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峰
目的:总结对烧伤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将一般的烧伤预防、急救知识及它给人体内脏系统带来的病理、生理变化告知病人,针对烧伤后病人心理的变化采取一系列心理干预.结果:病人自愿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病程缩短.结论:对烧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廖惠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1 方法我院自2003年层流配液中心建立以来,科室内所有长期液体均由配液中心统一配制,输液贴也由配液中心统一查对后粘贴,但字迹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字迹较小床号不能一目了然.于是待每天配液中心将配制好的液体送到科室,护士将液体与治疗单核对无误后,再用一根棉签蘸取碘伏,在液体标签上书写床号,字迹为黑色大而醒目.这看似很自然的做法,却有效保证了输液及换液的安全,也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速度.
作者:尹梦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酒肝组)80例,男性76例,女性4例,年龄35~60岁,均系我院住院患者,根据饮酒史、体检、血清、酶学、影像学(CT或B超)、血脂质化验等综合判定,均符合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1],未使用影响脂代谢的药物.对照组60例,男56例,女4例,年龄32~58岁,为同期健康体检者,排除心、脑、肝器质性疾病.
作者:于程屏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镇痛技术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组术中疼痛、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镇痛组无痛效果有效率100%.结论:在人工流产中应用镇痛技术效果确切.
作者:李金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有关因素, 为PU复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本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及易复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982例PU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占PU的64.2%,男/女为3.0:1,复发集中在31~40岁.胃溃疡(GU)占29.5%,男/女为4.1:1, 复发集中在51~60岁.复合性溃疡(CU)62例,占6.3%,男/女为3.4:1;职业以工人、司机的发病率高,占 45.4%;复发的季节高峰为秋季;GU的好复发部位依次为胃角>胃窦>幽门管>胃体>贲门及胃底,DU的好复发部位依次为球前壁>球后壁>球下壁>降部>球上壁.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与多因素有关.
作者:张洪霞;杨淑平;郑惠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入院后的护理.方法:收集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入院时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入院时流浪乞讨精神病人与其他精神病人不同,大多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或赤身裸体,行为紊乱,语言不通或者弱智,甚至有的女病人还怀着身孕,有的伴有攻击行为,有的伴有躯体疾病.结论: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是一类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护理上需要特别注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唐维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涉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医院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建立和发展而存在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护理管理才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所以,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应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作者:曹兰婷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小儿慢性腹泻病因繁杂,临床上常见而难治.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均来源于我院门诊,中西药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6个月~2岁1个月.西药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个月~2岁8个月.
作者:王家法;张正超;赵汝铭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护患纠纷在临床上有上升趋势.许多纠纷与护患沟通不够、护患沟通障碍等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的氛围,减少或避免护患间的心理隔阂,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1].
作者:丁凤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complex partial status epilepticus,CPSE)的临床特点,探讨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PSE患者的发病过程、脑电图、头颅CT及抗癫痫治疗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及行为异常,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周.发作期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基本电活动变慢,颞叶痫性放电.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全部控制发作.结论: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是CPSE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脑电图异常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有助于CPSE的确诊.
作者:李竹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2ml棕色澄明液体针剂,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川芎嗪注射液为2ml无色澄明液体针剂,其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复方丹参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时,无沉淀、结晶、气泡产生,无颜色改变.
作者:姚李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春节前后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3例男性患者春节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春节前患者焦虑因子分较高,担心家属不接其回家,两组之间未有显著性差异,春节期间回家患者量表评定在焦虑、敌意及精神病性几个因子减分率较高,而未回家患者量表评定心理状态中度至重度异常.尤其在焦虑、敌意、精神病性三个方面分值较前大大提高.春节后两组在焦虑、敌意、精神病性等因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应定期返回社会,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稳定.
作者:李春娟;李文波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成像(DWI)鉴别肾上腺肿瘤的价值及表观弥散系数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个肾上腺肿瘤病变进行DWI检查,分析ADC 值与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肾上腺肿瘤ADC值与其细胞密度负相关.以b值取800s/mm2时,ADC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大.结论:ADC值是鉴别肾上腺肿瘤性质的有效参数,与肿瘤细胞密度有很好相关性,DWI对肾上腺肿瘤鉴别具有价值,是对常规磁共振的有益补充.
作者:马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当今社会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越来越多的社会压力容易造成自卑、沮丧、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障碍,不亚于躯体疾病的痛苦.很多患了心理障碍的人,对生活悲观和失望,对人生的绝望,超过一般身体疾病和伤痛,服药也解决不了心理上的痛苦.然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心理障碍的患者解除心理痛苦.
作者:杨秀芬;张士杰;张桂荣;赵宁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手外科手术的特点是以肢体远端为主,其中又以断指再植为一项专科技术.由于其术野小、血管丰富,多数需在显微镜下操作,所以,视野的清晰非常重要.现就气压止血带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及体会简单介绍如下:
作者:许凤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我院使用盐酸奈福泮合并丙泊酚行无痛人流术并与以往的芬太尼合并丙泊酚行无痛人流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对照研究心理社会因素与朝、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种关系.方法:在2005年我院住院患者中选取朝、汉族精神分裂症各79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有心理社会因素的病例朝鲜族48例(60.8%),汉族36例(45.6%),其中,朝、汉族两组中以偏执型多见,分别为20例(41.7%)、10例(27.8%).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及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作者:钱秀华;崔星姬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索进一步提高慢性衰退型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方法,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一组慢性衰退型精神病人按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教育组进行文化和作业类课程的教育,对照组只进行日常的康复活动.前后历时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中、后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并对每项课程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估、记录.结果:教育组通过特殊教育后,其阴性症状(SANS)和残疾程度(SSPI)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因子分对照中,情感平淡改善明显,其次为兴趣和意志缺乏也明显改善(P<0.001),思维贫乏略差于前者(P<0.05).结论:特殊教育对改善慢性衰退型精神病人阴性症状、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盛嘉玲;崔冰;戴晶景;沈怡;吴安弟;周妹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为了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精神科护士及从综合科护士转为精神科护士的角色转变,在他们进入病房之前,必须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掌握精神科护理技能及与精神病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培养慎独的工作精神和自律性,以适应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新的了解和关注,我院自2004年引进骨质疏松治疗仪以来,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平台.面对治疗人数的增多与合理化管理,我院自行设计了《骨质疏松治疗卡》,使用很长时间以来受到很好的评价,更加规范了治疗人数与次数的统计,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雪辉;刘晓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