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梁新梅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 B超引导, 肺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胸部CT诊断为肺内占位的38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37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例第二次穿刺成功,36例获取组织确诊.穿刺后发生少量气胸和少许咯血各1例,2~3d后自行吸收.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内占位确诊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7例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1998年4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17例脑膜瘤病人,全部经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智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血压及其危险因子的干预

    高血压在我国15岁以上患者已超过1.1亿,患病率已由1959年的5.11%上升到1999年的11.91%,并且每年以300~400万患者继续增加[1].1998年12月Lancet杂志发表的调查报告,我国每年约有170万人死于高血压引起的致死性脑中风,再加上历年存活致残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家庭、个人带采了极大的损失及痛苦.危险因素的增多是造成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防治高血压佳方法.

    作者:彭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病因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遗传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个综合征.糖尿病的特征有胰岛素分泌异常、血葡萄糖升高以及一系列外周器官并发症,包括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大血管病变(动脉硬化).

    作者:李必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子宫腺肌病76例临床分析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正成为妇科常见病之一[1],临床中易与子宫肌瘤相混淆而发生误诊和漏诊.我院1998~2002年经手术病检确诊或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76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旭霞;张桂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液分析仪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血液分析仪曾称为血球计数仪、血细胞计数仪等.随着电子、微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功能也不断增加,早已超越计数的概念,已能用自动方法分析血液有形成分及其分布,故近年倾向称之为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的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测量数据向快捷、简便、准确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因此,血液分析仪在现代医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将近年来血液分析仪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潘秀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盐酸纳洛酮致幻视、嗜睡、无力1例

    盐酸纳洛酮致幻视、嗜睡、无力临床上罕见,笔者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52例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鳞状上皮增生性疣状病变[1],是女性常见的性传播疾病.HPV感染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机体免疫状态与尖锐湿疣发生有关[2].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微波是治疗尖锐湿疣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不能很好地解决术后复发问题.我院自2001年6月开始应用微波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瑜琼;周甘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尿病病因学的若干进展

    长期以来糖尿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对世界健康意义微小的疾病,而现在它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威胁,据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超过3亿.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模式的巨大改变,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加[1].本文主要就1型糖尿病病理基础和2型糖尿病病因学的若干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叶铭宇;刘树滔;陈躬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依托咪酯脂肪乳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60例

    无痛人工流产术已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寻求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无痛技术成为必然.我们采用依托咪酯脂肪乳(福尔利,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鲁;刘冬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及护理

    腹股沟疝修补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目前,国内传统的较多术式均存在术后局部张力较高的问题,尤其是老年病人复发率高达25%[1].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新方法.我科1999年8月~2003年6月对17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施行了无张力疝修补术,无近期复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陆素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运德素、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运德素、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运德素、思密达联合治疗组74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68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0例(67.6%),有效17例(23.0%),无效7例(9.4%),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依次为29(42.6%),16(23.5%),23(33.8%)和67.2%.疗效以观察组为优(X2=12.6,P<0.01).结论运德素、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茂霭;冯宁益;钟和悦;谢晶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探讨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它始终贯穿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在社区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及基层医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入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分析

    目的分析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新入院时的冲动行为特点,以利于采取防范措施.方法在新入院的147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冲动行为的31例为研究组,无冲动行为的116例为对照组.结果冲动行为组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自知力缺乏、有幻觉妄想、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异常(P<0.01或0.05).冲动行为多受幻觉、妄想支配,与自知力缺乏有关;冲动行为方式以伤人毁物为主;冲动对象主要是病区物品和护理人员.结论应加强精神科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做好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防治工作.

    作者:陈强;黄国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73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给予依那普利5mg口服,2次/d.3周为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但组间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尿蛋白降低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作者:兰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无痛消化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传统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一般都在局麻下进行,病人常承受较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近些年来,临床上采用无痛技术,即静脉全麻下行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就无痛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6):381~382

    作者:周瑞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麻风发现方法的比较研究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至今尚无一种公认的确实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尽早把潜伏在社会上的麻风病人发现出来,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疗(MDT),是当前控制麻风流行的唯一途径.广西的麻防工作始于1956年,

    作者:陆云清;梁建秀;黄培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32例院前急救体会

    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诊治颅脑外伤病人311例次,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2例,现将其院前急救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冯伟;吴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伴上消化道疾病的胃镜下特点

    糖尿病的内分泌紊乱、微血管病变及自主神经损害可能使糖尿病患者伴发的消化道疾病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老年人为对象,对同期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两组患者的胃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不同点并探讨其原因.

    作者:方健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T辅助细胞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一系列条件性感染或肿瘤,病死率极高.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频繁,AIDS传播迅速,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疾病[1].而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引起的深部真菌病.PSM好发于东南亚及中国南方[2].据文献报告,PSM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有严重消耗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于感染此病[3,4].PSM是东南亚AIDS患者常见的合并感染的疾病[5].在人类还未找到根治AIDS的有效方法前,做好AIDS合并PSM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燕珠;陈秀珍;钟柱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州市东山区幼儿园、小学学生HBsAg、抗-HBs的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自1992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以来,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学生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及乙肝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于2003年8~10月对我区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HBsAg、抗-HBs指标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64%,其中HBsAg阳性率高是小学六年级,阳性率为1.12%,低是4岁幼儿班,阳性率为0.08%;抗-HBs阳性率为66.25%.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舒桂梅;李虹;钟逸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