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附注射液与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兰闯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依那普利, 参附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73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给予依那普利5mg口服,2次/d.3周为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但组间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尿蛋白降低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宁市某地段2001年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本地段范围内健康儿童麻疹免疫抗体水平,并为计划免疫实现控制和消灭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2001年冬季检测了本地段所管辖6个单位的健康儿童的麻疹抗体,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华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腹联合伤的围手术期监护

    胸腹联合伤伤情复杂、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达10.8%[1].1990年1月至2000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腹联合伤46例,现将围手术期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气管内插管并发杓状软骨脱位5例分析

    杓状软骨脱位是气管插管并发症之一,临床虽不多见,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不良后果.我院自1993年以来,全麻气管内插管并发杓状软骨脱位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Bcl-2与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Bcl-2基因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1ymphoma/leukernia-2),是一种原癌基因,首先在血液淋巴细胞中发现,是Tsujimoto等于1984年从滤泡性淋巴瘤细胞分离出来的一种癌基因,通常位于18号染色体上,但在淋巴瘤异位于14号染色体上,并与该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IgH基因串联导致过度表达.Bel-2基因是细胞凋亡的重要抑制基因,近年发现它在脑缺血中表达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裕茂;蒋祝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运德素、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运德素、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运德素、思密达联合治疗组74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68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0例(67.6%),有效17例(23.0%),无效7例(9.4%),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依次为29(42.6%),16(23.5%),23(33.8%)和67.2%.疗效以观察组为优(X2=12.6,P<0.01).结论运德素、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茂霭;冯宁益;钟和悦;谢晶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先天性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是一种性联隐性遗传性综合征,由于外胚叶发育不正常所致[1],临床上以皮脂腺、汗腺、毛发、牙齿及指甲发育不良为主要表现.为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现将我院2003年收治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陈发林;周远茜;彭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无痛消化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传统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一般都在局麻下进行,病人常承受较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近些年来,临床上采用无痛技术,即静脉全麻下行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就无痛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6):381~382

    作者:周瑞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加强产房质量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

    控制医院感染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日趋受到重视.为了适应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我院自2001年开始,根据广西区卫生厅规定的三甲医院产科质量标准,制定助产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对产房护理质量进行全面分级管理,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陆龙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芦荟治疗化疗引起的皮肤皲裂2例

    笔者用芦荟贴敷治疗化疗后皮肤皲裂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李坚彦;李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伴上消化道疾病的胃镜下特点

    糖尿病的内分泌紊乱、微血管病变及自主神经损害可能使糖尿病患者伴发的消化道疾病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老年人为对象,对同期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两组患者的胃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不同点并探讨其原因.

    作者:方健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探讨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需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36例患者脱机成功(83.7%),5例死亡(11.6%),2例放弃治疗出院,相关病发症12例.结论及早行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有效和迅速的方法.小潮气量通气,加强营养支持,控制感染,加强气道管理是提高抢救的关键.

    作者:陈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γ-羟基丁酸钠为诱导的麻醉手术患者血钾的变化

    目的了解以γ-羟基丁酸钠为诱导的复合麻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清钾的变化.方法用火焰光度计测定56例使用γ-羟基丁酸钠为诱导的复合麻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清钾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γ-羟基丁酸钠为诱导的复合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血清钾偏低.

    作者:潘秀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血压及其危险因子的干预

    高血压在我国15岁以上患者已超过1.1亿,患病率已由1959年的5.11%上升到1999年的11.91%,并且每年以300~400万患者继续增加[1].1998年12月Lancet杂志发表的调查报告,我国每年约有170万人死于高血压引起的致死性脑中风,再加上历年存活致残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家庭、个人带采了极大的损失及痛苦.危险因素的增多是造成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防治高血压佳方法.

    作者:彭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丙泊酚预防全麻围拔管期时心血管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防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将3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相同,术中吸入异氟醚0.9~1.3MAC,间断静注阿曲库铵维持循环稳定.术毕前15min停吸异氟醚.拔管前治疗组静注丙泊酚1mg/kg,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治疗组拔管前后心血管反应较轻,SBP、DBP、HR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上述参数显著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能有效减轻全麻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梁秀影;陈丽;姚华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糖尿病肾病(DN)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经肾活检证实糖尿病肾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胰岛素、雅施达、潘生丁,观察组在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LWMH,皮下注射每次5000IU,每日2次.结果治疗4周后LMWH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总胆固酵下降,其中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血脂和肾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但10周后,LMWH治疗组有2例出现皮下出血点.结论低分子是肝素有降血脂作用,降脂作用有利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减少与肾功能改善.

    作者:焦青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展

    腹腔镜应用于临床已有80余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1987年由Mouret完成的[1].1991年这一技术引入我国,从总体看已步入成熟期.LC是目前成熟的腹腔镜外科手术,LC创伤小、痛苦较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胆道外科史上的一次飞跃,深受广大外科医生及患者的欢迎.LC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82%[2]],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梁建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皮肌炎肺损害12例分析

    皮肌炎为主要累及肌肉和皮肤的一组结缔病,其肺部病变发生率较低(约5%),主要为间质性肺炎.但约1/3的患者肺部病变先于肌肉、皮肤病变[1],此时易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来诊断的12例皮肌炎并肺部损害报导如下.

    作者:黄自桥;黄晖;黄大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癌全肺切除围手术期的监测及护理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肺癌一侧全肺切除术23例病人,经细心监护,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燕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HBV感染的研究近况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的感染和发病率为世界之.据统计我国HBV人群总感染率达60%,现已有慢性肝病患者约3000万人,约10%~30%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90%与病毒性肝炎有关.慢性乙型肝炎至今无特效疗法,其重型化发生频率及病死率高.故寻求一种有效的抗HBV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拉米夫定(Lamivudine)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抑制HBV复制作用,从而为抗HBV治疗开辟了一条令人鼓舞的途径.本文就治疗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黄君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围麻醉期处理探讨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有效方法.围麻醉期的处理有其特殊性和一定难度,现将UPPP手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申黎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