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桑蕾;张怀军;曾勇;董肇扬
继发脑损伤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减少继发脑损伤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我院2002年2月以来,用降温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发热病人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5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分割放疗组26例,2 Gy/d,5次/w,总剂量64 Gy;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26例,常规分割放疗40 Gy后改为2次/d,1.5 Gy/次,2次间隔≥6 h,总剂量64 Gy.结果1、2、3年生存率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为81%、62%、42%,常规分割组为54%、31%、15%,后程加速超分割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分割组(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急性放射反应略重于常规分割组,但可耐受,不必中断放射治疗.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食管癌能明显提高病人1、2、3年生存率.
作者:梁锦辉;朱锦贤;梁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解剖复杂,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术后有延迟胃排空、胰瘘、伤口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我科2002年11月成功地进行了2例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治疗体会进行报道.
作者:陈永军;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飞;黄玉斌;刘祖军;江文枢;靳小健;雷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降低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佳手术时机.方法分析433例ACST患者不同术前处理及手术时机MODS的发病率.结果ACST患者入院4 h内经抗休克治疗好转,8 h内立即手术MODS的发病率低;与其他术前处理及手术时机治疗比较,ACST患者MODS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入院4 h内经抗休克治疗好转,8 h内立即手术可能是降低ACST并发MODS发病率的佳手术时机.
作者:黄荣柏;黄效廷;胡锡琮;李敏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日趋成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THA)作为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所接受.我科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完成高龄高危患者THA 49例,通过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宏;刘清秀;陈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出血属急、危、重症,病情变化迅速,在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维持有效血液循环、防止失血性休克是抢救的重要措施,也是消化内科护士基本的操作之一,而传统的静脉穿刺针往往难以满足此要求.为此,我院消化内科将远端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应用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运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颅脑外伤、大剂量使用脱水剂、高碳酸血症、低血容量休克等有密切关系,是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认识发病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复查CT,是避免漏诊误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庞赤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维多方位计算机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 0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了三维多方位计算机快速牵引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CT或MRI评定疗效.结果治愈1 445例,占70.1%;好转432例,占21.0%;无效183例,占8.9%,总有效率91.1%.结论三维快速牵引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保守治疗本病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黄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内分泌科1999年7月至2004年4月使用康宁克通A局部浸润注射治疗胫前黏液性水肿9例,疗效甚佳,随访1~5年均未见复发,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远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外科1995~2002年收治重症中毒性休克82例,休克原因:胆系感染20例,急性腹膜炎12例,肠梗阻24例,脓毒败血症14例,重症胰腺炎7例,急性坏死性肠炎5例.本组死28例,直接死于休克21例,休克病死率为25.6%.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胸腹腔穿刺是解除胸腹水填塞的有力措施,又是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采用细导管闭式引流联合腔内灌注药物治疗良恶性胸腹水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德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自1972年被Kerr[1]首次提出后,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细胞凋亡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一种由基因编码高度有序调控ATP依赖性的细胞自杀过程,是机体自胚胎起即已存在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是维持细胞增生、死亡间平衡的重要方式.它以细胞DNA发生特异性的降解,形态上表现为核固缩、胞膜发泡和凋亡小体形成为特征,机体通过细胞凋亡消除自身损伤、衰老、突变的细胞,以维持组织平衡.近年来,随着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学者们发现有些细胞因子可以影响细胞凋亡.本文就缺血/再灌注(I/R)期间几种细胞因子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加以综述.
作者:陈小莉;谭冠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我国育龄妇女的常见病,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在我国已普遍开展.我院于2002年开始对未破异位妊娠患者78例给予两种药物保守治疗,现将疗效总结比较如下.
作者:梁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病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医务人员因接触到HIV感染和AIDS病人的体液、血液而面临被感染的危险.职业暴露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在防治AIDS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作者:韦彩云;许萱荷;潘彩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肺动脉高压是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环节,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肺心病患者的病程、生活质量和预后.深入研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机制,努力降低肺动脉高压、逆转肺血管的病理变化是目前COPD及肺心病的研究重点.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美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之一,多为颅底骨折或穿透开放损伤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笔者采用腰穿持续引流治疗颅底骨折所致的脑脊液漏19例,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为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鉴于患者本身的病情及手术特点,围术期处理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4例病人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培佳;梁勇升;岳海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肿瘤的生长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从无血管的缓慢生长期转为有血管的快速增殖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而完成血管切换期,如果没有血管的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超过1~2 mm,转移则无法实现.
作者:张君红;林瑶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常见的副反应之一,发生率为60%[1],不仅使食欲下降,营养物质无法从正常渠道摄入,甚至导致营养不良,妨碍有效化疗的施行.因此,预防和治疗化疗性呕吐是保证化疗成功的因素之一.现就化疗引起的呕吐机理、治疗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王飞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盐酸纳络酮0.4~0.8mg静滴,对照组仅常规治疗.结果纳络酮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
作者:覃世坚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