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断指再植78例92指的体会

吴昌高;曾春安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 显微外科, 责任心, 再值术, 组成, 手术, 离断, 技术, 患者
摘要:断指再植术是显微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成功与否,要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我们于1 997年元月至2000年12月为78例92指离断的患者施行了断指再值术,取得满意效果.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前,老年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980年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表明[1],4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高峰为60岁以上,70岁以上为多.所以,研究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是老年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唐光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皮肤移植方法概述

    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植皮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作了许多研究,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就皮肤移植的方法作一综述.1 游离植皮术游离植皮术[1]又分皮片植皮术,大张网状自体皮移植术,带真皮下血管的超全厚皮移植,混合皮片移植术,微粒皮肤移植术,混合皮浆移植术,表皮细胞直接移植术和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术等等.

    作者:宾天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

    1989年7月2000上12月,20位在我院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妊娠,共妊娠24次,现就抗凝治疗能否妊娠及分娩期抗凝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陆卫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研究概况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众多、生理过程极其复杂.本文就近年在促进骨折愈合方法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骨生长因子及诱导成骨1.1 诱导成骨骨折愈合是通过爬行替代还是骨诱导来完成,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1,2,3].Chalmers等[4]提出诱导成骨三要素:①诱导刺激物-BMP;②BMP的靶细胞-间充质类细胞;③有利于骨生长的血供环境.继Urist之后已从人及许多动物骨组织中提纯了BMP.实验表明正常骨组织中BMP主要位于骨胶原纤维、骨膜及骨髓基质中.临床应用BMP修复骨缺损先后有成功报道[5].但BMP在骨内含量极微且易降解,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近年许多学者将BMP与载体结合组成其释放系统(BMP/载体)来解决之.常用的载体有钙磷陶瓷人工骨、生物玻璃、石膏、胶原及纤维蛋白凝块等.介绍BMP/磷酸三钙植入肌肉内其诱导的新骨量比单用BMP大12倍[6],表明BMP借助载体缓慢释放,不断作用于靶细胞,诱导形成更多新骨.此外BMP基因重组蛋白的研究也受到重视.有关BMP应用方式,除手术切开植入外,近有学者将BMP与成纤维细胞因子(FGF)复合物经皮注射[22],促进骨愈合.这些新的组合及给药途径,将为临床应用带来积极影响.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术中大出血病人的麻醉处理与容量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术中大出血病人的生理改变、麻醉估计与术中管理及以人造血浆代用品为主的容量治疗效果.方法对术中出血量占全身血容量40%以上各种大手术病人538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476例,硬膜外阻滞62例(术中大出血后改全麻27例);术中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SpO2)、尿量,大部分病人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红细胞压积(Hct)、血气分析.术中大出血时以血定安或羟乙基淀粉、乳酸钠林格氏液为主静脉输入,适量输红细胞或全血.结果538例病人出血量为(2552±1025)ml,出现低血压61例(11.3%),休克13例(2.4%),CVP<4mmH2O者106例(19.7%),SpO2<92%者32例(5.9%).出血量3000ml以上的病人的Hct、PH、HCO3、BE、K+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对估计术中出血量大或以可能意外损伤大血管引起大出血病人好选择气管内全身麻醉,加强监测.术中大量出血时,采取以输液输血为主的容量治疗可有效的恢复血容量.当大量出血无法控制或血源不足时,单纯输入液体不能凑效.

    作者:谭冠先;刘敬臣;倪玉霞;胡振快;李杰;林成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48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年晚期肺癌患者继发院内感染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侵袭发病、治疗棘手,病死率高.现将我科收治的48例发生院内感染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与血液粘度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和血脂的关系.方法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61例T2DM患者和48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并观察NO与HbA1c、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的关系.结果早期T2DM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相关分析显示NO与HbA1C、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变形指数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bA1c、血小板粘附率仍是影响NO浓度为显著的因素.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增加与糖代谢紊乱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作者:陈晖;陈远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双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6例报告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急症之一,但双侧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较少见.我们自1990年至2000年共收治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凯;李双全;陈水昌;廖桂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45例体会

    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1年5月,对45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均获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邓宏武;曾子健;宋军;蔡荣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的护理体会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个多器官系统损害性疾病,其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少尿期为本病极期,患者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后,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加之肾脏损害已达高峰,故此时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腔道大出血、心衰、肺水肿,继发感染等,因此,本期护理十分重要.我院1999~2000年收治HFRS少尿期患者4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雷洪;黎志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前儿童贫血发病情况的调查

    贫血是要幼儿时期的常见综合征,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常见因素,为了更好地指导儿童贫血的防治工作,于2001年3月至5月,对我区4925名学龄前儿童作了调查,为儿童贫血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锦明;朱菊芳;陆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护理

    硅油作为玻璃体腔的长久填充物,给难治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带来了希望.硅油具有与玻璃体近似的屈光指数、透明度和粘弹性,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性并能被眼组织长期耐受,比重轻,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故作为玻璃体替代物而持久支撑视网膜,并可展平视网膜,利于复位和裂孔的粘闭[1].然而硅油材料昂贵,视网膜平伏维持3~6个月时,需再行手术取出.针对上述硅油的物理特性及对患者造成的心理负担,我们对28例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密切的观察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亢进症心电图表现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心脏神经官能症(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β-亢)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我们复习74例β-亢心电图表现,旨在发现心电图对β-亢诊断的意义和疗效判断.

    作者:黄礼平;邱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带蒂颊脂垫组织瓣在上颌骨肿瘤手术缺损中的应用(附11例报告)

    上颌恶性肿瘤作局部扩大根治性手术所遗留的创面,传统的方法是切取大腿中厚皮片移植,且填塞碘仿纱条加压包扎.由于需要切取皮片,增加供区,且皮片移植后局部瘢痕收缩,常引起张口受限,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为以后赝复修复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使生存质量下降.为此,国内外学者对上颌骨手术缺损采用复合组织瓣修复,诸如胸大肌肌皮瓣、肩胛皮瓣、髂骨肌皮瓣等,但终因手术较为复杂、某些患者不易接受等原因而受到限制.近年来采用带蒂颊脂垫组织瓣修复口腔内软组织缺损越来越受到欢迎.本文就1999年以来,对上颌恶性肿瘤扩大根治性手术同期切取带蒂颊垫组织瓣修复缺损体会进行讨论.

    作者:李冠斌;唐友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3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大多是因椎间盘突出加重或纤维环破裂挤入椎管,压迫马尾神经所致.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3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其中合并马尾损伤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家云;朱贤康;李藤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25例临床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有增高的趋势.1995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们收治2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经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玛丽亚;帕丽达;热碧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肝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A组(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组)、B组(干扰素组)、C组(一般护肝组),并据A、B两组中HBV DNA阴转与否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上述五组治疗前后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等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HBV DNA的阴转率为65.0%,显著高于B组(40.0%)及C组(10.0%),A、B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以A组显著,C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无变化.而治疗后应答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其中HA、PCⅢ较无应答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A、B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以A组效果较好,且HBV DNA阴转病例中肝纤维化指标下降明显.

    作者:周稳兰;陆春芬;宋鸿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术式选择(附102例临床分析)

    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是否需要手术?选择那一种术式?不同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及擅长的手段,持不同的看法.我院自1992~2001年对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施行了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椎板间开窗侧隐窝扩大髓核摘除、扩大的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就102例腰椎间盘手术治疗适应征和术式选择进行讨论.

    作者:曾茂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测定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热原的观察

    目的建立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1 99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方法进行实验.结果通过干扰实验证明,注射用硫酸链霉素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有干扰作用,但稀释后干扰消除,用灵敏度为0.125EU@ml-1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有效.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法来控制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的质量.

    作者:雷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11例分析

    结直肠吻合口漏是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自1980~2000年我院共施行直肠前切除术11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占9.47%,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分析如下.

    作者:张远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