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
手外科手术的特点是以肢体远端为主,其中又以断指再植为一项专科技术.由于其术野小、血管丰富,多数需在显微镜下操作,所以,视野的清晰非常重要.现就气压止血带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及体会简单介绍如下:
作者:许凤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收集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17例患者(A组),并与同期未发生胃瘫4 686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中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20d、高位(颈部)吻合、术时>3h、术后紧张忧虑的患者比例高(P<0.05).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时间长、术时长、术后紧张忧虑是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的高危因素.胃瘫经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侯良宝 刊期: 2007年第2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农民.因感冒发热于2006年12月5日自行到诊所就医,测腋下体温38.5℃,给予氨基比林注射液1支肌肉注射,用药后无任何不适.约20分钟后离开诊所,随后到镇集市场买菜,顺便在镇药店自行购买(无医师处方)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一盒(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回家自用.午饭后自行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约40分钟患者自感胸闷、烦躁,全身瘙痒,但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并未在意,更没有及时咨询医师.当晚9时20分(未进食)再次口服阿莫西林胶囊2粒,随后卧床体息.因患者独处一室,家人也未及时探望其病情,于晚间10时其家属隐约听到患者呼喊,其妻随后到卧室探望,见患者面色发绀、大汗、烦躁、手脚冰凉、呼吸极度困难,呼唤无任何反应,立即送往诊所救治(离诊所较远).检查发现:呼吸、心跳已停止,经紧急救治无效死亡.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之前也未用过其它药物,考虑为阿莫西林致重度过敏死亡.
作者:郭秋兰;汤海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opathie pulmonary hemosoderosis,IPH)是一种病因未明,肺内间歇出血的少见疾病[1].部份病人胃液中查到含铁血黄素细胞,视为IPH的确诊依据[2].现将我站于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2例儿童IPH的观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芬;赵和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我院收治的众多老年精神病人,大多已处慢性衰退阶段,病程慢性迁延,长年住院.由于他们兼有一般老年人存在的问题和精神活动的紊乱,加之常年服用各类精神药物所致的副反应,使护理工作更具有特殊性.
作者:胡雅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对照研究心理社会因素与朝、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种关系.方法:在2005年我院住院患者中选取朝、汉族精神分裂症各79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有心理社会因素的病例朝鲜族48例(60.8%),汉族36例(45.6%),其中,朝、汉族两组中以偏执型多见,分别为20例(41.7%)、10例(27.8%).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及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作者:钱秀华;崔星姬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的重要问题,这对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减少耐药菌株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好、用巧抗菌药物提供帮助.
作者:高增来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空洞型肺癌又称肺癌空洞,常致误诊.本文回顾了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空洞型肺癌30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经痰脱落细胞检查及胸水检查确诊8例,空洞性肿块穿刺活检确诊4例,锁骨上及颈淋巴结活检阳性各1例.
作者:徐艳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浪费现象,严重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将医院管理中的浪费现象及改进措施讨论如下:1 现象长期以来,医院管理中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种:1.1 药品的浪费 药品库存量多,库存积压造成资金周转缓慢,形成了浪费.部分贵重药品过期失效,甚至霉烂变质,浪费在库里.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析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结石的治疗水平.方法:本组患者129例,男89例,女40例.术前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78例,左输尿管结石51例.术中麻醉:126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3例采用全麻.治疗经过:患者取截石位,先经膀胱镜在同侧置入输尿管导管,在导管的引导下置入输尿管镜.找到结石,经输尿管镜置入钬激光光纤,对结石进行粉碎,如有黏膜包裹结石或有息肉形成时,可直接用钬激光清除黏膜或息肉后再进行碎石.治疗结束后置双J管,排石治疗,2~4周后复查,必要时再行体外碎石治疗.结果:本组129例,2例改开放手术,6例结石退入肾盂失败.2周后复查结石清除率为72%(87/121).一个月后复查结石清除率为89%(107/121).3个月后复查,结石清除率为98%(118/121).3例未排净结石者行ESWL治愈.术后并发症:发热19例次,占15%;血尿115例,占89%;无严重的肉眼血尿.3例术中出现穿孔,留置双J管后痊愈.本组患者长随访两年,未出现远期并发症.结论:经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好、并发症少,可反复应用.
作者:杨同君;臧桐;孙凤岭;廖秀梅;张国晖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 力复君安 )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在第8周末两组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组副反应明显低于氯氮平组.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聂所成;张钰成;代梅竹;闻传毅;陈士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把人本原理的管理原则、动力原则、行为原则、能级原则应用于护士长的管理中,尊重、关心、帮助和激励护士,人人参与管理.选择2005年上半年住院病人180例作为改革组,应用人本原理管理.2004年下半年住院病人150例作为传统组,用传统方法管理.结果:通过人本原理管理原则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应用后高于应用前(P<0.05或P<0.01),无投诉、无差错事故发生,病人满意度一直在95%以上,护士参与管理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加强,护士按期晋升.护士对病人实行人性化服务,为医院赢得了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人本原理应用于护理管理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巧玲 刊期: 2007年第22期
2006年5~12月,我科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给老年病人行浅静脉留置针输液126例,反应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组126例中,男性76例,女性50例,年龄55~84岁,全部为我科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等遵医嘱输液者.
作者:邹海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通过骨科护理教学查房加强对护生专科知识的培训 , 提高护生整体综合素质能力.方法:采用个案整体护理查房的形式.查房的全过程是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主持,运用护理程序对骨科常见病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护生精心准备,积极发言,讨论热烈.这种查房形式得到了护生的认可.通过分析讨论能将专科护理知识应用于个案病例中.结论:骨科护理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专科知识水平及临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作者:袁晓妮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肝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肝脏灌注异常的表现特征,探讨其产生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5月我院诊断为肝脏灌注异常(HPD)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其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图像上的表现作详细观察和分析.结果:共发现各类肝脏灌注异常67例,其中与肿瘤相关者35例,非肿瘤相关者32例.HPD大部分呈楔形或扇形.动脉期肝脏灌注异常者21例,门脉期11例,动、门脉双期均显示者35例.30例见肝血管因各种原因受侵(包括癌栓或血栓形成)或(和)受压而明显变窄或显示不清.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各类HPD的有效方法.HPD在肝脏螺旋CT增强扫描中经常遇到,其表现多具有特征性.HPD产生原因有许多种,正确认识和识别HPD对提高肝脏或肝外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活检或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士朋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对烧伤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将一般的烧伤预防、急救知识及它给人体内脏系统带来的病理、生理变化告知病人,针对烧伤后病人心理的变化采取一系列心理干预.结果:病人自愿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病程缩短.结论:对烧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廖惠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艾滋病病毒(HIV) 抗体的检测是 HIV 感染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中首推的筛查实验.标准的 HIV 抗体检测是血清的抗体检测.现就 HIV 抗体检测在筛查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李会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涉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建立和发展而存在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护理管理才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所以,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应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作者:曹兰婷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标准化评定工具对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5年随访调查及预后评定,对预后有关影响因素作单因素分析和Logest回归因素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随访调查时总体结局良好21例(17.5%),一般34例(29.2%),不良64例(53.3%).单因素分析有11项观察指标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远期预后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病前职业功能水平、治疗依从性、起病形式和家庭关系.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预后受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因素影响,总体结局较差,其中部分影响因素可进行干预.
作者:张红英;张程赪;吴伟娥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95例,分别进行社会学资料统计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对住院期间发生攻击行为的145例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结果: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既往暴力行为、住院方式等有明显的相关性,且BPR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3个因子分较高.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占16.2%;并提出相应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钟伟英;张程赪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