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映
膝关节急、慢性滑膜炎是膝关节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其特点为病程长、易复发.1996~2004年笔者应用丁胺卡那注射液配生理盐水灌洗膝关节腔,配合我院自制白药膏外敷,治疗25例急慢性滑膜炎患者,总有效率达92%,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居赞;朱江龙;王大伟;黄有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炎症是指各种内源性、外源性刺激引起细胞损伤,同时引起伴有血管反应的结缔组织的复合性反应.这符合单细胞生物的炎症反应,而高等生物则发生血管反应体液及白细胞潴留于血管外组织,同时还伴随组织修复.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引起广泛重视,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韦富贵;徐志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东莨菪碱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20例和东莨菪碱组20例,麻醉前分别给予长托宁和东莨菪碱,观察注药前后两组患者2、5、10、20、30 min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心率变异总功能(TP),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LF/HF及两组镇静程度.结果注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注药后东莨蓉碱组心率(HR)、MAP和RPP显著升高(P<0.05),而长托宁组变化不明显;两组间HR、MAP和RPP比较,长托宁组低于东莨蓉碱组(P<0.05);东莨蓉碱组注药后2 min,TP、LF、LF/HF均明显升高(P<0.05),5 min后明显降低;长托宁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药5 min后两组患者HF均显著下降(P<0.05),长托宁组下降幅度小于东莨蓉碱组(P<0.05).长托宁组镇静效果优于东莨蓉碱组(P<0.05).结论长托宁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小于东莨菪碱,而镇静效果优于东莨菪碱,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麻醉前用药.
作者:欧阳帆;张安生;张治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按血糖水平将21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糖尿病组52例、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80例、正常血糖组8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糖尿病组病情重,预后差,与正常血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高血糖者近期疗效差.
作者:周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一直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早期妊娠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异位妊娠的部位不同,病理过程各异,临床症状多样,除典型病例外,很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异位妊娠94例,其中误诊28例,误诊率为29.8%,现分析如下.
作者:姜美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封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用甲醛甲酚(FC)进行根管封药后疼痛的患牙,重新在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棉捻.结果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在根管内封药有效率为92.50%.结论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用于根管内封药是治疗根管封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晓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NSCLC患者、19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16.27±2.32)μg/L]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11.08±2.20)μg/]和健康人[(10.52±2.03)μg/](P<0.01);VEGF水平与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血清VEGF≥14.58mg/L诊断NSCL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71.88%和93.33%.结论血清VEGF可作为判断NSCLC侵袭和转移状态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兰碧洋;黄绍华;叶海洪;罗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40例肺心病患者在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功能、抗炎、强心利尿等治疗的同时,给予前列腺素E1 100μg连续静脉滴注14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85%;对照组36例,显效率38.9%,总有效率63.9%.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好,使用安全且副作用小.
作者:黄飞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医学科学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涌现.手术室工作专业性增强,面对多学科,多层次的手术医生,术式变化快、器械更新快,护士的培训周期相应延长,专业培训较临床科室要困难得多.多年来,我科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护理继续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云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患者术后回病房过床时,常出现全身及四肢寒颤、发抖现象,测量体温36℃以下,这种现象不仅使机体耗氧增加400%,而且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心律失常、凝血机制障碍、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感染率增加等,为此,本文对术后颤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
作者:兰惠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胸科手术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67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住院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人均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指导.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胸管留置时间短,出院快,呼吸道并发症低,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黄红燕;黄惠桥;梁伟霞;黄灵;陆雪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耳残疾患儿不仅是耳廓外观畸形,更主要的是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发育.小耳畸形是孕妇在怀孕初3个月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胚胎第Ⅰ~Ⅱ对鳃弓发育障碍所致[1],常合并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少数有内耳畸形、颌面畸形.我科于2004年8月至11月收治7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外耳道闭锁患儿,通过手术治疗,患儿听力有所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敏;李凤提;黄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前置胎盘117例及同期117例胎盘位置正常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高龄、经产、多次人流、疤痕子宫易发生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对母儿危害较大.结论前置胎盘必须及早诊治,剖宫产是目前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
作者:玉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新技术[1],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射频、微波、激光等比较,TURP具有适应广,切除彻底,术后恢复快,疗效持久的优点,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但TURP术中、术后容易发生的心血管并发症、TURP综合征、低温等.本文就手术室护士配合医生防止术中并发症作一总结.
作者:覃素娇;魏渝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组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和疗效的自身对照.结果舒利迭可以减少支气管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次数和减轻发作时的症状,以致完全控制发作.结论长期使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病人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丁文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和鼻导管给氧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41例胎龄为32~38周、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0.5~6 h,血PaO2升高;血PaCO2及通气氧浓度(FiO2)下降;血pH值由酸中毒变为正常;对照组病例给氧6 h后PaO2、PaCO2、pH改善仍不明显.治疗组显效率(95.5%)高于对照组(63.2%),有显著性差异(P<0.01).应用NCPAP期间无明显并发症.结论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良好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余华娟;叶贞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各种医用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的场所,也是一次性医疗物品用后回收、分类、毁形的地方.随着爱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性病、吸毒者的增加等等,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针刺伤则是医院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HCV)病毒和爱滋病毒(HIV)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医务人员相比,供应室人员更容易受到针刺伤和感染.
作者:麦小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学生健康状况,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对9 923名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内科疾病、血红蛋白、HBsAg等项目的检查.结果生长发育迟缓、肥胖、营养不良平均发生率分别为7.41%、1.02%、6.55%,HBsAg检出率为4.19%,贫血、砂眼、龋齿患病率分别为16.25%、15.97%、32.56%.结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儿童的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本地儿童的健康水平,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其中以营养供应不足、卫生保健意识和生活务件差为主要原因.
作者:罗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行气管切开手术52例,并置一次性气管套管,现对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52例危重病人均行气管切开手术,并置一次性气管套管.年龄10~96岁,平均60.5岁,气管切开时间12~138 d,平均39 d.置管期间出现痰痂阻塞5例,气管套管移位2例,呕吐返流1例,血痂阻塞1例.经及时处理未发生意外.
作者:黄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放射性核素153钐-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可达到控制肿瘤发展、缓解骨痛的目的,具有简便、有效和安全的优点,越来越多的病人愿意接受这一治疗方法.我院用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伴骨痛138例,现将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劳永聪;肖国有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