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强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后,病人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口腔内环境、吞咽功能和唾液功能发生变化,使口腔细菌易繁殖、下移,成为引起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之一.口腔护理对清除口腔内细菌数量、改变口腔内环境,维持口腔防御体系有积极意义.但临床观察发现,传统的口腔护理法并不能有效地清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口腔.为探寻人工气道病人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取得更好的清洁口腔及洁牙效果,我院ICU 2001年以来,对建立了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应用3%双氧水+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芳红;李丽菊;钮永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它始终贯穿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全过程,在社区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及基层医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为常见的病种之一,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发病率甚高[1].西医治疗CP效果不理想,近3年来中药治疗CP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江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高血糖症是危重症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提示原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死亡率高.我院儿科于2000~2003年收治危重症患儿442例,其中并发高血糖症1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无痛人工流产术已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寻求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无痛技术成为必然.我们采用依托咪酯脂肪乳(福尔利,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鲁;刘冬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日益成为威胁病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问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中,常伴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的积聚.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被视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的下游反应元件,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参与ECM的产生、积聚等功能.对该细胞因子的研究为探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作者:朱春晖;冼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盐酸纳洛酮致幻视、嗜睡、无力临床上罕见,笔者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科1996年5月以来,共收治肿瘤病人744例,有自杀行为2例,现对其进行社会心理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
作者:钟毓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前牙外伤后发生松动、部分脱位、完全脱位,甚至牙折,是口腔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道,33%的儿童在15岁之前都有前牙的外伤史[1].近3年来,笔者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来固定处理松动、脱位的外伤前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家礼;邓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自南丁格尔于1860年创建了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以来,护理教育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相比之下,美国的护理教育发展更为迅速,教育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
作者:周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杓状软骨脱位是气管插管并发症之一,临床虽不多见,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不良后果.我院自1993年以来,全麻气管内插管并发杓状软骨脱位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肺癌一侧全肺切除术23例病人,经细心监护,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燕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新入院时的冲动行为特点,以利于采取防范措施.方法在新入院的147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冲动行为的31例为研究组,无冲动行为的116例为对照组.结果冲动行为组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自知力缺乏、有幻觉妄想、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异常(P<0.01或0.05).冲动行为多受幻觉、妄想支配,与自知力缺乏有关;冲动行为方式以伤人毁物为主;冲动对象主要是病区物品和护理人员.结论应加强精神科监护,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做好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防治工作.
作者:陈强;黄国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至今尚无一种公认的确实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尽早把潜伏在社会上的麻风病人发现出来,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疗(MDT),是当前控制麻风流行的唯一途径.广西的麻防工作始于1956年,
作者:陆云清;梁建秀;黄培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有效方法.围麻醉期的处理有其特殊性和一定难度,现将UPPP手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申黎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以γ-羟基丁酸钠为诱导的复合麻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清钾的变化.方法用火焰光度计测定56例使用γ-羟基丁酸钠为诱导的复合麻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血清钾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γ-羟基丁酸钠为诱导的复合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血清钾偏低.
作者:潘秀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腹腔镜应用于临床已有80余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1987年由Mouret完成的[1].1991年这一技术引入我国,从总体看已步入成熟期.LC是目前成熟的腹腔镜外科手术,LC创伤小、痛苦较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胆道外科史上的一次飞跃,深受广大外科医生及患者的欢迎.LC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82%[2]],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梁建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T淋巴细胞依赖所引起的神经-肌肉接头(NMJ)处兴奋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疾病.实验室检测中,仅85%左右的MG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AchRAb.MG患者血清中除AchRAb外,还发现了多种非AchRAb,因此MG是多种机制参与发病的复杂性疾病.本文对MG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彭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围产保健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及死因变化趋势,以利于今后进一步做好围产儿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现将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树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液分析仪曾称为血球计数仪、血细胞计数仪等.随着电子、微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功能也不断增加,早已超越计数的概念,已能用自动方法分析血液有形成分及其分布,故近年倾向称之为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的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测量数据向快捷、简便、准确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因此,血液分析仪在现代医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将近年来血液分析仪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潘秀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