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减容术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应用

黄筱文;黄洪;叶宁

关键词:肺减容术, 外科治疗方法, 慢性阻塞性, 终末期肺气肿, 牛心包垫片, 内科保守治疗, 纤维蛋白胶, 治疗手段, 应用, 效果不佳, 手术后, 世界各地, 内科治疗, 漏气, 疗效, 涤纶补片, 肺组织, 重度, 选择, 叙述
摘要:肺气肿既往主要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终末期的肺气肿病人,缺乏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自1995年Cooper等[1]成功地将肺减容术(Lung Voluime Reduction Surgery,LVRS)应用于临床后,世界各地已广泛开展.1997年Hazelrigg等[2]采用牛心包垫片缝切缘的方法,缩短了术后的漏气时间.现在LVRS已是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中到重度终末期肺气肿的较好的外科治疗方法.牛心包垫片加固肺切缘是解决肺减容手术后肺组织切缘漏气的佳选择.我国也有文献报道应用涤纶补片加纤维蛋白胶解决上述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将对其相关问题叙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Graves病并肝功能损害患者抗甲状腺药物与131I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Graves病并肝功能损害者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及131I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Graves病患者80例,其中A组32例,用131I治疗;B组48例,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观察其治疗的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的疗效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好转疗效A组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甲亢并肝功能损害者用131I治疗有效、安全、快捷.

    作者:周慧;韦令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

    急、慢性肝衰竭病情凶险,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高达50%~80%[1].长期以来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惟一有效的手段,但是受体病情和供体缺乏限制了临床应用.据统计仅有约10%的肝衰竭患者实施了肝移植[2].但由于患者常在等待供体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维持或延长患者生命的手段,因此人们开始对于如何利用人工装置替代肝脏功能的研究.

    作者:朱宇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135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颈部骨小关节、肌肉、韧带和椎间盘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统称[1].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1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清;潘向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研究进展

    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NPFS)包括三种技术,即深层巩膜切除术、外部小梁切除术和粘性小管切开术.其手术特点是术中不穿透前房,房水经菲薄的小梁网一后弹力膜渗出,避免了穿透性滤过手术的并发症,手术安全有效.本文就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的发展、手术具体步骤、降压机制、手术效果、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梁日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应用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疗效分析

    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大剂量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7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志强;覃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衰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在常规基础治疗时加用或不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疗程为15 d,分别检测用药前后能反映左心室泵功能的射血分数(EF)、每搏排血量指数(SVI)和每分排血量指数(CI).结果试验组的EF、SVI和CI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

    作者:肖智谦;陈平姬;陈永坚;吴英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鱼腥草注射液辅佐治疗肺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普遍滥用,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尤其肺炎治疗较困难.我科应用鱼腥草注射液辅佐治疗肺炎142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吉录;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有效防治.方法回顾性调查3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易感染因素.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9.9%,明显高于同期我院老年患者总医院感染率的8.9%(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医院感染组(18.5%)明显高于非感染组(5.4%)(P<0.05).高龄、血糖控制不佳及合并症等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易发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系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6%.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高.良好控制血糖、治疗基础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治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晓梅;李必迅;满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试论对班级科学管理的之我见

    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是关键.我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之一,就是用人生三件宝--学习、行为、诚实来教育、引导、要求学生的.学习,就是要认真、刻苦地学习;行为,就是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诚实,这是做人重要的品质.

    作者:梁作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比较依普利酮和其它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依普利酮和其它抗高血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纳入标准,参考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近一期出版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PubMed, MEDLINE, EMBASE, Ovid,Medscape, TRIP, CBM, NRR;手工检索发表或未发表的文献,包括心血管系统、高血压病的杂志和会议摘要.文献资料用统一的表格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对文献质量进行内部真实性评价,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随机对照试验(RCT)9篇,经排查后符合纳入标准并进入系统评价的文献共3篇,均为高质量RCT.结果显示:依普利酮与氯沙坦比较,两者降低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普利酮比氯沙坦降压更明显(P<0.001);两者总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普利酮与氨氯地平比较,两者降低诊室收缩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降低诊室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比依普利酮降低诊室舒张压更明显(P=0.014);两者总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普利酮与依那普利比较,两者降低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总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普利酮和其它抗高血压药比较,降压是同样有效、安全的.由于测量指标为终点替代指标,而且RCT证据数量太少,故其长期疗效、对不同亚组患者作用的差别及其安全性等仍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RCT才能得出肯定性结论.

    作者:方志敏;徐佩茹;徐秦;鲍遇海;鲁瑞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鉴别阑尾炎与结肠癌1例报告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012月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术后诊断为右半结肠癌的1例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介入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雷宇;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飞;黄玉斌;刘祖军;江文枢;靳小健;陈永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微波烧灼并用5-氟脲嘧啶液灌注治疗尿道内湿疣

    目的探讨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及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58例患者先用微波烧灼尿道内尖锐湿疣1次,待疣体消除干净后再用5-FU液进行尿道内灌注;对照组63例患者仅用微波烧灼治疗1次.后观察尿道内的疣体清除情况,如发现疣体则用病理检查确证.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1%,对照组痊愈率为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波烧灼加5-FU液灌注是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并预防其复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邓伟忠;张宗华;李永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植物粪石性肠梗阻42例诊治体会

    近年来,食用植物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梗阻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误诊,若延误手术时机,可引起严重后果.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植物粪石性肠梗阻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安球;覃建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附子的炮制及临床有效用量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侧根.乌头和附子来源于同种植物,主块根为乌头,侧根为附子,两者均为含乌头硷,中乌头硷等多种生物硷.乌头硷有剧毒.附子、辛温有大毒.临床为减少其毒副作用以避免中毒反应发生,其炮制及有效剂量问题尤为重要.

    作者:胡述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浦东新区集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生活环境和营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集体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制定相应的科学育儿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进一步做好托幼机构的营养指导和卫生保健工作,我们在2004年10月,对我区874名集体儿童,开展了体格发育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锦明;朱菊芳;陆燕萍;丁云;王正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鼻腔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鼻腔大出血的颈外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对5例鼻腔大出血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出血来源及范围,利用栓塞颗粒超选择性颈外动脉介入栓塞出血血管.结果5例出血血管均来源于颈外动脉的颌内及面动脉,经栓塞后出血症状完全改善,并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鼻腔大出血操作简捷、安全,效果肯定,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方烂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87例异位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正常情况下,一般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是,由于阑尾本身解剖位置变异引起的异位阑尾炎,在临床症状及体征上就会出现复杂多变的特点,致使术前诊断困难而造成手术失误,本文就我院1998~2002收治的急性异位阑尾炎87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韦伟斌;肖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蛇毒精氨酸酯酶的研究与应用

    精氨酸酯酶(Arginine Esterase)是蛇毒中的一类蛋白水解酶,因能专一性地水解精氨酸酯类化合物而得名.精氨酸酯酶广泛地存在于蝮亚科及蝰科蛇毒中.这类酶多数对凝血系统有重要作用,其抗凝血作用类似于哺乳动物凝血酶,与哺乳动物凝血酶不同之处是此酶在体内不能激活血浆中的Ⅷ因子,不能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仅能形成松散的纤维蛋白凝胶,易被纤溶酶分解掉,从而使血小板解聚,降低血黏度.由于多种精氨酸酯酶在体内具有明显的去纤、溶栓作用,从加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已有多种蛇毒中的精氨酸酯酶用于临床的抗凝和溶栓.

    作者:胡启平;舒雨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5例胎盘早剥超声诊断分析

    胎盘早剥是产科较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超声对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率较高,能及时为临床的抢救提供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5例胎盘早剥的超声表现,以评价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

    作者:蓝春勇;王小燕;农美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舌再造患者围手术期口腔护理探讨

    舌癌根治加舌再造术是口腔颌面的大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出血多,可导致患者机体低抗力下降,而术后口腔内又有伤口及舌皮瓣,细菌能在口内迅速繁殖增生,致使伤口感染,轻则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增加患者负担;重则引起再造舌皮瓣坏死,手术失败.因此围手术期的口腔护理非常重要,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行舌再造手术39例,现将口腔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莫苍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