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湘;李鸿燕
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是临床较常见和较复杂的牙列缺损修复.根据义齿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如作用于基牙的扭力矩,义齿基托与基牙负重的差异等.#临床常见远中积压基牙创伤及牙槽嵴黏膜压痛[1].由于游离缺失患者口腔内情况各异,临床义齿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较多.近年来,国内学者致力于远中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设计的研究,以求达到义齿对正常组织的小损害和有大的支持与稳定[2].本文就远中游离端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作一综述.
作者:杜丽琼;李钟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硫酸依替米星滴眼液含量测定的RP-HPLC法.方法色谱柱:Hypersil ODS(150 mm×4.6 mm,5μm),流动相:1.6%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为3.0)-乙腈(8: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4 nm.结果依替米星在0.1~1.2 m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4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依替米星滴眼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韦敏;肖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恶性肿瘤晚期常伴广泛骨转移,大多数有骨转移癌的患者会产生难以忍受的持续性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对其治疗手段虽多,但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放射性治疗(外照射、内照射)在缓解骨痛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就几种常用的放射性治疗方法及其毒性综述如下.
作者:陶衍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5月至2005年6月,经术前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60例,现对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对甲状腺占位的诊断价值.
作者:冯武奇;李雨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骨缺损修复是相关临床科室的常见问题之一,常需植骨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人工骨材料填充等.但是自体骨来源有限、供区损伤疼痛;异体骨存在移植免疫反应和致病性等缺点,所以它们并不是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作者:蒙旭昌;赵劲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约占已婚妇女半数以上,所以有效地治疗宫颈糜烂,对预防宫颈癌有着重要意义.我站采用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患者9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惠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采用易启康治疗浅部真菌病10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秀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据报道,小儿烧伤约占烧伤住院患者的46%,其中又以0~3岁婴幼儿常见,占小儿烧伤的63.3%,而且婴幼儿烧伤病情较重[1].婴幼儿各系统器官发育尚不健全,机体抵御侵袭性能力低,极易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若救治不及时,容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死亡.因此,休克期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治疗的结果.我科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重度烧伤需抗休克治疗的婴幼儿患者110例,现将有关休克期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唐华民;刘达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所2005年9月7日至13日会同隆安县卫生防疫站及当地卫生院对隆安县丁当镇初级中学、中心幼儿园局部暴发细菌性痢疾事件进行调查处理.从9月13日出现后1例新病例进行一个细菌性痢疾长潜伏期(7 d)的医学观察,无新发病例出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陈竞;韦少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是器官移植、微创外科和基因工程.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器官移植前后评定器官血流动力学状况、观测评估移植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超声介入治疗的良好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已逐渐成为微创外科的一个常规手段.
作者:蓝春勇;王小燕;农美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有穿孔修补术及胃大部分切除术.以前大多数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但近年来行单纯穿孔修补术有明显增加趋势.我科1996~2000年采用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治疗了150例病人,发现穿孔修补术有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结合系统的内科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程;罗济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配伍后的含量,并测定pH值,观察外观、性状变化.结果在4℃、25℃和37℃下,6 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作者:朱颖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整体护理深入开展的相关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青岛市某医院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影响整体护理深入开展的因素,有护士自身的因素及医院支持保障系统的因素.护士自身因素:护士思想观念转变滞后,整体护理相关知识缺乏.护理工作模式转变滞后以及缺乏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等.医院支持保障系统的因素:后勤保障滞后及医院领导协调作用不到位.结论建议护理管理者根据整体护理对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在要求,加强护理队伍自身建设,搞好地激发护士自觉的投入到护理改革当中,发挥护理部的组织协调能力,调动后勤保障系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的主动的投入到整体护理工作中去,促进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管振萍;荣素华;孙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但文献报道仅限于白细胞免疫系统.作为人体血液循环-免疫系统中数量多而又唯一不具备细胞核的细胞,红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及进展方面一直受到忽视.
作者:窦坚;徐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利用铸造桩核加强修复残冠、残根的强度及美观性.方法对前牙残冠残根的合理预备及正确制取桩核.结果25颗牙、22颗烤瓷桩冠、13颗烤瓷冠,观察一年,修复体完好、稳固.结论桩核对修复残冠、残根有环箍作用,能增加牙体的抗折强度.
作者:赖碧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失血是前列腺切除术引起低血压常见的原因.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失血量已明显减少,但在围手术期非失血性低血压发生率高,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正确处理,会影响病人的恢复,甚至威胁生命.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实施前列腺切除术472例,其中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315例,前列腺开放性手术157例.32例术后发生非失血性低血压,现将其相关因素及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杨贞;苏依莱;黄杏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观察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46例(镇痛组)和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分娩56例(对照组)的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镇痛组活跃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能缩短活跃期,虽催产素使用率高,但无明显不良结果,值得推广.
作者:罗兆莲;熊理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头皮式套管针因易于固定,保留时间长,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给药的通道,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时有各种问题发生,影响了预期效果,也给病人增加了费用.现就我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花;张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合用胸腺蛋白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加胸腺蛋白口服液组(治疗组)和单纯奥美拉唑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应用奥美拉唑20 mg,1次/d,TPOS(含胸腺蛋白30 mg)6 ml,2次/d.对照组46例单纯应用奥美拉唑20 mg,1次/d.十二指肠溃疡者治疗4周,胃溃疡治疗6周.停药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100%和81.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4.4%(P<0.05);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100%和71.4%(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100%和84.4%(P<0.05);胃溃疡分别为100%和85.7%(P<0.05).结论奥美拉唑合用胸腺蛋白口服液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比单用奥美拉唑更好,且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照亮;王玉梅;吴孔华;况锦;唐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婴幼儿肺炎在病理上大多属于支气管肺炎,易发生广泛的上、下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堵塞.加上婴幼儿由于咳嗽反射尚未健全,患病后体质虚弱,导致咳痰困难,严重影响通气功能,易出现缺氧,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为了改善缺氧,彻底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我科对婴幼儿肺炎患儿,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湿化气道,被动翻身,叩击振动背部及体位引流排痰等胸部物理治疗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秀丽;李亚辉;唐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