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疗效分析

胡志强;覃旭

关键词:应用, 大剂量, 血栓通注射液, 治疗急性脑梗死, 复方丹参注射液, 现报告如下
摘要: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7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6例临床分析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是发生于上颌窦的良性病变,临床上以出血坏死为特征[1].由于其病变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易误诊.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认识,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对我科1996~2002年收治的26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剑;李玲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植物粪石性肠梗阻42例诊治体会

    近年来,食用植物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梗阻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误诊,若延误手术时机,可引起严重后果.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植物粪石性肠梗阻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安球;覃建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纳络酮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98例

    我科自2000年5月至2004年3月用纳络酮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98例,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桂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误诊原因分析

    支原体肺炎(MPP)是社区常见的获得性肺炎,其症状、体征、X线表现及一般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改变,常易误诊.我院1997~2003年诊断的150例成人MPP中,20例曾误诊,误诊率13.3%,现分析如下.

    作者:何悠;李家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舌再造患者围手术期口腔护理探讨

    舌癌根治加舌再造术是口腔颌面的大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出血多,可导致患者机体低抗力下降,而术后口腔内又有伤口及舌皮瓣,细菌能在口内迅速繁殖增生,致使伤口感染,轻则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增加患者负担;重则引起再造舌皮瓣坏死,手术失败.因此围手术期的口腔护理非常重要,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行舌再造手术39例,现将口腔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莫苍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比喻法在五官科教学中的应用

    五官科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把这门课教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除了吃透教材、备好课以及结合临床实例讲解外,在教学中合理、巧妙的运用比喻法授课,是一条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既可提高学生对五官科学习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讲授内容更为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达到画龙点睛,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在五官教学中对比喻法进行了如下运用.

    作者:莫炳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电脑多媒体幻灯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脑作为现代科技的伟大发明,逐渐揭去了其神秘的面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应用.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医学教育的固有模式也势必受到冲击,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正视这种挑战,并逐渐适应和掌握相应的技能,以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更好的为医学教育服务.笔者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进行了一点尝试,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巧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单纯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防止初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手术及术后用药的佳方法.方法56例58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时采用切开翼状胬肉头后钝性分离方法以减少对角巩缘损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棉片贴眼,术后丝裂霉素C点眼液点眼3周,随访观察6~18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56例56眼获得根治性治愈(1眼术后有纤维血管增生,1眼术后4周结膜术区结膜缘出现肉芽增生经手术处理后无真性胬肉复发),另2例2眼胬肉复发.结论采用钝性翼状胬分离术及术中术后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是防止初发性翼状胬手术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涂雪峰;杨鹿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Ⅰ期切除术的研究近况

    梗阻是结肠癌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约占结肠癌的8%~23%,其中尤以左半结肠癌多见,占结肠癌梗阻的2/3[1].其原因为左半结肠腔较细,且肠腔内容物多呈半固体状,更易肠道梗阻.国内外对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手术治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术式的选择已从分期手术倾向于Ⅰ期手术吻合.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陈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神经血管病变而失去感觉或缺血而丧失活动能力,合并感染的糖尿病足部,严重时可发生缺血性坏疽,后因截肢而致残,或因未及时截肢而死亡.所以不论是在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糖尿病足预防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它不但能避免截肢给患者带来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并提高了患者出院自我护理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伟英;韩贵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指从妊娠到新生儿期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脑非进行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国外CP发病率为1‰~5‰,我国为1.8‰~4‰,其中痉挛型CP占70%,以0~3岁发病率高,被认为是近代常见的儿童病[1].CP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与自我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负担.近几年来,在开展CP治疗方面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障碍.本文综述痉挛型CP的治疗方法及其难点.

    作者:陈智;杨侃;刘陶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蛇毒精氨酸酯酶的研究与应用

    精氨酸酯酶(Arginine Esterase)是蛇毒中的一类蛋白水解酶,因能专一性地水解精氨酸酯类化合物而得名.精氨酸酯酶广泛地存在于蝮亚科及蝰科蛇毒中.这类酶多数对凝血系统有重要作用,其抗凝血作用类似于哺乳动物凝血酶,与哺乳动物凝血酶不同之处是此酶在体内不能激活血浆中的Ⅷ因子,不能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仅能形成松散的纤维蛋白凝胶,易被纤溶酶分解掉,从而使血小板解聚,降低血黏度.由于多种精氨酸酯酶在体内具有明显的去纤、溶栓作用,从加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已有多种蛇毒中的精氨酸酯酶用于临床的抗凝和溶栓.

    作者:胡启平;舒雨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左腋下直小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20例

    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作者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参加动脉导管未闭手术35例,其中20例采用左腋下直小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影响五官科临床教学因素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生获取技能的必需条件[1].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迅速发展,临床护理教学必须面对不同层次的实习生.我科结合不同的实习情况,因材施教,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反复调整,针对性的改良,使我科教学更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作者:韦梦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影响弱视疗效的因素有许多,如弱视的轻重程度、弱视儿童的双眼注视性质、弱视的类型、患儿的年龄等等.但弱视治疗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弱视治疗的不依从率据Lucy等报道为49%,Bremner报道为59%[1].由此可见,弱视患儿所处的治疗环境、家庭及学校(幼儿园),对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现对我院眼科1998~2003年门诊矫治的135例(计206只眼)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试探讨家庭及学校应怎样为弱视儿童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减少对弱视疗效的影响.

    作者:梁日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2004年5~11月收治诊断明确、治疗无望、濒临死亡的晚期癌症患者206例,经采取适当措施,给患者以临终关怀,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早产儿喂养方法新进展

    早产儿是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的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不健全,生活能力较弱,早产儿需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才能保证正常的发育,尤其是脑发育.母乳是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好的食品,但由于早产儿吸吮能力差,难以摄入足够的热量.因此,早产儿的喂养问题一直是医护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外采用了不同的喂养方法和途径以满足其营养需要,本文对早产儿喂养方法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韦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嗜铬细胞瘤25例诊治体会

    1985年3月至2002年5月,我院收治嗜铬细胞瘤25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奎;王全好;刘仁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影响输液室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需求不断增加,我院的输液室正在不断扩大,输液病人数已由前几年的每天数十人上升到目前的每天近二百人次.然而,由于工作量过大,护理人员不足,再加上护士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极容易触发各种各样的矛盾.笔者现就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李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泵注射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急症指需要立即降低血压(1 h以内,但不必达到正常范围)的高血压危急患者,多采用静脉途经给药,以预防和减少靶器官的损害[1].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普通输液方法,缺点多,有隐患,护士反复操作消耗时间,增加护理工作量,带来心理压力.我们在治疗高血压急症时,用微泵注射代替普通输液,准确、安全、方便,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永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