酮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及体型指数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阿立派唑与利培酮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体型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女性患者随机分为阿立派唑组和利培酮组,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体型指数变化.结果:阿立派唑与利培酮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体型指数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阿立派唑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不明显;体型指数增加相对小.

    作者:朴胜斌;梁健雄;张文顺;杨海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棓丙酯导致严重陪不良反应3例报告

    棓丙酯(商品名迈爽通)在临床应用较广泛,但在我们急诊科应用过程中有3例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佑明;鲁勤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穴位按摩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抑郁症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除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进行穴位按摩治疗.于诊初及治疗1、2、4、6周后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疗效.并在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抑郁症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的抑郁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穴位按摩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的康复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消除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袁明华;李桂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利培酮组和奎硫平组各40例,疗程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阳性症状评分下降显著大于奎硫平组;两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PANSS总分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体质量(体重)增加、肝功能损害和锥体外系症状;奎硫平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和头昏.结论: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奎硫平,两药不良反应均相对较轻.

    作者:杨奎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