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高小平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抢救成功率, 危及生命, 护理配合, 病死率, 医师, 急救, 创伤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是严重危及生命的创伤,病死率极高.为配合医师提高抢救成功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县区级医院疗区护士长工作压力来源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及自身健康标准不断提升.加之,由于市场经济等因素,卫生系统内部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具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卫生单位就要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接触为紧密,是能体现服务质量的前沿工作,因此,来自各层面的相关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标准不断提升,使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疗区护士长是第一线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来自各个方面的焦点都集中在她们身上.领导的决策需要她们去贯彻执行,新技术、新业务需要她们带头实践,护士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她们的帮助,患者的要求与纠纷需要她们来协调.她们在工作中不仅要承受护士所要承受的压力,还要承受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的压力,协调各种关系及应对手下护士使之能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所带来的压力.本人在20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十余年在临床一线担任护士长一职,通过对自身及周围同事经历的观察总结,认识到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原因.很多人对压力致病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重视,更谈不上应对措施.因此,使其认识并正确地面对压力,大限度地减低压力对健康的损害非常必要.

    作者:卢曼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害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是否有损害.方法:分别对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组)、2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但随着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陈艳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阿尔茨海默病晚期患者家庭干预效果评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为提高AD的家庭护理质量,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对30例晚期AD实施家庭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庆凤;商慧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青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从正常体检队列人群(800例)中选择35~55岁高血压1~2级120例,与同期体检正常人群80例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脑供血指标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降低;反映血管弹性和调节功能的指标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升高,两组间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变.随着血压的升高,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呈逐渐加重趋势.

    作者:刘金玲;刘志远;张李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颈椎病100 例X 线分析

    颈椎病,又称颈椎关节病,X线平片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现将100例颈椎病的资料结合X线诊断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19~76岁,其中,40~60岁77例,40岁以下5例,60岁以上18例.病程3个月~9年.1.2 主要症状及体征 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颈项及背肩疼痛、活动受限、头晕、上肢麻木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耳鸣、恶心及发作性眩晕等.常见的体征为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头颈及肩部疼痛伴有相应压痛点,侧屈位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作者:宋波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性病治疗中继发包皮嵌顿2例分析

    目前,性病医疗市场比较混乱,有的个体医或外包医用自己配制的非处方内服或外用药治疗性病而致包皮嵌顿,现将2例病人来我院的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作者:秦彩莲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涉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建立和发展而存在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护理管理才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所以,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应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作者:曹兰婷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云南白药的临床验案举隅

    云南白药是云南白药集团生产的一种粉质药面,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及手术出血,亦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在临床工作中以云南白药试用于肋间神经痛、肩周炎亦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淑文;王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骨科护理教学查房的实践探讨

    目的:通过骨科护理教学查房加强对护生专科知识的培训 , 提高护生整体综合素质能力.方法:采用个案整体护理查房的形式.查房的全过程是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主持,运用护理程序对骨科常见病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护生精心准备,积极发言,讨论热烈.这种查房形式得到了护生的认可.通过分析讨论能将专科护理知识应用于个案病例中.结论:骨科护理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专科知识水平及临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作者:袁晓妮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分析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方法:80例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制剂、神经营养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栓通;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mg 静滴,2次/d;于疗程的第1d、3d、5d分别用降纤酶10U、5U、5U静滴.14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液中纤维蛋白原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张润生;杨红梅;庞艳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重要性.方法:对4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有效观察、护理及卫生指导.结果:使产妇尽快恢复,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能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彭淑兰;宋秀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急性呋喃丹农药中毒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呋喃丹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呋喃丹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中毒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视力模糊、多汗、流涎,用阿托品治疗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结论:呋喃丹中毒用阿托品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杨国林;杨苏;张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人本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把人本原理的管理原则、动力原则、行为原则、能级原则应用于护士长的管理中,尊重、关心、帮助和激励护士,人人参与管理.选择2005年上半年住院病人180例作为改革组,应用人本原理管理.2004年下半年住院病人150例作为传统组,用传统方法管理.结果:通过人本原理管理原则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应用后高于应用前(P<0.05或P<0.01),无投诉、无差错事故发生,病人满意度一直在95%以上,护士参与管理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加强,护士按期晋升.护士对病人实行人性化服务,为医院赢得了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人本原理应用于护理管理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巧玲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高电位交变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内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电位交变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患侧足内翻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由同一治疗小组的康复医师、治疗师及康复护士制定同样的抑制足内翻的康复训练计划并进行康复治疗.将患者分两组,每组30例,A组常规治疗配合高电位交变场,B组常规治疗.指标观察采用单盲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Barthet指数、步行能力评定量表及测量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进行综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A组改善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电位交变场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肢足内翻疗效显著.

    作者:曹蕾;孟宪斌;吉红珍;孙婷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 力复君安 )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在第8周末两组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组副反应明显低于氯氮平组.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聂所成;张钰成;代梅竹;闻传毅;陈士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不良妊娠致引产原因及心理疏导对策

    目的:通过对不良妊娠引产孕妇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6年全年收住院的60例不良妊娠导致引产的孕妇进行心理辅导,消除恐惧、依赖犹豫、情绪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结果:消除孕妇的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满意效果,同时,促进孕妇身心康复.结论:及时掌握不良妊娠引产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麦炜碧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护理

    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活动紊乱,常可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故精神科的安全护理不容忽视.如何杜绝不安全因素,防微杜渐,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作者:杨惠敏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春节前后心理状况研究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春节前后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3例男性患者春节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春节前患者焦虑因子分较高,担心家属不接其回家,两组之间未有显著性差异,春节期间回家患者量表评定在焦虑、敌意及精神病性几个因子减分率较高,而未回家患者量表评定心理状态中度至重度异常.尤其在焦虑、敌意、精神病性三个方面分值较前大大提高.春节后两组在焦虑、敌意、精神病性等因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应定期返回社会,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稳定.

    作者:李春娟;李文波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complex partial status epilepticus,CPSE)的临床特点,探讨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PSE患者的发病过程、脑电图、头颅CT及抗癫痫治疗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及行为异常,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周.发作期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基本电活动变慢,颞叶痫性放电.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全部控制发作.结论: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是CPSE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脑电图异常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有助于CPSE的确诊.

    作者:李竹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艾滋病病毒(HIV) 抗体的检测是 HIV 感染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中首推的筛查实验.标准的 HIV 抗体检测是血清的抗体检测.现就 HIV 抗体检测在筛查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李会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