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害的探讨

陈艳霞

关键词: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心肌损害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是否有损害.方法:分别对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组)、2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但随着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呋喃丹农药中毒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呋喃丹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呋喃丹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中毒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视力模糊、多汗、流涎,用阿托品治疗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结论:呋喃丹中毒用阿托品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杨国林;杨苏;张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放射治疗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前,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一旦患者知道所患疾病是恶性肿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因此,探讨放疗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对提高放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淑美;黄显玉;宋经加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云南白药的临床验案举隅

    云南白药是云南白药集团生产的一种粉质药面,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及手术出血,亦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在临床工作中以云南白药试用于肋间神经痛、肩周炎亦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淑文;王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100例国内与世界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符合率对比分析

    目前,精神卫生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其诊断标准日益与世界诊断标准接近,以求一致.本文将根据《中国精神神经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确定为精神分裂症、神经症[1]的病人,再用《精神与行为障碍》(ICD-10)的标准进行诊断,比较两者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

    作者:刘殿国;李东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春节前后心理状况研究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春节前后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3例男性患者春节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春节前患者焦虑因子分较高,担心家属不接其回家,两组之间未有显著性差异,春节期间回家患者量表评定在焦虑、敌意及精神病性几个因子减分率较高,而未回家患者量表评定心理状态中度至重度异常.尤其在焦虑、敌意、精神病性三个方面分值较前大大提高.春节后两组在焦虑、敌意、精神病性等因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应定期返回社会,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稳定.

    作者:李春娟;李文波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在人工流产中应用镇痛技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镇痛技术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组术中疼痛、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镇痛组无痛效果有效率100%.结论:在人工流产中应用镇痛技术效果确切.

    作者:李金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浅谈医院管理中的浪费现象

    浪费现象,严重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将医院管理中的浪费现象及改进措施讨论如下:1 现象长期以来,医院管理中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种:1.1 药品的浪费 药品库存量多,库存积压造成资金周转缓慢,形成了浪费.部分贵重药品过期失效,甚至霉烂变质,浪费在库里.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盐酸奈福泮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我院使用盐酸奈福泮合并丙泊酚行无痛人流术并与以往的芬太尼合并丙泊酚行无痛人流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大面积烧伤大关节部位的功能整复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大关节部位早期功能整复.方法:本组12例,Ⅲ度面积为25%~60%.对Ⅲ度面积<50%者,早期切除四肢焦痂,及时用自体中厚皮拉网固定于大关节.Ⅲ度面积>50%者于伤后2~3周手术取自体中厚皮拉网固定于大关节.愈后加强康复锻炼.结果:该组12例四肢大关节植皮全部成活,随访见大关节部位无再次溃破发生,弹性好,活动正常.结论:在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尽早覆盖大关节区域,能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袁福祥;苗三林;赵东轮;张晋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碘伏的巧用

    1 方法我院自2003年层流配液中心建立以来,科室内所有长期液体均由配液中心统一配制,输液贴也由配液中心统一查对后粘贴,但字迹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字迹较小床号不能一目了然.于是待每天配液中心将配制好的液体送到科室,护士将液体与治疗单核对无误后,再用一根棉签蘸取碘伏,在液体标签上书写床号,字迹为黑色大而醒目.这看似很自然的做法,却有效保证了输液及换液的安全,也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速度.

    作者:尹梦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艾滋病病毒(HIV) 抗体的检测是 HIV 感染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中首推的筛查实验.标准的 HIV 抗体检测是血清的抗体检测.现就 HIV 抗体检测在筛查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李会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手术病人术后的心理和心理护理

    病人经过手术后,尤其是承受大手术的病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都会体会到术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术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心情.起初,感到痛苦难熬,经过2~3天疼痛缓解后,就不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作者:臧莉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永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疾病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永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就诊疾病的特点.方法:对2005 年全科门诊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慢性病就诊率为 49.39% ,复诊率为 59.22%.就诊排前四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就诊疾病重点为常见慢性病.

    作者:刘东霞;艾长明;崔连亭;杨凯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阿尔茨海默病晚期患者家庭干预效果评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为提高AD的家庭护理质量,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对30例晚期AD实施家庭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庆凤;商慧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26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再次开颅分析

    我院1996~2005年开颅手术治疗外伤颅内血肿543例,其中,26例发生颅内再生血肿而再次开颅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20~66岁;受伤原因:车祸19例,砸伤2例,坠落伤5例;着力部位:枕部9例,颞顶部7例;均于伤后6h内就诊.伤后原发昏迷24例,持续昏迷9例,再昏迷10例,短时昏迷后嗜睡5例.清醒后再昏迷2例;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3~5分7例,6~8分13例,9~12分4例,13~14分2例;瞳孔改变18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1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缩小6例,偏侧体征阳性12例,脑膜刺激征5例,单侧巴彬斯基阳性6例,双侧巴彬斯基阳性4例,脑脊液耳漏7例,频繁呕吐3例.

    作者:王健;高天刚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华发林临床应用观察

    近年来,一些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已经确定口服抗凝药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是有效的,对于预防换瓣术后及房颤患者的全身血栓栓塞、有外周动脉疾病或者其它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AMI、脑梗死、再梗死及AMI死亡也同样有效.对于具有二尖瓣狭窄的高危患者预防全身血栓栓塞,以及考虑存在隐性血栓栓塞或者与卵圆孔相关的全身血栓栓塞可能时,虽然口服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尚未被随机试验所证实,但也是口服抗凝治疗的适应证[1].华发林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降低栓塞并发症的口服药物.华发林药理学比较复杂,治疗窗很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出血,虽然其疗效确切,但由于认识不足,如何正确使用、如何监测调整剂量,加之,对出血的恐惧,都困扰着基层临床医生,使华发林的应用严重受阻.

    作者:吴建华;张春武;孟庆辉;吴殿义;孙秀生;孙洪光;谢春泽;王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特殊教育对慢性衰退型精神病人康复疗效的初探

    目的:探索进一步提高慢性衰退型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方法,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一组慢性衰退型精神病人按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教育组进行文化和作业类课程的教育,对照组只进行日常的康复活动.前后历时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中、后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并对每项课程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估、记录.结果:教育组通过特殊教育后,其阴性症状(SANS)和残疾程度(SSPI)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因子分对照中,情感平淡改善明显,其次为兴趣和意志缺乏也明显改善(P<0.001),思维贫乏略差于前者(P<0.05).结论:特殊教育对改善慢性衰退型精神病人阴性症状、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盛嘉玲;崔冰;戴晶景;沈怡;吴安弟;周妹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1].我院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与阻力,经过讨论和实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06年5~12月,我科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给老年病人行浅静脉留置针输液126例,反应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组126例中,男性76例,女性50例,年龄55~84岁,全部为我科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等遵医嘱输液者.

    作者:邹海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口服羟氨苄青霉素胶囊致重度过敏死亡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农民.因感冒发热于2006年12月5日自行到诊所就医,测腋下体温38.5℃,给予氨基比林注射液1支肌肉注射,用药后无任何不适.约20分钟后离开诊所,随后到镇集市场买菜,顺便在镇药店自行购买(无医师处方)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一盒(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回家自用.午饭后自行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约40分钟患者自感胸闷、烦躁,全身瘙痒,但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并未在意,更没有及时咨询医师.当晚9时20分(未进食)再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随后卧床体息.因患者独处一室,家人也未及时探望其病情,于晚间10时其家属隐约听到患者呼喊,其妻随后到卧室探望,见患者面色发绀、大汗、烦躁、手脚冰凉、呼吸极度困难,呼唤无任何反应,立即送往诊所救治(离诊所较远).检查发现:呼吸、心跳已停止,经紧急救治无效死亡.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之前也未用过其它药物,考虑为阿莫西林致重度过敏死亡.

    作者:郭秋兰;汤海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