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三腔管压迫止血处理中的意义

斯志萍;杨美云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 参数, 肝硬化, 门脉高压, 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三腔管压迫, 止血效果, 破裂大出血, 门静脉压力, 出血性疾病, 压迫止血, 静脉高压, 检验分析, 机械磨擦, 病死率, 诊断, 体积, 临床, 患者, 估价
摘要:血小板计数(PLT)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临床上诊断出血性疾病的重要参数,PLT减少、MPV增大者出血的可能性大,病死率高[1].然而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压力过高,食道静脉高压、曲张,在机械磨擦等情况下破裂大出血,血小板参数变化在估价三腔管止血效果的报道甚少.本文对76例用三腔管止血压迫止血患者PLT和MPV进行检验分析,讨论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浓度丁丙诺啡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LCP模式丁丙诺啡的低有效止痛浓度.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效果优的手术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六组,以0.2%布比卡因100ml+5mg氟哌利多为基础液,除第Ⅵ组单纯用0.2%布比卡因外,其余加麻醉性镇痛药,Ⅰ~Ⅳ组丁丙诺啡分别为0.1mg、0.15mg、0.225mg、0.3mg,Ⅴ组为吗啡5mg.对比其48小时用药量、手控次数、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用药量和手控次数Ⅱ~Ⅴ组无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Ⅵ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镇痛优良率Ⅱ~Ⅴ组无差异,与Ⅰ、Ⅵ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分别为P<0.01、P<0.005).不良反应Ⅰ、Ⅱ、Ⅲ组明显低于Ⅳ、Ⅴ组(P<0.005),Ⅴ组与Ⅳ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吗啡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丁丙诺啡;在上述基础液的条件下,丁丙诺啡的有效止痛浓度以0.0002%为宜.

    作者:黄映善;叶有国;黄明英;黄志强;苏高盛;宋建文;黄云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肝源性糖尿病28例临床分析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病常引起糖代谢紊乱.现就我院1990~1998年确诊的28例肝源性糖尿病分析如下.

    作者:杨志毅;郗金祥;杨晓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重复阑尾伴发肠系膜囊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12岁,因右下腹疼痛伴发热5天于1998年10月22日入院.T38.8℃,P95次/分,R22次/分,BP120/90mmHg,腹平坦,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麦氏点明显;右下腹似触及约8.0cm×7.0cm囊性肿块.肠鸣稍弱,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作者:陈小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皮下毛囊剪除术根治腋臭及脱毛(附93例分析)

    1997年3月~1998年9月我科收治腋臭93例,每例根据腋毛分布范围采取1至3个顺皮纹切口,剪除皮下毛囊,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点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近年为人们所认识的一种哮喘类型,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常被人们误诊、漏诊.作者近年诊治21例,并结合1991~1997年文献报道的98例进行分析.

    作者:陶涧;何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间期离散度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AMI早期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AMI患者(AMI)72h内的QTd并与36例健康人(对照组)QTd作对比.结果 AMI组QTd为(60.57±47.03)ms,对照组QTd为(27.52±17.36)ms;AMI组中,死亡组(7例)QTd为(85.50±45.19)ms,存活组(31例)QTd为(49.90±32.0)ms,均P<0.01,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AMI早期QTd增加可作为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廖熙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射流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30例重度哮喘临床观察

    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是呼吸内科一个棘手的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治疗重度哮喘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克刚;钟蔚;许承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1例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长期服用卡马西平致低钠血症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患癫痫20年,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20年来,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查体:T36.7℃,BP18/10kPa.神志清,精神软,浅表淋巴结未及,巩膜不黄,心肺(-),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不亢,双下肢无浮肿,四肢抽搐,肌张力增强,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吴冬海;邵志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甘露醇致皮肤过敏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1岁.头部被打伤伴头痛、呕吐7天入院.在外未作处理.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入院时查体:T37.0℃,P80次/min,BP19/11kPa.表情淡漠,有时烦躁、谵妄,应答欠流利.头皮额顶部淤血,熊猫眼征阳性,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

    作者:张正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人血脂与脂肪肝关系研究

    脂肪肝系指肝细胞中脂质,特别是中性脂肪沉着蓄积,超过生理含量而又无其它明显形态学异常的病理状态.研究证实,脂肪肝与血脂含量,特别是甘油三酯含量有密切的关系[1].本文通过对50名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老年病人的血脂主要成份进行回顾性研究,目的是了解血脂主要成份与脂肪肝的关系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韦德湛;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

    心律失常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十分重要.我院从1992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行心内直视手术71例,由于术后我们进行了严密的监测与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全部手术均获得成功.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体会

    农药中毒,特别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临床较常见.近年来我们共抢救40例,现将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何非;张卫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脉滴注双黄连致过敏性休克1例

    双黄连粉针剂为棕色粉未、味苦、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近年来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其不良反应常见是胃肠道反应、皮疹、局部微血管疼痛、肠痉挛[1]等症状,一般减慢速度后症状很快消失.我们遇到1例因静脉点滴双黄连粉针(冻干)剂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桂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68例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观察

    QT离散度(Q-Td)为心电图不同导联心室复极时间的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者对Q-Td的影响,作者对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耀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输尿管结石术中回落肾盂2例报告

    1 病历简介例134岁男性,因反复右腰胀痛10年加重10天入院.经B超、尿路平片及肾盂造影确诊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重度积水.完善术前准备后在硬膜外麻下行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取经腰部第十二肋下偏前切口,切开腹壁,将腹膜推向内侧,分离显露右侧输尿管上段,但未探及结石,术中摄片证实结石回落肾盂,遂向上分离显露肾盂,并切开取出结石.

    作者:谭达丛;苏金平;莫仕安;廖增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筋膜炎之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被误诊为肉瘤的原因.方法观察74例被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其中对62例采用ABC、LSAB法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74例病人临床表现均为良性经过,但镜下组织学极似肉瘤形态,68例获随访,结果均存活,复发率不足1%;62例做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梭形细胞Vimentin阳性,MSA、SMA和KP1部分病例阳性,Keratin、S-100、Desimin均为阴性.结论结节性筋膜炎本质是炎症而非肿瘤,注意临床资料,并结合镜下无巨大怪异细胞、无坏死等特点是避免误诊为肉瘤的关键.

    作者:黄照权;Philip W.Allen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例胎盘早剥并发DIC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我院今年收治1例胎盘早剥出血并DIC的产妇,现将其抢救经过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30例低血压病人血液透析的临床体会

    低血压病人血液透析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致病情恶化,故一般作为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症[1].但在病情发展的需要下,如采取适当措施,使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仍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且无严重并发症.我院血透中心1996年5月至1999年8月成功地对30例低血压病人血液透析36次,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特殊临床表现(附5例报告)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早期,其特有症状尚未充分表现,常以某一系统症状或体征为突出表现,极易造成误诊.笔者于1992年1月至1998年12月遇到EHF特殊临床表现5例,现就实例作一分析,旨在提高对其认识.

    作者:练祥;梁伟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