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孕期铅暴露对新生儿脐带血血铅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现状

张树英

关键词:母孕期, 铅暴露, 新生儿, 脐带血血铅, 儿童铅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婴儿生长发育, 重金属元素, 铅中毒预防, 诊断标准, 血铅水平, 损害, 神经毒性, 认知能力, 美国, 疾病控制, 中心制, 综述, 学者, 学界
摘要:美国科学会认为,当血铅≥100μg/L(≥0.483μmol/L),小儿即开始出现认知能力的损害,故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制定血铅水平≥100μg/L(≥0.483 μmol/L)为儿童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并在1994年举行的第一届全球儿童铅中毒预防大会上为来自各国的官员和学者进一步认定[1].铅是具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出生前后一段时间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迅速也易受损害的时期.近年来,临床医学界已逐渐重视母孕期铅暴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现就有关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有效防治.方法回顾性调查3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易感染因素.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9.9%,明显高于同期我院老年患者总医院感染率的8.9%(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医院感染组(18.5%)明显高于非感染组(5.4%)(P<0.05).高龄、血糖控制不佳及合并症等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易发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系多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6%.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高.良好控制血糖、治疗基础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治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晓梅;李必迅;满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135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颈部骨小关节、肌肉、韧带和椎间盘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统称[1].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1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清;潘向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关节内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3~18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完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比金属螺钉更适合用于关节内骨折.

    作者:罗任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87例异位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正常情况下,一般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是,由于阑尾本身解剖位置变异引起的异位阑尾炎,在临床症状及体征上就会出现复杂多变的特点,致使术前诊断困难而造成手术失误,本文就我院1998~2002收治的急性异位阑尾炎87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韦伟斌;肖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和肌注度冷丁在中孕引产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PCA(患者自控)注药镇痛泵连续硬膜外注入盐酸罗哌卡因和度冷丁肌注在中孕引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131例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盐酸罗哌卡因组(A组)、度冷丁组(B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比较3组的产痛程度,产后2 h内出血量、羊膜腔注入利凡诺至排胎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的产痛强度明显低于C组(P<0.01),A组产痛强度低于B组.镇痛效果A组100%,B组57.5%,C组为0,差异有级显著意义(P<0.01).3组之间产后出血量、排胎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PCA注药镇痛泵注入盐酸罗哌卡因镇痛和使用度冷丁肌注引产镇痛不影响排胎过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但镇痛效果PCA镇痛泵注入盐酸罗哌卡因优于肌注度冷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善芳;谷柯;唐群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脑卒中病人监护中的作用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脑卒中病人监护中的应用,不仅为患者合理有效给氧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指标,同时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SPO2监测具有无创、简便、安全及迅速的优点.现将SPO2监测在脑卒中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陆云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进展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指从妊娠到新生儿期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脑非进行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国外CP发病率为1‰~5‰,我国为1.8‰~4‰,其中痉挛型CP占70%,以0~3岁发病率高,被认为是近代常见的儿童病[1].CP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与自我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负担.近几年来,在开展CP治疗方面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障碍.本文综述痉挛型CP的治疗方法及其难点.

    作者:陈智;杨侃;刘陶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蛇毒精氨酸酯酶的研究与应用

    精氨酸酯酶(Arginine Esterase)是蛇毒中的一类蛋白水解酶,因能专一性地水解精氨酸酯类化合物而得名.精氨酸酯酶广泛地存在于蝮亚科及蝰科蛇毒中.这类酶多数对凝血系统有重要作用,其抗凝血作用类似于哺乳动物凝血酶,与哺乳动物凝血酶不同之处是此酶在体内不能激活血浆中的Ⅷ因子,不能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仅能形成松散的纤维蛋白凝胶,易被纤溶酶分解掉,从而使血小板解聚,降低血黏度.由于多种精氨酸酯酶在体内具有明显的去纤、溶栓作用,从加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已有多种蛇毒中的精氨酸酯酶用于临床的抗凝和溶栓.

    作者:胡启平;舒雨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鉴别阑尾炎与结肠癌1例报告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012月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术后诊断为右半结肠癌的1例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介入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雷宇;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飞;黄玉斌;刘祖军;江文枢;靳小健;陈永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下颌智齿拔除术后并发干槽症83例治疗分析

    干槽症(dry socket)是拔牙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占拔牙病例的2%~4%,尤其是下颌智齿拔除后干槽症发生率高,占10%~30%.我院口腔门诊1997~2002年拔除下颌智齿675例,发生干槽症(12.3%),现对83例的产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进行分析.

    作者:范清香;王腊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单纯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防止初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手术及术后用药的佳方法.方法56例58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时采用切开翼状胬肉头后钝性分离方法以减少对角巩缘损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棉片贴眼,术后丝裂霉素C点眼液点眼3周,随访观察6~18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56例56眼获得根治性治愈(1眼术后有纤维血管增生,1眼术后4周结膜术区结膜缘出现肉芽增生经手术处理后无真性胬肉复发),另2例2眼胬肉复发.结论采用钝性翼状胬分离术及术中术后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是防止初发性翼状胬手术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涂雪峰;杨鹿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皮肤溃疡,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因感染而危及生命.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35例Ⅱ期以上褥疮,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78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0%[1],其临床症状与某些妇科疾病相似,易致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782例临床诊断功血对照子宫内膜病理诊断,探讨诊断性刮宫(诊刮)对功血诊断的价值.

    作者:钟红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64例分析

    目的探讨髋部疾病的特点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疗效.方法对6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及髋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的患者,全部行THR,并对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64例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结论THR是治疗髋部痰患的有效方法.术前在人力物力上充分准备,术中精心操作和术后康复对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韦寿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影响输液室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需求不断增加,我院的输液室正在不断扩大,输液病人数已由前几年的每天数十人上升到目前的每天近二百人次.然而,由于工作量过大,护理人员不足,再加上护士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极容易触发各种各样的矛盾.笔者现就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李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电脑多媒体幻灯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电脑作为现代科技的伟大发明,逐渐揭去了其神秘的面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应用.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不可避免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医学教育的固有模式也势必受到冲击,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正视这种挑战,并逐渐适应和掌握相应的技能,以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更好的为医学教育服务.笔者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进行了一点尝试,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巧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诊,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死亡率高.因此要求护士观察要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细心、周到、全面.我科自2002年1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0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率高,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未阶段.本文对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05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护理对策.

    作者:闭夏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丘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定量与临床症状分析

    目的研究丘脑血肿量与急性期主要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丘脑出血81例患者的意识状态、头痛、失语症状与血肿CT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有:(1)继发性脑室出血与单纯丘脑出血的昏迷发生率和头痛发生率;(2)不同意识状态病人组的丘脑出血量;(3)失语组与非失语组的血肿直径.结论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容易发生昏迷,而单纯组患者出血量17~22ml者即可引起昏迷;血肿直径大于3 cm者常合并失语;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头痛发生率高.

    作者:黄君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低血糖反应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心、脑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有交感神经兴奋现象,但有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38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温云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