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

杜丽琼;李钟景

关键词:游离端缺失, 可摘局部义齿, 义齿设计, 牙列缺损修复, 临床, 正常组织, 游离缺失, 义齿基托, 修复设计, 牙创伤, 牙槽嵴, 扭力矩, 综述, 学者, 损害, 膜压, 口腔, 患者, 国内, 负重
摘要: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是临床较常见和较复杂的牙列缺损修复.根据义齿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如作用于基牙的扭力矩,义齿基托与基牙负重的差异等.#临床常见远中积压基牙创伤及牙槽嵴黏膜压痛[1].由于游离缺失患者口腔内情况各异,临床义齿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较多.近年来,国内学者致力于远中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设计的研究,以求达到义齿对正常组织的小损害和有大的支持与稳定[2].本文就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作一综述.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硅油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1962年cibis[1]首先报告将硅油(silicone oil)注射到玻璃体腔以治疗复杂的视网膜脱离,使一些常规手术治疗严重PVR病例获得成功.由于硅油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致使它曾一度被废弃.20世纪80年代以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又被重新采用,以治疗气体填充难以治愈的复杂视网膜脱离,并收到满意效果.1985年McCuen等[2]详细介绍了硅油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使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进入崭新的阶段.

    作者:万小波;梁勇;李传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3例

    我院2000~2005年用中医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利春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二点法参数测定血清葡萄糖的结果观察

    临床上对血清葡萄糖的测定多采用终点法,终点法因在反应平衡期内测定,因而所需的时间长,受干扰因素较多,且需做样品空白.若能在全自动分析仪上选用方法学上的二点法,在不改变终点法试剂盒上指标的条件下利用二点法的参数,克服终点法的不足.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脾脏的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腹腔镜脾切除术(LS)已成为腹部外科中常见腹腔镜实质脏器手术,甚至有人认为LS正成为因血液病而行脾切除术的金标准[1].然而由于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质脆并深藏于左上腹的脏器,这些特点增加了LS术中出血的风险,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即需中转开腹[2].

    作者:许景洪;卢榜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4例宫内节育器嵌入肌壁的诊断和处理

    宫内节育器(IUD)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我国普遍推广使用.这些妇女已逐渐进入老年期或因其它情况需取出IUD,但IUD常有嵌入肌壁现象.我院1995年8月至2005年8月共诊治IUD嵌顿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度腰椎滑脱内固定术后神经根损伤原因的研究进展

    腰椎滑脱指腰椎峡部存在裂隙或骨折后未能连接、腰椎退行性变、外伤、医源性等因素引起的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发生滑移.据Meyerding等[1]分期:重度腰椎滑脱指滑脱程度超过50%的滑脱.Marchetti等[2]将重度腰椎滑脱分为发展性腰椎滑脱和获得性腰椎滑脱,并认为前者或多或少有发育异常和继发骨骼解剖结构的改变.

    作者:王永亮;金莹;李世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骨折患者的护理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生存质量.运用护理程序对骨折患者施以整体护理对降低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爱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5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Baumann角测量临床观察

    肘内翻畸形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用携带角来判定肘关节是否发生内翻畸形.然而,在实践中,对携带角的测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其中突出的是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多以屈肘姿势固定,故在骨折愈合前常无法对携带角进行准确测量.1998~2002年7月笔者用Baumann角测定代替复位术后携带角的测定,对25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段朝霞;梁伟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颈性眩晕50例

    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颈性眩晕50例,并与眩晕宁片治疗24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黄耀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的变化提示炎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因此,被公认为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RP又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危险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所以C反应蛋白监测在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监测、预后以及实验室检测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梁秀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依托咪酯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Etomidate,amidate,hypnomidate,乙咪酯)为咪唑类衍生物,系催眠性静脉麻醉药,此药是白色结晶粉末,其盐易溶于水、丙二醇、聚乙醇、脂肪乳,因而有几种制剂,临床现用脂肪乳剂.依托咪酯短效、速效,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轻微,可轻微扩张冠脉,降颅内压和维持脑灌注,尤其适用于老年、冠心病、高血压、休克患者,但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这一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充分了解依托咪酯的优缺点,以合理使用此药,现将其对生理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日凤;谭冠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肱骨干骨折手术后合并桡神经损伤11例

    目的讨论肱骨干骨折手术损伤桡神经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11例中采用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9例.结果2例牵拉伤者完全恢复;9例桡神经损伤者4例功能恢复优良,4例良好,1例差.结论肱骨干骨折手术合并桡神经损伤原因主要是对桡神经解剖不熟悉,术中误伤,疤痕压迫,固定不牢,骨痂卡压等.故行肱骨干骨折手术应熟悉桡神经解剖,手术操作轻柔,内固定选择要得当.治疗上非骨性压迫宜先保守治疗观察3个月,若无进展再行神经探查手术.

    作者:陈海涛;黄巍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常处于高凝状态,成年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达10%~40%.血栓形成可加重肾小球的损伤,加速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严重影响PNS的预后,是PNS病人常见的致残或致死的原因[1].我科2003年对48例PNS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符娟珍;陈战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对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50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采用集体讲课、示教和动手练习的方式实施教育和培训,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受试者在教育培训后对胰岛素知识及注射技术的掌握程度的评分从受试前13.02分的提高到17.87分,对胰岛素治疗完全依从的病例由受试前的30%提高到76%,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结论宣教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蔡剑梅;张峥嵘;陆秋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操作方法的改进

    静脉留置针为新一代的诊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套管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能够配合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减少病人的费用,使病人的血管得到保护并减轻病人的痛苦.然而,临床在应用套管针导管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病人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注意及其预防其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杨桂芝;刘珍莲;曾海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天疱疮的皮肤、黏膜护理

    天疱疮是一慢性、复发性、严重性表皮内棘层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血清中有天疱疮抗体,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正常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式征阳性[1].本病典型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浆液性水疱和大疱.

    作者:蓝丽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93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约占已婚妇女半数以上,所以有效地治疗宫颈糜烂,对预防宫颈癌有着重要意义.我站采用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患者9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惠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肺炎性假瘤16例临床分析

    肺炎性假瘤是肺炎性增生性瘤样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较难与肺癌及肺结核球相鉴别,易于误诊.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2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逢瑞;韩典恒;李宏;张慧;田春艳;李修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医学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滥用等诸多因素,使医院感染有上升趋势,它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对医务工作人员培训,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个主要课题.

    作者:李晖;朱波;陈艳华;黄玲莎;陆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科输液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护理技术,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手段[1],它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保持静脉通路,为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士工作,我们科于2000年开始采用小儿静脉留置输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湘;李鸿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