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文;王彤
我院收治的众多老年精神病人,大多已处慢性衰退阶段,病程慢性迁延,长年住院.由于他们兼有一般老年人存在的问题和精神活动的紊乱,加之常年服用各类精神药物所致的副反应,使护理工作更具有特殊性.
作者:胡雅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永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就诊疾病的特点.方法:对2005 年全科门诊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慢性病就诊率为 49.39% ,复诊率为 59.22%.就诊排前四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就诊疾病重点为常见慢性病.
作者:刘东霞;艾长明;崔连亭;杨凯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妊娠期牙龈炎发病率高达73.57%[1],在治疗方面有一系列难题.所以,对于妊娠期牙龈炎的治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孕妇,其中,牙龈炎9例、冠周炎15例,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5.5岁.15例冠周炎均为下颌智齿,前倾阻生7例;水平阻生3例;颊向阻生4例;舌向阻生1例.左侧10例,右侧5例.
作者:郑金红;刘光俊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大便的顺利排出是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院使用莱菔子对冠心病并发便秘进行干预,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景芝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复苏后的护理.方法:对2004~2005年分娩的14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观察,其中,青紫窒息114例,苍白窒息26例.宫内窘迫71例、脐绕颈20例、体重<2 500g 16例、孕周<37周13例、手术助娩术19例、产程异常9例.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恰当的护理,治愈116例,转新生儿科24例.结论:采用有效助产技术与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阻止新生儿窒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凤仙;马秀琴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是否有损害.方法:分别对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组)、2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但随着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陈艳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自体中厚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创面修复及后期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创面术后均一期愈合,成活的复合移植皮、自体中厚皮或皮瓣具有外观平整、颜色与邻近正常皮肤相近、无明显收缩、耐磨、弹性及功能恢复良好等特点.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颈部烧伤创面可缩短治愈时间、减少因瘢痕所致功能障碍、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效果满意.
作者:李松谋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收集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17例患者(A组),并与同期未发生胃瘫4 686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中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20d、高位(颈部)吻合、术时>3h、术后紧张忧虑的患者比例高(P<0.05).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时间长、术时长、术后紧张忧虑是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的高危因素.胃瘫经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侯良宝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有关因素, 为PU复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本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及易复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982例PU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占PU的64.2%,男/女为3.0:1,复发集中在31~40岁.胃溃疡(GU)占29.5%,男/女为4.1:1, 复发集中在51~60岁.复合性溃疡(CU)62例,占6.3%,男/女为3.4:1;职业以工人、司机的发病率高,占 45.4%;复发的季节高峰为秋季;GU的好复发部位依次为胃角>胃窦>幽门管>胃体>贲门及胃底,DU的好复发部位依次为球前壁>球后壁>球下壁>降部>球上壁.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与多因素有关.
作者:张洪霞;杨淑平;郑惠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为探讨(爱母)新型MCU功能IUD(以下简称爱母环)的可接受性与临床效果,以2003年1~10月我镇已婚育龄妇女自愿放置爱母环和新型宫形含铜300mm2IUD(简称CU300)宫形环各132例为对象,随访观察其36个月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忠芬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聋哑精神病儿童的心理护理.方法:聋哑残疾人患精神病,其异常的思维情感不能通过语言途径反映和交流,使其症状复杂而难以理解.现对20例儿童聋哑精神病采用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制定护理计划,认真落实.结果:患儿性格、态度等心身发生很大变化,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聋哑精神病儿童更需要关爱,护理人员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耐心,患儿的进步是非常大的.
作者:杨晓军;李惠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对照研究心理社会因素与朝、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种关系.方法:在2005年我院住院患者中选取朝、汉族精神分裂症各79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有心理社会因素的病例朝鲜族48例(60.8%),汉族36例(45.6%),其中,朝、汉族两组中以偏执型多见,分别为20例(41.7%)、10例(27.8%).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及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作者:钱秀华;崔星姬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呋喃丹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呋喃丹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中毒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视力模糊、多汗、流涎,用阿托品治疗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结论:呋喃丹中毒用阿托品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杨国林;杨苏;张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新的了解和关注,我院自2004年引进骨质疏松治疗仪以来,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平台.面对治疗人数的增多与合理化管理,我院自行设计了《骨质疏松治疗卡》,使用很长时间以来受到很好的评价,更加规范了治疗人数与次数的统计,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雪辉;刘晓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为了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精神科护士及从综合科护士转为精神科护士的角色转变,在他们进入病房之前,必须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掌握精神科护理技能及与精神病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培养慎独的工作精神和自律性,以适应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95例,分别进行社会学资料统计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对住院期间发生攻击行为的145例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结果: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既往暴力行为、住院方式等有明显的相关性,且BPR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3个因子分较高.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占16.2%;并提出相应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钟伟英;张程赪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葡萄糖酸钙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但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可出现不良反应.现将临床用药过程中碰到的几例显著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魏静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从正常体检队列人群(800例)中选择35~55岁高血压1~2级120例,与同期体检正常人群80例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检测,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脑供血指标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降低;反映血管弹性和调节功能的指标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升高,两组间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随着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变.随着血压的升高,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呈逐渐加重趋势.
作者:刘金玲;刘志远;张李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对烧伤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将一般的烧伤预防、急救知识及它给人体内脏系统带来的病理、生理变化告知病人,针对烧伤后病人心理的变化采取一系列心理干预.结果:病人自愿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病程缩短.结论:对烧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廖惠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把人本原理的管理原则、动力原则、行为原则、能级原则应用于护士长的管理中,尊重、关心、帮助和激励护士,人人参与管理.选择2005年上半年住院病人180例作为改革组,应用人本原理管理.2004年下半年住院病人150例作为传统组,用传统方法管理.结果:通过人本原理管理原则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应用后高于应用前(P<0.05或P<0.01),无投诉、无差错事故发生,病人满意度一直在95%以上,护士参与管理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加强,护士按期晋升.护士对病人实行人性化服务,为医院赢得了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人本原理应用于护理管理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巧玲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