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娟;卢金玲;林江
胸腔积液是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致使胸膜毛细血管、淋巴系统的滤过与吸收动态平衡受到破坏致使胸膜腔内液体过快或过缓而产生的.胸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由心、肝、肾等疾病引起的漏出液.由细菌感染、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引起的渗出液.其中以渗出性胸膜炎常见;中青年患者中,结核病尤为常见,中老年者应慎重考虑恶性病变与恶性肿瘤引起.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积液称为恶性胸液,恶性胸液多呈血性、大量、增长迅速,常由肺癌、乳腺癌转移等转移到胸膜所致[1].
作者:张志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有所下降,但脑卒中后残疾病人却不断增加.忽视早期及较长时间的功能训练是导致永久性残废的主要原因[1].因而,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早期康复,是指病人在患脑卒中后只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可进行的康复[2,3].现将我国偏瘫肢体早期功能康复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子宫腺肌瘤为子宫颈黏膜异位及卵巢平滑肌瘤罕见,临床极易误诊,为共同仁借鉴,笔者将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40岁,孕3产1,患子宫肌瘤3年,下腹痛及性交痛半年,于2003年8月2日人院.入院前半年月经紊乱,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子宫约妊娠11周大小,表面尚平,活动差,左侧韧带有蚕豆大小触痛结节,双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B超提示子宫形态尚可,内部回声均质,前壁子宫下段探及8 cm×7 cm×6 cm的团状不均匀低回声,明显前突,内探及小囊样低回声反射,后壁近宫颈处有一5 cm×4 cm低回声区,边界不规则.诊断: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侯爱玲;殷艳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盲肠结扎并穿孔组各20只.外周血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及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直接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及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盲肠结扎并穿孔术后36 h大鼠出现低皮质醇血症及过多的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胸腺萎缩.结论低皮质醇血症及过多的肿瘤坏死因子-α在造成脓毒症大鼠的免疫功能紊乱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蓉;程建祥;陈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腹泻是婴幼儿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秋、冬季发病数高,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亿人次发病和400万人死亡[1].现回顾我院收治264例腹泻病儿,总结如下.
作者:刘宁;李苏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年龄≥60岁,收缩压(SPB)≥140 mmHg或(和)舒张压(DPB)≥90 mmHg者称老年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在老年期才出现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合并症多,致残致死率高.收缩期高血压可使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4倍[1],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3].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性心导管术的发展,已有多种封堵器运用于PDA的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现将我院成功地用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1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叶少武;莫丕立;黎志革;彭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机械通气(MV)是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通气状态的有效措施,是各类危重疾病患者呼吸支持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然而,MV所致的相关肺内感染随着其应用的广泛而增多,是临床上MV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高,占下呼吸道感染的60%[1].因此,护理工作中如何尽早发现并进行有效防治十分重要.现对我科1998~2003年使用MV过程中出现肺内感染的3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素杰;邓艳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43例重症肺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8 u/kg/次,用药5 d;对照组71例,仅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肺炎及其并发症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长短,高粘状态的改善情况,评价小剂量肝素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治疗组治疗后高黏状态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肝素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刘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常见创伤之一,由于胫骨解剖特点及创伤中常合并严重软组织挫裂伤、剥脱伤甚至缺损,临床治疗困难、感染及不愈合率高,因此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医家学者们探讨研究的课题.现将治疗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戚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量乌拉地尔控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实验组17例,静脉注射乌拉地尔10 mg.麻醉插管后行控制呼吸,气腹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10 mg,记录充气前、充气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后1、3、5、10 min时SBP、DBP、HR数值.结果实验组在气腹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10 mg,能有效地缓解和控制腹腔镜手术气腹后血压的剧烈变化.与对照组比较1 min时SBP下降16.3%,DBP下降15.1%,HR无显著变化.用药后各时点血压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以3~5 min时为著(P<0.01).结论静脉注射小量乌拉地尔对控制气腹后血压剧增效果确切.
作者:梁秀影;姚华国;方向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患者血糖与临床相关性和果糖胺(F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空腹血糖和FA水平分为糖耐量减低组、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FA及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患者的意识状态、病灶大小、预后.结果糖耐量减低组和高血糖组空腹血糖均极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而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耐量减低组FA极显著高于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P<0.01)、后两组F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糖组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大病灶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后出现高血糖者病情重、预后差,FA测定对鉴别血糖升高原因有一定价值.
作者:冯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从而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如何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显得极其重要.现将我院2000~2003年临床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特征,报告如下.
作者:秦耀春;宁发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癫痫在发作间歇期常规脑电图难以捕捉到痫样放电表现,因此需要通过诱发试验来取得更高的阳性率.我院采用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诱发试验,有助于提高癫痫患者的脑电图阳性率,对一些只在夜间发作及常规脑电图中看不到异常放电的患者尤为适用.
作者:李京红;王荣桂;李吕力;梁珍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手术修复,常给患者造成溢泪的痛苦.直接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泪小管断裂的较好方法[1].如何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和预后,现将我院近两年来对23例行直接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宁文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来势凶猛,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50%[1].目前对SAP主要采取早期综合治疗措施.自1999年8月至2003年12月,我科采用非手术方法,以奥曲肽、乌司他丁为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佩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且来势极为凶险的急腹症,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40%[1],因而如何有效地治疗SAP成为现代普外临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在SAP的病因、诊断及综合治疗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SAP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近年治疗SAP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曾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中,生物化学基础生命科学,是药学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当代药学科学的发展中起先导作用.但该学科既微观、又枯燥,难理解、难记忆;学生往往觉得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没兴趣.我就多年从事生化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实践,谈谈在如何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几点体会.
作者:韦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从1987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6岁以下小儿各类烧伤495例,其中休克期并发抽搐45例,发生率9.09%.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丹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高速手机是口腔临床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常用器械设备.它具有结构特殊、精密、价格昂贵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频繁,并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当机头停止涡轮旋转时,会产生减速回吸现象,使手机表面及腔管内部受到不同程度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如果消毒灭菌不合格,其潜在的交叉感染危险性极大[1].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上约有3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96%在发展中国家,后者75%在亚洲.在发展中国家中有8%~15%的乙肝病毒携带者[2].因此,口腔专用高速手机执行一人一机一用一消毒灭菌,是口腔医务人员为重视的热点,也是广大患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口腔手机临床使用的消毒灭菌回顾与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黄燕飞;钟秀芬;杨喜琴;成荣芝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