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重度锂中毒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

吴佩;孔莲娥

关键词:锂中毒, 护理
摘要: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症和长期预防双相障碍复发疗效肯定,治疗量时对正常人精神活动无影响.在5-HT能低下的基础上,β受体-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功能亢进引起躁狂,锂强化5-HT能,抑制β受体-腺苷酸环化酶系统,治疗躁狂[1].因锂盐起效慢,一般主张对严重急性躁狂患者先予氯丙嗪或氟哌啶醇合用,急性症状控制后再单用碳酸锂维持[2].由于锂代谢过程中与抗精神病药有交互作用,有些抗精神病药能增加锂毒性,引起锂蓄积中毒.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中的全面护理

    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精神科护理与其他护理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先定义了什么是全面护理,再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后为如何改进全过程护理提出了三点措施,即对患者家属进行培训、增加人文关怀和增加男性护理人员.

    作者:符雪柳;唐新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2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米氮平或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6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第1、2、6周的HAMD评分对照组分别为 21.11±1.03、17.14±4.27、7.22±4.23 ,研究组分别为18.72±2.13、13.89±4.17、6.92±4.26 ;CGI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52±0.71、3.07±0.71、1.85±0.71,研究组分别为3.04±0.63、2.26±0.68、1.62±0.76.两组比较第1、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6周时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阿米替林组显著高于米氮平组.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作者:宁艳玲;王文霞;马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文拉法辛与盐酸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盐酸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盐酸多虑平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从疗后2周至6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TESS评分文拉法辛组显著低于盐酸多虑平组.结论:文拉法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对于抑郁症患者可首选使用.

    作者:瞿艳荣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28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躯体损害.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28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中男性占98.26%,该类病人主要精神症状为妄想、幻觉、伤人损物、智能障碍,主要的神经系统症状有震颤、周围神经炎、共济失调、癫痫样发作,脑电图异常率为29.1%,21.88%伴发各种躯体疾病,本病复发率为82.83%.结论:慢性酒精中毒造成严重的精神障碍及躯体损害,应关注本病的防治.

    作者:张秀贞;王爱荣;刘文果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慢性宫颈炎患者身心症状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身心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身心症状应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褒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SAS,SDS,PSQ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纯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后HAMD-17,HAMA减分率增加,治疗效果良好,合并物理疗法或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同时,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效果更理想.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存在身心症状,需要及时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作者:项春晓;许世福;王尚红;项春兰;何岩;杨金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

    作者探讨了心理干预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1 对象本文100例对象为2005年5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属父母者19例、配偶者16例、其他亲属15例,平均年龄为(39.56±8.21)岁,居城镇者22例、乡村28例,文化程度为文盲1例、小学10例、初中19例、高中14例、大专以上6例,家庭经济状况良好12例、一般24例、差14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属父母者19例、配偶者14例、其他亲属17例,平均年龄为(40.47±7.14)岁,居城镇20例、乡村30例,文化程度为文盲2例、小学9例、初中19例、高中15例、大专以上5例,家庭经济状况良好9例、一般28例、差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城乡差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王红梅;赵勇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氯氮平导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并肺部感染1例

    氯氮平属抗精神病类药,对抑制患者幻觉、妄想、行为异常、情感障碍等症状有一定疗效.近几年来,有关氯氮平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监测采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选取服药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时以及恢复正常后分别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次的血浆IL-2、IL-6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1.发生白细胞减少时研究组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较白细胞减少时有显著性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的IL-2、IL-6水平与白细胞减少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升高(P均《0.05).3.白细胞计数与IL-2水平呈正相关 (P《0.05),白细胞计数与IL-6水平呈正相关 (P《0.05).结论:提示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可能是氯氮平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引起IL-2、IL-6水平的降低,导致造血系统调节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

    作者:周晓亮;何纯正;张昌勇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干利培酮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的发生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但表现有异同.两种物药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有利于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唐春光;王任昌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喹硫平与利培酮进行对照研究,采用PANSS、BPRS、TESS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进行评分.结果: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有确切疗效.喹硫平有效率72.65%,显效率60.41%,利培酮有效率75.08%,显效率65.2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喹硫平组较利培酮组不良反应轻微,尤其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方面,喹硫平组几乎无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结论:喹硫平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病人易耐受的药物.

    作者:李春娟;李文波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方法:将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8月,30例接受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297人次MECT治疗均顺利进行,患者的配合度达90%.结论:做好MECT治疗,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作者:潘晓华;马建玉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延边地区精神病患者凶杀案鉴定对照分析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神病人暴力犯罪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且往往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精神病人凶杀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31例精神病人杀人案与15例非精神病人杀人案鉴定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为正确判定被鉴定人责任能力提供依据.

    作者:武爱民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3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研究组病人同时进行12个月的康复训练,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模式,分别于研究前、研究后6月、12月末运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训练12月后两组NOSIE、IPRO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是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智敏;宋惠芬;温乃义;蔡玉凤;辛刚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丁二酸洛沙平与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丁二酸洛沙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丁二酸洛沙平和氯氮平治疗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丁二酸洛沙平和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丁二酸洛沙平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氯氮平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流涎较多.结论: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小而安全.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药物与精神疾病病因学

    广泛的精神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均不十分清楚,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以及各种神经症等.一种疾病的治疗通常首先要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研究,然后再用相应的药物以及其他的方法加以治疗.然而在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很多的情形是药物对某一种精神疾病治疗,产生疗效后再反过来根据药物效用和作用机理来推断这种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本文就药物在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作者:姚旺;裴静云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奥氮平和思瑞康治疗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奥氮平和思瑞康对治疗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病人分成2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阳性症状评分下降显著大于思瑞康组,两组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下降无显著性.奥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肝功损害;思瑞康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昏.结论:奥氮平组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优于思瑞康,两组不良反应相对轻.

    作者:李东;常秀华;赵洪宇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各30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阿立哌唑有效率93.33%,显效率86.67%.氯氮平有效率90.00%,显效率83.33%,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于氯氮平.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侯英锋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安乐片治疗神经症30例临床观察

    神经症是一组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躯体化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1].

    作者:张钰成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1例器质性精神障碍合并右侧颞顶叶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psychosis)是指各种脑器质性精神病、躯体疾病和中毒引起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时所致的精神障碍.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即症状性精神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即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为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

    作者:钱应菊;李萍 刊期: 2007年第17期

  • 假出院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假出院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积极作用.方法: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假出院期间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按平均每年假出院天数的多与少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8例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100%.但假出院天数多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假出院天数少的患者;而且其个人生活自理、家庭内活动、社会性退缩、职业和工作等单项缺陷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增加患者接触社会时间,进行家庭治疗和康复,可以减轻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作者:余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7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