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院近三年救助收治街头流浪精神病患者有关资料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我中心救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共81例.
作者:张贵金;柳森;龚士虎;易天军;刘继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测精神分裂症与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YP2D6基因多态性,并以9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C、T及基因型C/T,C/C,T/T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样本中CYP2D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不相关联.提示CYP2D6C188T突变可能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因素.
作者:邓小敏;闫小华;吴怀安;陈启鹏;高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Ⅰ、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及事件相关电位与阴性、阳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并把患者组按PANSS的评分结果分为Ⅰ型精神分裂症和II型精神分裂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靶刺激时P300的N2、P3潜伏期延迟(P<0.01~0.05),P2、P3波幅降低(P<0.01~0.05);与Ⅰ型组比较,Ⅱ型组靶刺激的N1、P2、N2和P3潜伏期均明显延迟(P<0.01~0.05),P3波幅明显降低(P<0.05);P300的主要指标与精神症状有相关性(P<0.01~0.05).结论:提示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协助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分型及推测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
作者:高存友;甘景梨;孔素丽;刘贵萍;张东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消极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应付方式量表对研究对象分组,计算2组对象间SCL-90评分差别.结果:以消极应付方式为主的研究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消极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作者:张淑芳;宋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喹硫平为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由于疗效好、无明显的锥外系统不良反应和不影响血浆中催乳素水平,无肥胖和闭经而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在北京医保病人和经济状况较好的自费病人中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发现该药仍有一些不良反应,如不安腿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晴晴;赵祖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艺术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对103例住院时间超过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艺术行为治疗和非艺术行为治疗,对照观察6个月,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测评.结果:PANSS量表各项评分的减分率在入组1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阴性症状的改善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艺术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的各个时期均能起到促进康复、降低精神缺损程度的作用.
作者:杜菊梅;赵勤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杜克健康问卷(Duke Health Profile, THE DUKE)对心理咨询门诊病人初步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由专业护士指导自评.信度评定用Cronbach α值表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复测信度评定间隔两周;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效标测验平行效度.结果:THE DUKE总体α值0.66;躯体、心理、社会、焦虑和抑郁各分量表的α值分别为0.61、0.52、0.25、0.51和0.60; THE DUKE的躯体、心理、社会、焦虑和抑郁与健康自测问卷中生理、心理、社会及SAS、SDS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32、0.548、0.277、-0.395、-0.562(P<0.01).结论:THE DUKE对心理咨询门诊病人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简单实用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新福;张新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学习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使用,同时对影响该量表评定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使用NOSIE对急性精神分裂症发作经治疗后缓解(以下简称急性组)、慢性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慢性组)患者评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三名高年资护师经培训,在取得较高一致性后,对1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NOSIE评定,通过相关分析,探讨年龄、病程、首发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家族史对NOSIE评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年龄、病程与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呈显著负相关,受教育年限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各因子分比较,慢性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抑郁因子分及总积极因素均显著低于急性组患者,前者的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显著高于后者,而迟缓因子分和病情总估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OSIE是一种易于掌握的护理人员测评量表,其影响评定结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急性组的总积极因素高于慢性组.
作者:王萍;朱孔美;梁家国;朱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疗程24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PANSS 总分与CGI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且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程平;王天龙;唐鹏;付深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氯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疗效肯定.只要临床医生慎重使用,该药还是较安全的.在护理上细心观察,加强责任心,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般不致于发生严重的后果.
作者:郑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治疗,疗程六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两组疗效相似,但西酞普兰比氯米帕明见效快,不良反应轻,用量小,疗效指数好于氯米帕明(P<0.05).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见效快、用量小、不良反应轻的抗抑郁药.
作者:刘超;关巧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3年11月8日,全国首家民营精神病院-广州白云精神康复医院在人们困难或和期盼的目光中宣告成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医院和综合医院护士对职业压力的承受性及其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为护理人本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焦虑和抑郁症状的自评与他评问卷调查法,同时对精神病医院和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测评,并使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测试护士工作压力.结果:护士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并且护士负性情绪与职业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管理者应注重护士行为心理管理,协助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工作压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王英兰;王兆星;夏秀丽;赵桃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棓丙酯(商品名迈爽通)在临床应用较广泛,但在我们急诊科应用过程中有3例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佑明;鲁勤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抑郁症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除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进行穴位按摩治疗.于诊初及治疗1、2、4、6周后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疗效.并在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抑郁症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的抑郁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穴位按摩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的康复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消除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袁明华;李桂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国产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治疗组(32例)和氯氮平治疗组(33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12 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63例完成12周观察,阿立哌唑组31例,氯氮平组32例.治疗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项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结论:阿立哌唑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李爱凤;姚建新;廖小华;劳永志;蒋泽宇;童梓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应用中药温胆汤加减(法半夏、黄芩、枳实、茯苓、炒枣仁、远志、石菖蒲、大黄、生石膏等)合并小剂量氯氮平;对照组80例常规服用氯氮平200~400 mg/日,观察两组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疗程8周,以BPRS及TESS量表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相当,但在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病人的依从性好,疗效显著.结论:温胆汤加减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病人依从性高,疗效显著.
作者:徐奕佳;卢瑜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疾病种类及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是否规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临床资料对2004年度首次入住我院的602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占住院的77.41%,其中首发为38.84%.情感性精神障碍占14.29%.首发精神分裂症90.61%为单一用药,常用药物为舒必利,非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48.50%单一用药,常用药物为氯氮平(33.63%),常用的联合用药为氯氮平+舒思;躁狂症常见的联合用药是氯氮平+碳酸锂(30.23%),常用的抗抑郁药是米氮平(30.43%).结论:住院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占多数,病程长,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合理,其它合并用药比较多,有一些不合理现象.
作者:梁春莲;李慧;李映素;朱水宁;陈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况,以提高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及工作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8名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18名护士亚健康结果为:头晕38例,失眠39例,情绪波动46例,记忆力下降62例,胃肠功能紊乱36例,易激惹45例.结论:精神科护士亚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因素主要是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薛爱红;安淑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人躯体疾病共病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调查217例老年精神科病人的精神科诊断及合并躯体疾病情况.结果:88.9%的病人合并有躯体疾病,每一个病人合并的躯体疾病的病种数平均为2.18种.合并的躯体疾病多见的是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感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结论: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共病现象具有普遍性,其躯体疾病分布具有普通老年科病人的特点.躯体共病影响精神疾病的疗效预后及老年精神科的临床工作模式.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