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颖韶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副作用.方法回顾1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时出现的副作用,并作初步分析.结果副作用常见有哭吵、腹泻、血钙降低、发热、贫血等,血红蛋白降低主要表现在G-6-PD缺陷儿.结论蓝光治疗副作用较常见,但多不严重.需多注意观察、加强护理、积极防治,一般不影响治疗.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以心血管表现为首发,而甲亢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多表现为心房纤颤及快速心律失常,长期阵发性房颤是甲亢所致的特点[1].分析甲亢性房颤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的特征,密切使用药物后的疗效和副作用,做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可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红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慢性缺氧、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和血容量增加,促使肺动脉压渐进增高,导致肺心病加重.本文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光兰;徐大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84年Lutjen等[1]报道了世界第一例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患者采用赠卵和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HRT)获得成活新生儿以来,该项技术以其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和分娩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它为人类研究类固醇激素、胚胎和子宫内膜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唯一的人体摸型.
作者:张波;方伟芬;刘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几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严重肝外伤(SLT)的死亡率有所下降.SLT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有效止血,切除一切失活组织,处理合并伤,防止胆瘘及继发性出血,建立充分的外引流.现就目前SLT的主要治疗方式分述如下.
作者:段文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在心梗患者病程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先进的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32例心梗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D及FIB水平.结果心梗患者急性期血浆D-D和FIB含量明显升高(P<0.01);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重型患者血浆D-D及FIB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1);预后差的患者恢复期血浆D-D及FIB水平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P<0.01).结论心梗后血浆的D-D及FIB水平检测对疗效的观察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爱萍;林英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近十多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位于腹膜返折部以下的直肠癌占74.5%~87%[1].我院用自制的套叠环扎支架管对离肛门4~7cm的低位直肠癌进行经肛门环扎式结肛吻合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劳贤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脂肪肝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1].为了解脂肪肝和与其并存疾病的关系,探讨脂肪肝的易患因素及防治措施,本文对11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方健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在舌癌切除术后舌再造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1999年以来7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癌切除后舌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质地优良,切取方便,血管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管径相配,吻合成功率高,缺点是牺牲一条主供血管,供区疤痕明显,影响美观.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用于舌癌切除术后舌再造,舌外形功能恢复良好,可避免过多的切除组织.
作者:巫家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Ⅲ型前胶原肽(PIIIP)、Ⅳ型胶原(CIV)、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丙二酰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肝损伤、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模型(12周),并用秋水仙碱灌胃以缓解肝纤维化进程,采用放免法和化学反应法分别检测PIIIP、CIV、LN、HA和SOD、MDA,同时检测肝功能(TB、TP、ALB、ALT),并对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血清PIIIP、CIV 、LN、HA含量随着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而显著增加,模型组>缓解组>对照组(P<0.05); SOD和MDA 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呈负相关(Y=243.90-2.296X,γ=-0.8594),SOD活性以模型组低,缓解组次之,均低于对照组,而MDA则相反(P<0.05).结论 (1) PIIIP和CIV、HA、LN在肝纤维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2) MDA 、SOD可能参与肝损伤和修复过程,可反映肝功损害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跃程度.
作者:梁劲松;梁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双侧上尿路梗阻引起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时处理得当,常可减轻肾功能损害并能挽救病人生命.现将我院自1991年8月~2001年12月收治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36例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甘宏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双颌前突患者拔除矫治后对软硬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对20例双颌前突患者在矫治前后各拍摄一张X线头颅侧面定位片,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正畸治疗前后对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分析.结果发现矫治后在改善牙位及唇倾度的同时,也能改善软组织侧貌及唇的闭合功能,但对骨骼作用不明显,唇与切牙的移动密切相关.结论拔牙矫正,切牙后移可以改善双颌前突侧貌和唇的闭合功能.
作者:刘甘露;黄绍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综合征为少见病例,治疗常以手术为主,我院自1992年至2001年共收治15例,报道如下.
作者:翁世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对岑溪市(县级市)1997~2001年孕产妇死亡35例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8年10月至2001年8月我们用爱维治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弋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及作用途径.方法实验通过自建兔胃动力紊乱模型,以体表胃电活动(Electrograstro Activity,EGA)为客观指标,观察足三里穴穴位注射(以下称穴注)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和穴位注射效应的作用途径及其对药物药理反应的可信性.结果①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明显;②穴注后产生的效应及作用大小与所选药物种类相关;③调节作用途径与神经-经络密切相关;④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结论穴位注射的效果是肯定的、客观的,穴注具有生物放大功能,作用途径与经络和神经系统有关.
作者:翁泰来;谢感共;罗鸿宇;陆美芬;卢献群;赵彩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上对于中孕引产常用的方法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但中期妊娠宫颈尚未成熟,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所需时间长,孕妇精神及肉体均十分痛苦.我们采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同时加服米非司酮的方法,且有安全、简便、省时、减轻孕妇痛苦的优点,弥补了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法的不足.现将两种方法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因其致伤因素的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伤情重而复杂、群体发生率高等特点.因此,严重创伤既是目前创伤医学中亟待攻克的医学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预防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降低MODS病死率是当务之急.
作者:杨文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1月用电视腹腔镜治疗的38例输卵管妊娠病例与同期用传统剖腹手术治疗的38例输卵管妊娠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均较剖腹组少(P<0.05或P<0.001),住院费用较剖腹组高(P<0.001).结论对于腹腔内出血不多,无休克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优于传统剖腹手术治疗.
作者:林秀玲;马娅芬;邱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两种疾病,即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有84%以上是以上两种疾病所致.本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在冬季易患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发热等,如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作者:张红郸;陈素枝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