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宇;周肖琴
为了了解驻新疆地区野外勘探职工的健康状况,我们于1999年9月~2000年9月先后对驻新疆地区的石油地质、建筑勘测等三个野外单位的1154名职工进行了随机检查,针对检查后发现的多发病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全身多系统损害的急性传染病,可由散发和流行引发病,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常易造成误诊,现将1997~2000年于我科确诊为IM的43例分析如下。
作者:潘敏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ucea Jauanica L Merr)的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1]。Kapchan等[2]发现其醇提取物对人鼻咽癌细胞KB、Walker-256肉瘤和P388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抑制作用。我国于1978年开始研制鸦胆子油静脉乳剂[3]并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现将其抗癌、抗消化道溃疡及降血脂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杰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钾是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它对心电及机械活动均可产生重要影响,正常人血K++ 3.5~5.5mmol/L[1]。临床上许多疾病均可导致钾的失衡,尤其是低血钾,可引起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常见为ST段下降,T波低平、双向、倒置,U波增高,TU融合,Q-T延长及各种异位心律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儿,男,12岁。因突然跌倒伴抽搐2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无污水接触史,来自非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疫区。入院查体:无发热,呼吸平,血压14.0/9.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朦胧、躁动、失语、口角向左歪斜,颈软,两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侧上、下肢体软瘫,巴彬氏征右侧阳性。发病24小时,查头颅CT示左额、顶叶、左基底节区大面积低密度灶。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后患儿合并脑疝,经积极抢救,6天后清醒,住院第9天抽血送当地防疫站作钩体凝溶试验,报告阳性,考虑脑梗塞原因为钩体性脑动脉炎。住院第17天发现心率速,120次/分,律齐,心前区闻Ⅱ°/6°收缩期杂音。胸片示: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仅左心耳稍丰满。心肌酶检查比正常值高2倍,拟心脏彩色多谱勒检查,但因经济原因未做,临床按缺氧性心肌损害治疗。住院35天出院,出院时患儿已恢复语言功能,右上、下肢肌张力恢复为Ⅲ级、Ⅳ级,心脏杂音仍存。
作者:黄淑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胃食管返流(GER)是儿科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紊乱,可导致胃食管返流病(GERD)。由于新生儿、小婴儿胃食管的解剖生理、神经调控的特点,尤其是下食管括约肌(LES)的不适当松弛,GER在儿科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就诊率。GER能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和其他系统的合并症,严重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并可窒息而危及生命,对有合并症的小儿GER需进行治疗。我院儿科门诊自1997年10月对胃食管反流患儿采用新型全胃肠促动力药普瑞博思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福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洛赛克是H+-K+-ATP酶抑制剂,是临床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种药物。为评价其临床疗效,本文对90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并与雷尼替丁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与分组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进行内镜检查并活检证实为良性的90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55例,胃溃疡(GU)19例,复合性溃疡(CU)16例。90例均在胃角、胃窦部粘膜活检确诊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相等时间的服药观察。治疗组(洛赛克组)50例中男45例,女5例;对照组(雷尼替丁组)40例中男36例,女4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种及溃疡大小无差异(P>0.05)(见表1)。
作者:黎君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自1996年6月~1999年6月分别应用干扰素以及干扰素合并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共6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1995年北京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66例患者病程均2年以上,血清HBsAg、HBeAg(或抗HBe)、抗HBc持续阳性(ELISA法)均2年以上,连续2次以上血清HBV-DNA阳性(PCR检测),排除甲型、丙型、戊型、庚型病毒感染。其中男性56例,女性10例。年龄15~45岁,ALT 80~240 U/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所有患者心电图、肾功能、血小板和白细胞均正常,近6个月来未接受过干扰素或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
作者:刘玉斌;宋鸿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Guillain-Barre(GB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途径。方法对28例老年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临床特征与一般GBS有所不同:①前驱感染情况多种多样;②起病形式多种多样;③出现肢体远端肌萎缩者较多,部分患者出现肢体瘫痪不对称;④感觉障碍出现率高;⑤并发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多;⑥合并颅神经损害多;⑦并发症、合并症多见,死亡率较高;⑧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者较少;⑨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性与轴索性病变同时存在。结论老年GBS的临床特征与一般GBS有所不同,早期误诊率较高,预后较差,值得临床重视。老年GBS的治疗有条件则可首选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滴,同时强调综合治疗,慎用激素。
作者:王庄;倪雅凤;诸金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藻酸双酯钠(polysaccharide sulfate, PSS)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具有抗凝血、降血脂、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可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加红细胞的可塑性、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性。由于PSS的上述药理特点,临床应用范围已日趋广泛,本文对其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罗善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锌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与小儿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机体代谢及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甚为密切。1999~2000年作者对240例小儿进行健康体检及外周血锌浓度测定,发现114例患有锌缺乏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1997年1月至2000年11月应用Olympus D20型机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显著,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余德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内镜下癌灶内注射化疗及免疫激活剂药物治疗胃癌是一种副作用小、临床疗效好的胃癌治疗方法,现报告8例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6例,女2例,小年龄39岁,大72岁,平均51.2岁,均为不能或不愿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
作者:樊献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医院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逐渐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我国已建的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条形码是作为标示一本书的唯一性代码而存在的,与其他自动识别输入技术相比,条形码技术具有保密性好、差错率低、输入速度快、适用性强等特点,因而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金融保险、工业生产自动化等领域,在图书管理中亦不例外[1]。
作者:邹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我院1994~1998年手术治疗74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4例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19~76岁,平均43岁,病程13天至14年,平均7.6个月。有明确腰部外伤史39例,有腰腿痛病史56例,骤起腰痛继而下肢放射痛29例,慢性腰痛渐伴下肢放射痛45例,单纯腰部压痛68例,伴下肢放射痛74例(其中左侧35例,右侧28例,双侧11例),直腿抬高<30°23例,<70°42例,阴性9例,膝踝反射减弱25例,FEE5背伸肌力减退57例,小腿及足部麻木25例,痛触觉减退54例。CT或MRI检查示L3、4及L4、5椎间盘突出11例,L4、5椎间盘突出28例,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21例,L5S1椎盘突出14例,髓核脱入椎管腔12例,脱出间盘钙化、骨化11例,椎体后缘骨赘19例,椎管狭窄7例,侧隐窝狭窄49例。
作者:韦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发病率日趋增高,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随着基础研究、边缘学科及工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使LDH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急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1999年6月我科曾有1例病人因导尿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彦飞;方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老年难治性肺炎是指60岁以上、病情严重、经抗感染药物积极治疗仍无改善甚至恶化、预后险恶的一类肺炎。本文收集了56例老年难治性肺炎,报道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的年龄为60~93岁,平均73.5岁;男36例,女20例。院内感染性肺炎12例,院外感染性肺炎44例。
作者:阚晓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分诊导诊护士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依据患者病情作出判断,依次分诊出就诊的科别和专业,保持诊疗秩序,指导诊疗和检查工作。因此分诊导诊护士不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应变的能力,同时要熟悉医院各部门的情况,还要善于应用沟通技巧,给患者以积极的影响。我们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曾巧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4年以来,我院采用三黄含漱液治疗癌症化疗后继发性口腔溃疡18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7例,女11例,年龄32~78岁,平均52岁;病程3~12天,平均7天。乳腺癌10例,食道癌4例,胃癌4例。化疗用药FAM方案:氟脲嘧啶(5-FU)+阿霉素(ADM)+氨甲喋呤(MT)6例;CMF方案:环磷酰胺(CTX)+氨甲喋呤(MTX)+氟脲嘧啶(5-FU)4例;PMF方案:平阳霉素(prm)+丝裂霉素(MMC)+氟脲嘧啶(5-FU)4例;FAM方案:氟脲嘧啶(5-FU)+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4例。化疗后一般3~10天出现口腔粘膜溃疡。
作者:禚洪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