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外瘘的诊治进展

陈庆泳

关键词:肠外瘘, 溃疡性结肠炎, 严重并发症, 重症胰腺炎, 炎症性肠病, 先天性疾病, 放射性肠炎, 异常通道, 危及生命, 腹部外科, 腹部手术, 肠结核, 肿瘤, 皮肤, 继发, 腹腔, 创伤, 处理, 肠瘘
摘要:肠外瘘是腹部外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往往危及生命.肠瘘是指肠与肠以及肠与腹腔、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它常继发腹部手术及创伤,也可以出现在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肠结核等)、放射性肠炎、重症胰腺炎、肿瘤的并发症及一些先天性疾病中.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探讨--附5例报道

    冠心病与消化性溃疡病并存者临床上常见,但两病之间的关系却很少有报道.笔者见到5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致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现摘其中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AmpC酶的研究进展

    AmpC酶是由肠杆菌科细菌或/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产生的一类β内酰胺酶,属β内酰胺酶Ambler分子结构分类法中的C类和Bush-Jacoby Medeiros功能分类法中第一群,即作用于头孢菌素且不被克拉维酸所抑制的β内酰胺酶,故AmpC酶又称作头孢菌素酶[1].

    作者:张勇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反向MDR1及TNF-α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乳腺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克隆MDR1及TNF-α基因cDNA,构建反向pEGFP-MDR1重组表达载体和pDsRed2-TNF-α重组表达载体,并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向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经脂质体分别和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G418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转染了反向pEGFP-MDR1载体的MCF-7/ADR细胞在胞浆和胞核均可见到绿色荧光.而转染了pDsRed2-TNF-α载体的MCF-7/ADR细胞在胞浆和胞核均可见到红色荧光.而同时转染了反向pEGFP-MDR1载体和pDsRed2-TNF-α载体的细胞胞浆和胞核均可见到红色及绿色荧光.结论反向pEGFP-MDR1融合蛋白和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能在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中分别及同时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联同免疫治疗逆转乳腺癌耐药建立了很好的基础.

    作者:陈亦欣;黄云辉;文飞球;王树滨;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26例的治疗体会

    股骨颈骨折以老年人多发,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1994~2004年10月共收治青少年股骨颈骨折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家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介素-2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并减少复发的措施.方法将8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为对照组41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经CO2激光治疗后口服转移因子,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局部注射白介素-2,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复发情况和血清IL-2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39.0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26,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白介素-2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是控制尖锐湿疣复发的有效药物.

    作者:易恒安;陈雄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密钙息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观察和护理

    骨质疏松将是21世纪主要慢性病之一,它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状之一,有效控制疼痛,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密钙息是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能有效减轻骨质疏松疼痛,而良好的护理配合能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

    作者:梁惠芬;刘生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图书馆外文期刊的管理和利用

    期刊作为当代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献信息量大,时效快的特点,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新水平,是科技工作者广泛使用的一种文献载体.在医院图书馆,外文期刊是读者了解世界医学文献信息的窗口,是临床、教学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主要工具.如何开展外文期刊的订购、管理工作,提高期刊的利用率,是摆在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前面的重要课题.

    作者:许志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例木村病患者的护理

    我科于2004年2月4日收治1例木村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2003年3月偶然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物,在当地卫生院切除后不久又出现肿物,半年前右颈部亦出现肿物.于2003年11月出现右侧偏头痛、耳鸣、伴抽吸性血痰、说话不清,10 d前开始吞咽困难伴吞咽痛.

    作者:魏建平;张金桃;黄晓艳;周富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近年来,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Hcy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理仍在不断探讨中,其机制可能与致内皮细胞损伤、对脂代谢的影响、参与炎症反应、致血栓形成、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钙化等几个方面有关,本文就近年来Hcy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曾晓聪;李醒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65例分析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6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线缝线固定术,随访6个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0.5者占8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一种补救措施.

    作者:卢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丹参注射液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94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64例,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0例,仅以持续牵引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14d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83.33%,两组有显著差异(u=3.26,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确切.

    作者:安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产程中血糖的监测忖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在产程中进行血糖监测和处理后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36例,在产程中对其进行血糖动态监测,血糖异常者及时使用低剂量短效胰岛素静脉滴注,观察分娩后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变化.结果产程中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范围为3.9~11.5 mmol/L,分娩后新生儿即刻血糖水平为(4.0±1.0)mmol/L,24 h为(3.9±1.0)mmol/L.21例未用胰岛素孕妇的新生儿生后即刻血糖水平为(4.1±1.5)mmol/L,24 h为(4.0±1.0)mmol/L.结论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在产程中行血糖监测和控制,可避免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农桂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脑梗死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收治的78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加重,主要表现为单瘫或偏瘫和运动性失语,以多发性梗死居多,危险因素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结论控制血糖对防治糖尿病性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广乏开展,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营养不良不但影响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同时亦是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1].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60.1%~86%[2],对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改善其营养状况并非易事,通常采取的鼓励患者进食或增加血液透析次数等方法,事实上很少能奏效,其原因是这些措施都无法明显改善患者的食欲.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子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合贝爽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合贝爽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按常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合贝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缩短和心电图改善均不显著(P>0.05).结论合贝爽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肯定.

    作者:李丽;那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治

    Brugada综合征于1992年由西班牙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1].该综合征多见于东南亚地区无心脏结构异常的年轻男性,其发病与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突变有关,患者有心室颤动发作,可致猝死.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为提高对Bru-gada综合征认识,本文对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治作一综述.

    作者:罗骏超;李醒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娠子宫破裂12例临床分析

    子宫破裂是妊娠期和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现将我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子宫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黄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疗法

    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多伴有血管、心脏、肾等器官组织的生理或病理性异常,同时又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及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生活质量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临床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容易产生耐药和毒副反应,不易被病人接受.因此,近年来非药物治疗逐渐成为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就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陈务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近况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病变主要在脑黑质、纹状体和苍白球.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是药物和手术相结合.现将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近况叙述如下.

    作者:张立湘;仝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神经系统疾病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1],是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国内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在国外为50%[2].

    作者:方子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