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间沟法臂丛麻醉不完善的安全补救方法

季晓芳;蓝雨雁

关键词:肌间沟, 臂丛麻醉, 安全
摘要: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丙型肝炎8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快薇乔在会阴侧切分娩切口缝合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海琴;覃春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诊PTCA对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复极离散度(QTd)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急诊PTCA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PTCA术前及术后48小时QTd的变化.结果急诊PTCA术可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复极离散度(P<0.01).结论 急诊PTCA术可通过减少复极离散度从而减少AMI(急性心肌梗塞)者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的发生.

    作者:曹积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丹参并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120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精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甲胺磷中毒1例抢救及护理

    作者:黄丽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肾炎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1例报告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罕见,我院发生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男,8岁,因尿少,全身浮肿8天,头痛3天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50/100mmHg,全身高度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20次/min,律齐,腹软,腹水征(艹).

    作者:杨珺;骆晓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重型肝炎并发真菌感染23例临床分析

    作者:班俊;伍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恶性心包积液中积液CEA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EA对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用CEA试剂盒检测恶性心包积液31例及非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 43例的心包积液、血清的CEA水平.结果①恶性心包积液组CEA为1 .6~286ng/ml,平均61.7ng/ml;对照组CEA为0.3~11.8 ng/ml,平均1.5ng/ml,两组比较P<0.01.②恶性心包积液组的积液CEA阳性率为74.19%,对照组为11.63%,两组间 P<0.001;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32.26%和2.33%,恶性心包积液组与对照组其阳性率 P<0.05.结论①积液CEA水平可作为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断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②可鉴别良、恶性心包积液,还可指导进一步查找原发病灶 ;③恶性心包积液检查积液的CEA其价值明显大于血清中的CEA价值.

    作者:吴才林;龙桂宁;韦建宁;高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甘露醇在颅脑外科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渗性脱水剂,在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等方面已广泛应用于颅脑外科,但在心、肾功能不全时应慎用.现将其在外科应用中须注意的几个护理相关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裴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牛黄解毒片(丸)不良反应58例分析

    作者:蓝美成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药品采购计划管理系统的改进及应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晚期产后出血39例临床分析

    作者:钱存华;夏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HBV-M6种少见模式检出率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6种少见模式检测结果的回顾性研究,观察这些模式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变化.方法统计不同年度HBV-M模式的检测结果,计算6种少见模式在HBV-M检测中所占百分比 ,比较其在各个不同年度检出率的变化.结果统计结果显示6种少见模式检出率从1994年度各占HBV-M总数的0.2%~2.3%下降至1998年度的0%~0.4%.6种少见模式百分比总和从1994年度的8.8%减少为1998年度的1.1%.结论 6种HBV-M少见模式的检出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作者:王新;倪苑;张京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拉米夫定(贺普丁)是近年来治疗乙肝新一代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是当前国内外用于治疗乙肝研究的热点.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2′,3′-双脱氧-3-硫嘧啶,它可以竞争性抑制HBV DNA聚合酶[1]和反转录酶,参与新合成的HBV DNA合成过程而终止新链的合成[2,3],从而抑制HBV DNA的合成,因此它对HBV有特异的抗病毒活性,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超螺旋型cccDNA,一但停药,病毒可能再复制,因此要长期用药,才获得持久疗效.1998年底我国药品监督局及美国FDA已批准拉米夫定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国内外用其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推荐剂量成人每天100mg[4],儿童2~12岁为3mg/kg,每天1次口服[5],疗程暂定1年,并进行观察和随访,现综述如下.

    作者:温小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骨科领域中的胚胎组织器官移植研究进展

    胚胎组织器官移植在骨科领域中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显示出诱人的前景.现就其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李世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85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邓淑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我院于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191例,尿道成形手术成功率约85%,效果比较满意.现将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廖秀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剂量联用尼群地平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

    作者:裴红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性休克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刘凤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