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新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常见急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出血量少预后较好;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导致出血性休克.在NICU中本症的发生常与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为探讨危重新生儿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本文对1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分析如下.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lug mesh hemin repair简称PMHR),是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腹股沟疝的新方法,该手术损伤小,复发率低[1].我科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Bard mesh prefix plug)对46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薇;李洁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及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58例患者先用微波烧灼尿道内尖锐湿疣1次,待疣体消除干净后再用5-FU液进行尿道内灌注;对照组63例患者仅用微波烧灼治疗1次.后观察尿道内的疣体清除情况,如发现疣体则用病理检查确证.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1%,对照组痊愈率为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烧灼加5-FU液灌注是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并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邓伟忠;张宗华;李永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影响弱视疗效的因素有许多,如弱视的轻重程度、弱视儿童的双眼注视性质、弱视的类型、患儿的年龄等等.但弱视治疗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弱视治疗的不依从率据Lucy等报道为49%,Bremner报道为59%[1].由此可见,弱视患儿所处的治疗环境、家庭及学校(幼儿园),对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现对我院眼科1998~2003年门诊矫治的135例(计206只眼)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试探讨家庭及学校应怎样为弱视儿童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减少对弱视疗效的影响.
作者:梁日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ESS)术后不同术腔冲洗液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行ESS手术后245例(341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Ⅱ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冲洗术腔:生理盐水(A组),生理盐水+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B组),生理盐水+鱼腥草(C组),随访3个月以上.按海口(1997)ESS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B、C组疗效优于A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术后坚持冲洗治疗有重要意义,鱼腥草+生理盐水冲洗疗效显著.
作者:石尧机;周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当今我们正处于各种哲学思想相互撞击、相互交融的时代,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范畴结构论等哲学思想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影响越来越大的思潮流派[1].它们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为其它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具体的方法论.本文阐述范畴结构论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一些启示.
作者:何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髋部疾病的特点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疗效.方法对6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及髋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的患者,全部行THR,并对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结论THR是治疗髋部痰患的有效方法.术前在人力物力上充分准备,术中精心操作和术后康复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韦寿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腔大出血的颈外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对5例鼻腔大出血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出血来源及范围,利用栓塞颗粒超选择性颈外动脉介入栓塞出血血管.结果5例出血血管均来源于颈外动脉的颌内及面动脉,经栓塞后出血症状完全改善,并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操作简捷、安全,效果肯定,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方烂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衰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在常规基础治疗时加用或不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疗程为15 d,分别检测用药前后能反映左心室泵功能的射血分数(EF)、每搏排血量指数(SVI)和每分排血量指数(CI).结果试验组的EF、SVI和CI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
作者:肖智谦;陈平姬;陈永坚;吴英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丘脑血肿量与急性期主要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丘脑出血81例患者的意识状态、头痛、失语症状与血肿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有:(1)继发性脑室出血与单纯丘脑出血的昏迷发生率和头痛发生率;(2)不同意识状态病人组的丘脑出血量;(3)失语组与非失语组的血肿直径.结论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容易发生昏迷,而单纯组患者出血量17~22ml者即可引起昏迷;血肿直径大于3 cm者常合并失语;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头痛发生率高.
作者:黄君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HONK)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加之接诊医生如非专科,极易造成误诊,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我院1992~2003年共收治此类患者8例,其中6例误诊漏诊,现举例如下.
作者:王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脑卒中病人监护中的应用,不仅为患者合理有效给氧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指标,同时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SPO2监测具有无创、简便、安全及迅速的优点.现将SPO2监测在脑卒中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陆云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五官科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把这门课教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除了吃透教材、备好课以及结合临床实例讲解外,在教学中合理、巧妙的运用比喻法授课,是一条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既可提高学生对五官科学习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讲授内容更为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达到画龙点睛,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在五官教学中对比喻法进行了如下运用.
作者:莫炳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计算机业的迅猛发展,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已走向学校,走向家庭.不可否认,互联网庞大的信息和充分的开放性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冲击,网上丰富的内容(新闻、新技术、BBS、电子邮件等)为青少年学生学习交流及娱乐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200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03年12月31日止,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了7950万,居世界第二位.网民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占82.0%,35岁以上的网民占18.0%,两者之比为4.6:1.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已走进互联网.网络的迅猛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隐患.美国社会中,电脑使用时间85%是用来玩游戏.2002年北京市150余位政协委员进行了历时4个月对北京市的3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有81.3%的中小学生上网,比成年人上网时间高出22个百分点.
作者:虞文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颈部骨小关节、肌肉、韧带和椎间盘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统称[1].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1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清;潘向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相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除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传统药物治疗外,加用曲美他嗪;对照组32例用传统药物治疗.连续观察4 w,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ST段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的缩短更为明显(P<0.05),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无影响(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下降大幅度和总缺血时间有良好的效果,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曾凡源;杨平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先兆流产常规的西医治疗一般首选黄体酮等药物保胎,但近年来许多学者都陆续提出黄体酮及衍生物大剂量保胎有致畸作用,孕妇及医生都无不顾虑.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保胎药物,我院用纯中药制剂回音必孕康口服液治疗先兆流产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菊;黄传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干部门诊自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共诊治高干老年病人约7 000人次,在诊疗过程中,我们采取以下方法.看:仔细观察老年病人的神志;听:耐心听取老年病人的主诉;问:有关疾病发生、转归的情况;答:有问必答,使老年病人满意.经多年实践证明,这是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能满足老年病人需求的护理对策,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赵洪雯;邹利军;全彩梅;李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血压急症指需要立即降低血压(1 h以内,但不必达到正常范围)的高血压危急患者,多采用静脉途经给药,以预防和减少靶器官的损害[1].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普通输液方法,缺点多,有隐患,护士反复操作消耗时间,增加护理工作量,带来心理压力.我们在治疗高血压急症时,用微泵注射代替普通输液,准确、安全、方便,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永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012月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术后诊断为右半结肠癌的1例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介入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雷宇;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飞;黄玉斌;刘祖军;江文枢;靳小健;陈永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