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玲;刘志远;张李向
目的:研究肝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肝脏灌注异常的表现特征,探讨其产生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5月我院诊断为肝脏灌注异常(HPD)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其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图像上的表现作详细观察和分析.结果:共发现各类肝脏灌注异常67例,其中与肿瘤相关者35例,非肿瘤相关者32例.HPD大部分呈楔形或扇形.动脉期肝脏灌注异常者21例,门脉期11例,动、门脉双期均显示者35例.30例见肝血管因各种原因受侵(包括癌栓或血栓形成)或(和)受压而明显变窄或显示不清.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各类HPD的有效方法.HPD在肝脏螺旋CT增强扫描中经常遇到,其表现多具有特征性.HPD产生原因有许多种,正确认识和识别HPD对提高肝脏或肝外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活检或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士朋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大面积烧伤常伴有头面部烧伤,且易合并吸入性损伤.由于五官受损,患者易产生惊慌、恐惧、烦燥心理,担心毁容或失明.临床上只要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做好五官护理,就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赵元秀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及自身健康标准不断提升.加之,由于市场经济等因素,卫生系统内部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具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卫生单位就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接触为紧密,是能体现服务质量的前沿工作,因此,来自各层面的相关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标准不断提升,使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疗区护士长是第一线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来自各个方面的焦点都集中在她们身上.领导的决策需要她们去贯彻执行,新技术、新业务需要她们带头实践,护士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她们的帮助,患者的要求与纠纷需要她们来协调.她们在工作中不仅要承受护士所要承受的压力,还要承受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的压力,协调各种关系及应对手下护士使之能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所带来的压力.本人在20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十余年在临床一线担任护士长一职,通过对自身及周围同事经历的观察总结,认识到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原因.很多人对压力致病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重视,更谈不上应对措施.因此,使其认识并正确地面对压力,大限度地减低压力对健康的损害非常必要.
作者:卢曼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前,性病医疗市场比较混乱,有的个体医或外包医用自己配制的非处方内服或外用药治疗性病而致包皮嵌顿,现将2例病人来我院的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作者:秦彩莲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大关节部位早期功能整复.方法:本组12例,Ⅲ度面积为25%~60%.对Ⅲ度面积<50%者,早期切除四肢焦痂,及时用自体中厚皮拉网固定于大关节.Ⅲ度面积>50%者于伤后2~3周手术取自体中厚皮拉网固定于大关节.愈后加强康复锻炼.结果:该组12例四肢大关节植皮全部成活,随访见大关节部位无再次溃破发生,弹性好,活动正常.结论:在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尽早覆盖大关节区域,能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袁福祥;苗三林;赵东轮;张晋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2ml棕色澄明液体针剂,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川芎嗪注射液为2ml无色澄明液体针剂,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复方丹参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时,无沉淀、结晶、气泡产生,无颜色改变.
作者:姚李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新的了解和关注,我院自2004年引进骨质疏松治疗仪以来,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平台.面对治疗人数的增多与合理化管理,我院自行设计了《骨质疏松治疗卡》,使用很长时间以来受到很好的评价,更加规范了治疗人数与次数的统计,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雪辉;刘晓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前,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一旦患者知道所患疾病是恶性肿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因此,探讨放疗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对提高放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淑美;黄显玉;宋经加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成像(DWI)鉴别肾上腺肿瘤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个肾上腺肿瘤病变进行DWI检查,分析ADC 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肾上腺肿瘤ADC值与其细胞密度负相关.以b值取800s/mm2时,ADC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大.结论:ADC值是鉴别肾上腺肿瘤性质的有效参数,与肿瘤细胞密度有很好相关性,DWI对肾上腺肿瘤鉴别具有价值,是对常规磁共振的有益补充.
作者:马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配合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高龄老人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高龄老人顺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达到正常行走26例,优良率84.4%.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高龄老人顺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身体条件较差、骨质疏松较严重的高龄老人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禹增;李春梅;牟世祥;侯岩柯;刘歆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前,精神卫生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其诊断标准日益与世界诊断标准接近,以求一致.本文将根据《中国精神神经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确定为精神分裂症、神经症[1]的病人,再用《精神与行为障碍》(ICD-10)的标准进行诊断,比较两者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
作者:刘殿国;李东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了解酒依赖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酒依赖患者78例进行评定.结果:酒依赖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16~52分,平均(31.15±6.50)分,与正常人总分(36.94±7.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酒依赖患者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弱势群体,达到危险的低水平.结论:要对配偶为主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及酒的危害,努力协助患者修复受损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家庭功能,以提高戒酒成功率.
作者:栾君玉;安松梅;田海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1].我院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与阻力,经过讨论和实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有关因素, 为PU复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本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及易复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982例PU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占PU的64.2%,男/女为3.0:1,复发集中在31~40岁.胃溃疡(GU)占29.5%,男/女为4.1:1, 复发集中在51~60岁.复合性溃疡(CU)62例,占6.3%,男/女为3.4:1;职业以工人、司机的发病率高,占 45.4%;复发的季节高峰为秋季;GU的好复发部位依次为胃角>胃窦>幽门管>胃体>贲门及胃底,DU的好复发部位依次为球前壁>球后壁>球下壁>降部>球上壁.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与多因素有关.
作者:张洪霞;杨淑平;郑惠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调整、城乡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等,使得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医院办公室将如何开展工作[1~3]?
作者:张肆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近年来,一些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已经确定口服抗凝药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是有效的,对于预防换瓣术后及房颤患者的全身血栓栓塞、有外周动脉疾病或者其它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AMI、脑梗死、再梗死及AMI死亡也同样有效.对于具有二尖瓣狭窄的高危患者预防全身血栓栓塞,以及考虑存在隐性血栓栓塞或者与卵圆孔相关的全身血栓栓塞可能时,虽然口服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尚未被随机试验所证实,但也是口服抗凝治疗的适应证[1].华发林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降低栓塞并发症的口服药物.华发林药理学比较复杂,治疗窗很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出血,虽然其疗效确切,但由于认识不足,如何正确使用、如何监测调整剂量,加之,对出血的恐惧,都困扰着基层临床医生,使华发林的应用严重受阻.
作者:吴建华;张春武;孟庆辉;吴殿义;孙秀生;孙洪光;谢春泽;王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严重危及生命的创伤,病死率极高.为配合医师提高抢救成功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农民.因感冒发热于2006年12月5日自行到诊所就医,测腋下体温38.5℃,给予氨基比林注射液1支肌肉注射,用药后无任何不适.约20分钟后离开诊所,随后到镇集市场买菜,顺便在镇药店自行购买(无医师处方)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一盒(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回家自用.午饭后自行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约40分钟患者自感胸闷、烦躁,全身瘙痒,但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并未在意,更没有及时咨询医师.当晚9时20分(未进食)再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随后卧床体息.因患者独处一室,家人也未及时探望其病情,于晚间10时其家属隐约听到患者呼喊,其妻随后到卧室探望,见患者面色发绀、大汗、烦躁、手脚冰凉、呼吸极度困难,呼唤无任何反应,立即送往诊所救治(离诊所较远).检查发现:呼吸、心跳已停止,经紧急救治无效死亡.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之前也未用过其它药物,考虑为阿莫西林致重度过敏死亡.
作者:郭秋兰;汤海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对持续性身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403例疼痛科病人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2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万拉法新系统治疗,对照组予以疼痛科常规综合治疗,疗程4周;采用临床疗效评定和Zung抑郁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的2、4周末SDS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对照均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疼痛科就诊患者中抑郁性神经症达70.2%,其中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占26.5%.万拉法新是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志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呋喃丹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呋喃丹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中毒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视力模糊、多汗、流涎,用阿托品治疗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结论:呋喃丹中毒用阿托品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杨国林;杨苏;张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