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脑卒中病人监护中的作用

陆云燕

关键词:脉搏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监测, 脑卒中, 预防并发症, 早期发现, 科学客观, 病人监护, 病人护理, 病情变化, 指标, 应用, 无创, 患者, 给氧, 安全
摘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脑卒中病人监护中的应用,不仅为患者合理有效给氧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指标,同时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SPO2监测具有无创、简便、安全及迅速的优点.现将SPO2监测在脑卒中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VP监测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用多功能监护仪对298例行TUVP者进行连续CVP监测.结果18例发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先兆症状者,CV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因及时发现及处理而转危为安.结论术中连续观察CVP动态变化为早期发现TURS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并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练敏;李献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夏季发热门诊20 355例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夏季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0 3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就诊时年龄为2天至84岁,其中年龄小于15岁达2/3之多,男:女=1.61:1,SARS患者接触史为零,个别有家禽、宠物或野生动物接触史.所有患者就诊时体温在38~42℃,其中体温高达39℃以上有1/4之多.外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高于10.0×109/L者1225例,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9/L者282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109/L者215例,但在治疗过程中短期恢复正常.对肺炎病例胸片进行分析均未见游走性片状、条索状阴影,所有病例无进展性呼吸困难及急性呼吸衰竭、心衰体征.来发热门诊后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89.72%、急性咽炎2.70%、急性支气管炎2.46%、化脓性扁桃体炎2.38%、肺炎0.92%.结论2004年夏季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以小儿多见,常见病因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和化脓性扁桃体炎.

    作者:刘志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性传播疾病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Logistic分析

    目的探讨在女性性服务工作者(FCSW)人群中,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病双球菌、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否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以深圳市妇女收容教育所新收教FCSW为研究对象,按血清中HBsAg和Anti-HCV的结果进行分组,设置人群内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乙型肝炎组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项:χ2=4.204(Wald),P=0.040,有统计学意义,Exp(β)=4.084(95.0%CI:1.064~15.677);丙型肝炎组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项:χ2=5.137(Wald,P=0.023,有统计学意义,Exp(β)=8.554(95.0%CI:1.337~54.740).结论在FCSW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HBV和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比数比OR分别为4.084和8.554.

    作者:郭平;潘鹏;蔡于茂;罗斌;彭绩;洪福昌;周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6例临床分析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是发生于上颌窦的良性病变,临床上以出血坏死为特征[1].由于其病变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易误诊.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对我科1996~2002年收治的26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剑;李玲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隆回县1996~200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本县的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为降低本县的孕产妇死亡率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根据1996~2002年县乡医院上报的死亡原始记录,进行孕产妇的死亡原因、死亡率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死亡率波动于8.6~43.2/10万之间,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提高产科质量,全面推进住院分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提高孕产妇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李雪梅;袁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5例胎盘早剥超声诊断分析

    胎盘早剥是产科较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超声对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率较高,能及时为临床的抢救提供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5例胎盘早剥的超声表现,以评价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

    作者:蓝春勇;王小燕;农美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护理进展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rme,MODS)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或急性中毒发生24h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脏器功能不全以致衰竭的综合征[1].它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近年来由于ICU监测手段的提高,抢救技术的不断改善,可在MODS发展的任何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功能可望恢复[2].因此,加强MODS患者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护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和控制其发展、减少死亡率的关键.现对MODS患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永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舌癌联合根治术中口腔内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成活率与护理

    舌癌是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多为鳞癌,发病率高,早、中期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为原则.而肿瘤切除造成的组织缺损与功能丧失给日后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严重的精神创伤.我科采用在全麻下行患侧颈部淋巴清扫+舌部癌肿扩大切除+同侧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气管切开术的舌癌联合根治术,在完成颈部淋巴清扫后,以胸肩峰动静脉神经束为胸大肌肌皮瓣经锁骨上或锁骨下转入口腔内修复舌部与口底缺损.此手术的开展使患者术后言语功能、吞咽功能以及面部外形恢复、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口腔内带蒂胸大肌肌皮瓣成活率与护理质量有极大关系,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作者总结了110例的该类手术前后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飞云;戴新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α-干扰素、拉米夫定对乙肝患者HBeAg转阴和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三阳患者40例,于治疗前和α-干扰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3、6、12 w后的血清分别采用ELISA定性检测HBeAg,荧光全定量PER法测定HBV-DNA浓度,竞争放射免疫法测定层黏蛋白(LN)、透明质型胶原(HA)、Ⅳ型胶原(IVC),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和治疗3、6、12 w后HBeAg转阴率分别为0%、10%、42.5%、32.5%,HBV-DNA的含量分别是(20 783.8±18 346.1)、(1 776.9±981.3)、(256.4±351.5)、(21.2±40.7)fg/ml,LN为(192.7±40.6)、(156.0±21.6)、(131.1±17.2)、(113.0±11.7)μg/l,HA为(237.2±106.5)、(167.8±81.6)、(125.9±41.3)、(90.5±17.6)μg/l,IVC为(194.3±81.5)、(138.5±56.1)、(115.7±31.2)、(92.3±21.3)μg/l.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α-干扰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大三阳患者对HBeAg转阴、抑制阻断肝纤维化形成十分显效.

    作者: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有效防治.方法回顾性调查3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易感染因素.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9.9%,明显高于同期我院老年患者总医院感染率的8.9%(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医院感染组(18.5%)明显高于非感染组(5.4%)(P<0.05).高龄、血糖控制不佳及合并症等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易发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系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6%.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高.良好控制血糖、治疗基础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治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晓梅;李必迅;满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膝关节疾病27例护理体会

    射频汽化仪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关节镜下手术辅助仪器,它可在低温下行关节内组织的切割、汽化、修整、固缩、打磨、止血等,使关节镜下手术操作更精确,损伤更小,出血少,关节功能恢复快.我科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采用射频汽化仪对27例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进行了镜下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护理,术后全组病例关节无肿胀,关节积液少,疼痛缓解快,术后4天步行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蒙壮丽;金先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衰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在常规基础治疗时加用或不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疗程为15 d,分别检测用药前后能反映左心室泵功能的射血分数(EF)、每搏排血量指数(SVI)和每分排血量指数(CI).结果试验组的EF、SVI和CI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

    作者:肖智谦;陈平姬;陈永坚;吴英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1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常见急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出血量少预后较好;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导致出血性休克.在NICU中本症的发生常与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为探讨危重新生儿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本文对16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分析如下.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比喻法在五官科教学中的应用

    五官科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把这门课教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除了吃透教材、备好课以及结合临床实例讲解外,在教学中合理、巧妙的运用比喻法授课,是一条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既可提高学生对五官科学习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讲授内容更为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达到画龙点睛,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在五官教学中对比喻法进行了如下运用.

    作者:莫炳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强在校医学本科生医院感染知识教育的探讨

    医院感染与医院相随并存,并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各种新的诊疗技术的开展,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病原类型的变化而变得日益复杂,对人类的健康和病后康复造成严重威胁.作为临床医生如果不掌握相应的医院感染知识,将严重地阻碍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为此,笔者对即将参加实习的我院90名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3个学时的培训前后进行答卷调查,拟在探讨如何加强在校医学生的医院感染知识的本科教学.

    作者:黄妮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附子的炮制及临床有效用量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侧根.乌头和附子来源于同种植物,主块根为乌头,侧根为附子,两者均为含乌头硷,中乌头硷等多种生物硷.乌头硷有剧毒.附子、辛温有大毒.临床为减少其毒副作用以避免中毒反应发生,其炮制及有效剂量问题尤为重要.

    作者:胡述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和肌注度冷丁在中孕引产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PCA(患者自控)注药镇痛泵连续硬膜外注入盐酸罗哌卡因和度冷丁肌注在中孕引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131例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盐酸罗哌卡因组(A组)、度冷丁组(B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比较3组的产痛程度,产后2 h内出血量、羊膜腔注入利凡诺至排胎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的产痛强度明显低于C组(P<0.01),A组产痛强度低于B组.镇痛效果A组100%,B组57.5%,C组为0,差异有级显著意义(P<0.01).3组之间产后出血量、排胎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PCA注药镇痛泵注入盐酸罗哌卡因镇痛和使用度冷丁肌注引产镇痛不影响排胎过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但镇痛效果PCA镇痛泵注入盐酸罗哌卡因优于肌注度冷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善芳;谷柯;唐群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应用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疗效分析

    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7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志强;覃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强化输液室的卫生管理,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

    输液治疗在医院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天都有许多病人在医院里接受静脉输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来输液室接受治疗的病人病种多且复杂,有急性疾病病人,还有体弱多病的慢性疾病患者,甚至有部分可能是未被发现的传染病人,如果不加强输液室的卫生质量管理,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为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输液室的特殊环境传播疾病,自2000年始,我们狠抓输液室的卫生质量管理,将其纳入日常护理工作常规考评,结果每月抽检输液室的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黄霜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道,在其建立与维护的过程中,呼吸道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为了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现将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黎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