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蓉;李艳霞;邓文忠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临床治疗脑出血开展的新技术,使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应用正压连续冲洗液化引流的方法,并应用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对颅内血肿进行粉碎液化,快速消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1].
作者:任文婷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恰当的治疗方案和早期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远期预后,在首次发作一个月内或在出现前驱症状时给予治疗,可能获得迅速彻底的康复.然而在某些国家,只有确认为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障碍时,才能使用抗精神病药,这样会延误了某些病人的治疗,导致出现更多的阴性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区康复.
作者:李海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手术室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我科从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着重拓展手术室主动服务功能,实现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新的转变,全面提高了服务质量.
作者:许凤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院7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20.1%,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严重的内外科疾病.确诊的手段主要是急诊胃镜检查.去除诱因、积极处理原发病、降低胃内酸度是治疗的基础.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病因为应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所致,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品治疗有效.
作者:王家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综合性医院支援社区医疗服务是医院的社会责任,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应把医院的精神风貌、服务理念和精湛技术带入社区、融入社区,使社区居民能感受到大医院带来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帮助,从而使综合性医院在医疗市场上拓展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作者:王蕊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病人手术急救治疗的护理配合工作,以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和手术室急救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总结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120例多发伤病人手术急救治疗的护理配合工作.结果:治愈114例,死亡6例,手术急救成功率95%.结论:手术室护士应身体素质好、业务知识全面、技术操作熟练.在手术过程中,一方面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配合手术;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使其较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和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杨群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输尿管结石临床通常以急腹症就诊,患者痛苦较大.本文对B超检查28例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旨在不断提高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准确率,对及时采取措施、尽快解除患者痛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赵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NTAMI)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NTAMI以60岁以上男性老年人为主,常合并糖尿病,就诊时间明显延长,发生部位以下壁多发,误诊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典型心肌梗死(TAMI).结论:及时、早期识别NTAMI的临床表现,对降低误诊率、病死率及改善AMI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锋;程小伟 刊期: 2007年第20期
随着社会开放、人员流动增加,夫妻之间因感情问题或第三者插足而造成夫妻关系紧张者也不断增加.1 婚姻关系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1.1 未婚女青年爱情的盲目性如年青女性对中年男性的才华表示钦佩,与已婚男性兴趣爱好一致,由同志的友谊转化为爱情,有的男性是趁机接受女青年的感情,玩弄姑娘的感情,这种态度是极不道德的.
作者:于连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日渐增高.由于中青年AMI发病突然、症状典型,多数患者有强烈的恐惧、不安心理.反之,精神心理因素对AMI患者的病情、病程、疗效和转归的影响极为明确.因此,寻找适当和有效的干预方法十分必要[1].本文分析52例中青年AMI患者心理反应,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雨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新乡地区企事业单位人群健康状况.方法:对4 450例城市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显示,该人群以高血压、高血脂症、脂肪肝、前列腺增生、妇科炎症、乳腺增生、颈椎病等分居前5位.结论:关注城市人群健康,注意膳食结构,适度饮酒,加强运动,科学合理进行自身卫生清洁,避免滥用各种清洗液和抗生素.
作者:时慧敏;年卫红;王荣;杨琨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高达80%以上,当疼痛加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1].癌痛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药物镇痛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镇痛原则指出:中度疼痛首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并可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并可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目前,对阿片类镇痛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过度恐惧,是干扰临床合理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主要障碍因素,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癌症疼痛的普及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规范化疼痛治疗工作,正确认识和应用阿片类药物.
作者:李婧;侯静茹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围手术期病人可以因多种因素发生体温的变化,在术中及术后体温下降及体温恢复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改变.如果术中并发体温过低,会对机体多种生理功能产生抑制作用,给麻醉管理和术后的恢复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了解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给予积极预防及处理,现简介如下:
作者:程显英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我院治疗精神障碍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为指标对我院精神药品分析的处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我院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袁小汉;蒋红平;黄群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的个性特征、健康状况及其个性与健康的关系.方法:以87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编躯体健康状况调查表为研究工具进行评定.结果:高龄老人的P量表均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E量表均分高于常模(P《0.05);N量表和L量表均分与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稳定内向者20例(占22.99%),不稳定内向者14例(占16.09%);稳定外向者42例(占48.28%),不稳定外向者11例(占12.64%).高龄老人的躯体疾病患病率是62.07%,患有冠心病的高龄老人与健康高龄老人比较具有较高的情绪不稳定性.结论:稳定-外向个性类型的高龄老人多,不稳定-内向个性类型的高龄老人少;高龄老人的躯体疾病患病率低于一般老年人;某些疾病与个性特征有关.
作者:温乃义;宋惠芬;杜维丹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药品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可用于防病、治病,另一方面也会危害机体,引起病人生理、生化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作者:吴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时,就会产生多种消极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及情绪波动等,从而加重其心理痛苦.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变化与癌症的康复预后密切相关.所以,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延长生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大幸 刊期: 2007年第20期
目的:提高医学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的X线、CT及高分辨CT(HRCT)征象,评价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38例原发性肺癌中,中央型肺癌91例,表现为肺不张、肺门肿块、支气管狭窄等.周围型肺癌43例,表现为肿块常为分叶状、毛刺及胸膜凹陷等.弥散型肺癌4例,表现为两肺弥漫结节阴影等.结论:原发性肺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尤其是HRCT可以较准确反映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特征,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宏宇 刊期: 2007年第20期
我院2006年收治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32例,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年龄21~43岁.输卵管结扎后18例,不孕症3例,哺乳期5例,放置节育环4例,其他2例,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症状.
作者:孙凤华 刊期: 2007年第20期
进展型脑梗死是指卒中发生后24~72小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断发展,在3~5天到高峰.降纤酶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作用,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剂.本文对其联合应用在进展型脑梗死治疗方面进行临床研究,以期对临床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提供有效治疗方法和依据.
作者:刘志美;王新民;李霞;李智艳;韩玉兰 刊期: 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