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抽吸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罗肇林;黄石文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抽吸, 胆囊穿孔, 住院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胆囊抽吸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胆石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110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前进行胆囊抽吸;B组100例,未进行胆囊抽吸.同时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A组的胆囊穿孔率显著低于B组(P=0.0003),A组的手术时间(46.70±15.93 min)显著短于B组(60.75±22.09)min(P=0.047),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6±0.5)d]显著短于B组[(3.6±0.5)d、(4.5±0.8)d](P=0.004).B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多于A组(P=0.62,P=0.02).结论 胆囊抽吸在LC中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胆囊穿孔率、减少并发症的优点,值得推广.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93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瘸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1].我们于2007年8月2008年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93例,取得良好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金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逆行插管X线造影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临床应用

    我院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对27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经膀胱镜行患侧输尿管插管后逆行X线造影并定位后在x线定位碎石机下行ESWL治疗,均一次定位碎石成功,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18-70岁,平均52.3岁.结石部位:右侧15例,左侧12例,其中单侧多发结石1例.结石大小0.5 cm×0.6 cm -0.8 cm×2.5cm.

    作者:王胜;张清桂;苗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的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表明,术后患者在用镇痛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仍有74%的患者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1,2],疼痛治疗与护理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探讨髋关节围手术期疼痛专项护理内容对患者手术后康复的积极影响.

    作者:陈敏;李艳玲;黄农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半倒立俯卧位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13例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ESWL已成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后尿道结石因治疗体位和解剖因素的关系,一直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院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下半倒立俯卧位法治疗后尿道结石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LASIK矫治R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用LASIK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RK)术后屈光回退的效果、安全性及预测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52眼)RK术后4年以上、屈光回退的患者行LASIK术矫治的临床资料.A组13例26眼.LASIK术前平均等效球镜为-5.69±2.71D;B组14例26眼,LASIK术前平均等效球镜为-3.65±3.73D.结果 所有眼LASIK术后裸眼视力均大于术前,术后1年时A组裸眼视力≥1.0者23眼(88.5%).残余近视度≤±1.0D者24眼(92.3%),平均等效球镜为-0.50±0.47D;B组裸眼视力≥1.0者23眼(88.5%),残余近视度≤±1.0D者23眼(88.5%).平均等效球镜为-0.22±0.61D.无好矫正视力下降≥两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角膜瓣移位、脱失、角膜混浊和层问上皮植人等并发症.结论 LASIK治疗RK术后屈光回退安全、效果好、预测性强.

    作者:宋强;谭少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包皮术后处置方法的改进及护理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为了减轻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缩短换药时间,提高治愈率,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增加舒适感,2005年6月至20cr7年12月,我科用湿润烧伤膏(MEBC)处置包皮术后切口处理8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至肾盂径路,输尿管镜下观察肾囊肿对肾集合系统压迫情况,直视下用电刀将压迫肾盂明显处肾囊肿囊壁内切开,于肾集合系统隧通,并置双J管内引流.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囊肿处理时间5~35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5例囊肿消失,4例可见囊肿与集合系统相通,囊肿明显缩小,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具有安全、微创、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作者:王晓平;蓝志相;李恩春;黄延伟;玉海;杨金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创伤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

    创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创伤本身引起的局部损害以及抢救创伤附加的损害(包括手术、外固定、牵引制动)等即为引发深静脉血栓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直接诱因.DVT主要发生在下肢,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关键.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收治骨科创伤病人4685人,其中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病例3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光;何世聪;朱汝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皮胸膜活检术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附98例分析)

    我院于2003~2006年使用新型Cope胸膜活检针对98例胸膜病变患者施行胸膜活检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8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35例,年龄17~83岁,平均53.2岁,均经胸水检查按Light出标准[1]诊断为渗出性胸腔积液.全部患者术前查血常规、出凝血及胸部CT、B超胸水定位.之后给予经皮穿刺胸膜活检术,反复留取胸腔积液作常规、生化、细胞学、细菌学检查.

    作者:高枫;唐素兰;朱彦昆;黄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桡动脉穿刺采血在儿科的应用

    采血技术的好坏会造成血液化验误差,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在儿科,尤其是婴幼儿的静脉采血常常比较棘手.2006年以来,我科采用桡动脉采血术取代传统的静脉采血,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英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微小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23例,并对神经导航系统的术中准确性和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过程中寻找病变成功率为100%,导航手术的病变总全切率达到100%.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中应StealthStafion神经导航系统可靠、准确,提高了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手术全切率,同时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罗昱;肖绍文;张超元;阮玉山;廖兴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受精方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对牺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中心进行治疗的674病例共726周期(IVF 648周期,ICSI 78周期),比较两组不同受精方式获得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冷冻事、平均移植胚胎散、妊娠率.结果 ICSI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冷冻率、妊娠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分别为80.88%,93.80%,56.98%,56.32%,34.48%,2.00 ±0.53个,而IVF组为67.52%,97.71%,51.75%,60.65%、41.2%,2.04±O.73个.ICSI组正常受精率、优胚率较IVF组高,但IVF组卵裂事较ICSI高,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冷冻率、妊娠率、平均移植胚胎数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I治疗严重男性不育症可获得与IVF治疗女性不孕症相近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雪飞;方伟芬;冯贵雪;张波;周红;甘贤优;周莉;谭舒尹;刘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四维成像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四维成像作为超声诊断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临床,为胎儿畸形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尤其是面部畸形及体表畸形,使诊断更为直观、准确.孕期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各部分发育、羊水量和胎盘情况,以此评价胎儿有无畸形和胎儿发育情况已成为产前诊断技术较简便无创伤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四维成像图象立体直观,对胎儿运动可实行跟踪扫查,从多个角度观察胎儿体表情况,使诊断更为明确.

    作者:陈挂荣;甘柏柳;周霓;吴锡金;梁凤玲;容丽燕;阮俏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12.5%左右,明确其原因是治疗的关键.官腔镜检查直观、安全可靠、漏诊率低,在妇科良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不孕等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了解官腔内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1].我院对193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治疗,现分析如下.

    作者:马娅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3例四肢大血管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四肢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 对23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行直接端端吻合,8例健侧大臆静脉倒转移植12例,大血管接扎3例.结果 2例病人由于休克时问过长未能及时纠正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肢体缺血时问过长,发生肌肉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经截肢及血运透析保住了生命;其余病人在血管修复后恢复血运.肢体保存且功能良好.结论 闭合性大血管损伤诊断有一定困难,积极手术探查是保住病人肢体和生命的有效措施.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尽早修复肢体血管,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大血管损伤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波;黄克;李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正畸支抗的设计和控制对于矫正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由口内的牙(组牙)、横腭杆、Nance弓、舌弓或口外的装置来实现.口外弓支抗方法虽然能有效控制磨牙,但其过分依赖患者的合作,而患者对戴用口外弓配合的总体情况并不令人满意[1].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发展,利用种植体可以承受一定的持续力量而不会发生移动的特性,将种植体用作口腔正畸支抗[2].

    作者:刘甘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对2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封堵器封堵术,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封堵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5年4月至2007年9月在我科接受国产Amplazer封堵器治疗的20例膜周部室隔缺损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27(11.3 ±6.83)岁,体重11-65(23.68 ±8.65)kg.

    作者:王凤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362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BPH 362倒.结果 手术时间25~130(45±25)min,切除前列腺20~85(40±15)g,合并膀胱结石85例,伴有膀胱癌8例,术中出血少,无电切综合征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发生膀胱穿孔2例.病理检查:良性前列腺增生334例,前列腺癌29例(8%).术后随访6个月,IPSS由(20.6±7.6)分降至(9.6±5.2)分.QDL由(5.3±1.2)分降至(3.2±0.5)分,MFR由(9.3±1.1)mt/s升至(15.5±2.0)ml/8,剩余尿由(116±80)mL减少至(17±10)mL.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肖龙明;庞靖;刘海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官腔镜电切术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官腔镜电切术是在官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子宫内良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的微创外科手术.这项全新技术具有集电、光、超声、显像、视频技术及医疗为一体的特点,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1].由于技术较新,配合经验不多,如果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发生意外.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及本院的实际情况,现将官腔镜电切术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徐伟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电子鼻咽喉镜的临床应用

    我院2007年引进日本富士能ER-207T型电子鼻咽喉镜对264例患者进行了诊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电子鼻咽喉镜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264例患者中,男性139例,女性125饲,年龄6-89岁.以声嘶为主要症状者68例,病程6周至5年;以咽部异物感、阻塞感和不适为主要症状者136例,病程1周至10年;以鼻塞、流涕、涕血为主要症状者34例,病程2-6个月;咽喉部异物误吞史8例,病程1-3 d,耳部外伤史及反复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者18例,病程2 d至3年.

    作者:陈爽;易景成;黄超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