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护理路径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刘建华;李艳玲;梁颖华;黄迪

关键词:中医, 护理路径, 椎体成形术
摘要: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他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促进康复与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顾质量[1].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158例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于电子结肠镜下行氢离子凝固术治疗.并发出血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术后将切除息肉标本行病理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58例大肠息肉根据息肉数量给予1次或者多次治疗均成功,术中术后并发出血12例,未发生肠穿孔,术前2例病理为腺瘤样息肉,术后为腺癌,转外科手术.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样病变及增生性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扬潮;韦天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 行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68例,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9例,开腹阑尾切除术3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综合费用.结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组以上各指标(除置管引流和残余脓肿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忠才;饶珠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氧疗联合肩背按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背部疼痛的疗效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氧疗联合肩背部按摩对术后肩背部疼痛发生几率及疼痛的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四组.观察和比较四组术后动脉血PCO2、PO2及肩背部疼痛程度.结果 氧疗可以增加PO2、降低PCO2,不同浓度吸氧及联合肩背部按摩对不同时点的疼痛发生和疼痛程度的影响不同.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氧疗联合肩背部按摩可有效减少或缓饵肩背部疼痛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吴燕娜;黄秀菊;黄卫庆;吴小红;何春荣;余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25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同期2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对间、术后肠功能恢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P<0.01).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属微创手术,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黄而弘;欧红;苏莉鸣;黄柳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附3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36例尿道狭窄患者中,前尿道狭窄15例,后尿道狭窄21例,均采用尿道镜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48个月,28例术后排尿通畅,大尿流率>15 ml/s(77.8%);6例需定期尿道扩张,2例再狭窄者改行开放手术.结论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安全可靠,为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震东;王玉林;张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后半圆弧形全厚皮瓣手术治疗腋臭67例临床分析

    笔者通过对2002年3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实施后半圆弧形全厚皮瓣手术治疗腋臭6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术式在治疗腋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景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3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结果 经随访3个月~6年,骨折愈合良好,无肱骨头坏死并发症.结论 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杨英果;汤长华;朱冬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成为危重患者抢救监护、营养支持及肿瘤化疗的重要途径,但在使用过程中可因维护不当或者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

    作者:林月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11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于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或子宫次全切除.经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行回肠或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 11例手术成功,腹腔镜手术时间220~280 min,开放原位新膀胱术时间230~300 min.手术出血量200~800mL,输浓缩红细胞0~4个单位.术后4~5d恢复饮食,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患者白天可完全控制排尿,4例夜间有尿失禁.术后病理证实11例均为浸润性膀肌癌,肌层有不同程度浸润,膀胱外组织切缘及局部淋巴结未见肿瘤细胞浸润.11例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全膀胱切除手术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作者:陈光;谢广静;吴明贵;沈思;王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65例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三镜联合微创术在胆汁丢失量、术后补液量、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胆道狭窄或胆总管复发结石等异常.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术相比,三镜联合微创术治疗胆囊结合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符合生理、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庞志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酒精浸泡剥离法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科门诊常见病,其术后复发率较高.为适应门诊病人简捷施术的需要,探索简便而又复发率低的术式,我们试用20%的酒精溶液浸泡剥离翼状胬肉,并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强;卢林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脐人路内镜手术-微创医学研究的新热点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壁无瘢痕手术(scarless surgery)成为人们研究的新热点.其基本人路是经自然腔道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和经脐人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

    作者:朱江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妇科腹部手术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研究

    妇科腹部手术病人常规留置尿管,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首要原因.且院内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有直接关系,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妇科腹部手术病人留置尿管通常在术后24~48 h拔除,使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作者:林秀红;苏飞群;周翠屏;莫萍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钬激光、关节镜下常规器械和开放手术三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顺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8年1月间107例半月板切除术的病例资料(行开放手术34例,关节镜下常规器械手术42例,关节镜下钬激光手术31例).统计分析三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钬激光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和切开组(P<0.01),后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钬激光组、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恢复日常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切开手术组(均P<0.01).切开组均有少量关节积液10~30 mL,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有4例积液5~20 mL,关节镜下钬激光组无积液发生.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和钬激光组高于切开组(P<0.05),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评分低于钬激光组.结论 关节镜下钬激光手术优于常规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良好选择.

    作者:黄彰;殷浩;谢杰;王晓陆;王双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诊治急腹症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恢复快、安全有效的特点,并可为需剖腹探查手术者提供正确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时机、切口选择等依据.

    作者:李培;梁家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路径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他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促进康复与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顾质量[1].

    作者:刘建华;李艳玲;梁颖华;黄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切口单骨孔微创整复婴幼儿颅骨凹陷性骨折

    目的 探讨小切口单骨孔微创整复婴幼儿颅骨凹陷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行小切口单骨孔微创整复治疗的患儿与以传统手术方法整复的22例患儿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微创整复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头颅CT复查,两组患儿颅骨均复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单骨孔微创整复婴幼儿颅骨凹陷性骨折,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切口小,美容效果好.

    作者:黄海能;赵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断指再植成活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因素以及失败的原因,以提高临床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 对98例147指的再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致伤原因、热缺血时间、离断部位、年龄等因素对再植成活的影响.结果 98例147指中24指坏死,再植成活率为83.7%.致伤原因、离断部位、年龄均对再植成活有影响.结论 要严格把握再植适应证,指体伤情、热缺血时间及血管吻合技术高低是决定断指能否再植的主要条件.

    作者:张波;黄克;李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传统方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传统保守方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短中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58例住院的OVCF患者分为PVP治疗组和传统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包括疼痛评分、平均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结果 38例43椎体PVP术后均有腰背部疼痛缓解,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但术后CT显示有8例11椎体出现渗漏,引起临床症状较轻.保守治疗组经过治疗1个月后,疼痛症状也有缓解,治疗前后V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同PVP比较两者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同均较保守组长.但费用较贵.结论 PVP治疗OVCF可快速缓解疼痛症状,避免了长期卧床,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OVCF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罗发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17例临床分析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医源性疾病,是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后,肌肉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逐渐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挛缩带引起的.多发生于儿童时期,至成人后常因骨盆或脊柱畸形和双下肢不等长致出现明显跛行等,影响手术疗效.

    作者:农新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