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的临术分析

刘彦中;韩文周;侯良宝

关键词:食管癌, 胃瘫, 高危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收集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17例患者(A组),并与同期未发生胃瘫4 686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中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20d、高位(颈部)吻合、术时>3h、术后紧张忧虑的患者比例高(P<0.05).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时间长、术时长、术后紧张忧虑是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的高危因素.胃瘫经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95例,分别进行社会学资料统计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对住院期间发生攻击行为的145例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结果: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既往暴力行为、住院方式等有明显的相关性,且BPR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3个因子分较高.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占16.2%;并提出相应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钟伟英;张程赪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复苏后的护理.方法:对2004~2005年分娩的14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观察,其中,青紫窒息114例,苍白窒息26例.宫内窘迫71例、脐绕颈20例、体重<2 500g 16例、孕周<37周13例、手术助娩术19例、产程异常9例.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恰当的护理,治愈116例,转新生儿科24例.结论:采用有效助产技术与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阻止新生儿窒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凤仙;马秀琴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1].我院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与阻力,经过讨论和实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对减少护理纠纷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护患纠纷在临床上有上升趋势.许多纠纷与护患沟通不够、护患沟通障碍等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的氛围,减少或避免护患间的心理隔阂,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1].

    作者:丁凤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有关因素, 为PU复发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本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季节及易复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982例PU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占PU的64.2%,男/女为3.0:1,复发集中在31~40岁.胃溃疡(GU)占29.5%,男/女为4.1:1, 复发集中在51~60岁.复合性溃疡(CU)62例,占6.3%,男/女为3.4:1;职业以工人、司机的发病率高,占 45.4%;复发的季节高峰为秋季;GU的好复发部位依次为胃角>胃窦>幽门管>胃体>贲门及胃底,DU的好复发部位依次为球前壁>球后壁>球下壁>降部>球上壁.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与多因素有关.

    作者:张洪霞;杨淑平;郑惠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的临术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收集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17例患者(A组),并与同期未发生胃瘫4 686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中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20d、高位(颈部)吻合、术时>3h、术后紧张忧虑的患者比例高(P<0.05).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伴糖尿病、进食受限时间长、术时长、术后紧张忧虑是食管癌术后发生胃瘫的高危因素.胃瘫经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侯良宝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100例国内与世界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符合率对比分析

    目前,精神卫生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其诊断标准日益与世界诊断标准接近,以求一致.本文将根据《中国精神神经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确定为精神分裂症、神经症[1]的病人,再用《精神与行为障碍》(ICD-10)的标准进行诊断,比较两者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

    作者:刘殿国;李东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聋哑精神病儿童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聋哑精神病儿童的心理护理.方法:聋哑残疾人患精神病,其异常的思维情感不能通过语言途径反映和交流,使其症状复杂而难以理解.现对20例儿童聋哑精神病采用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制定护理计划,认真落实.结果:患儿性格、态度等心身发生很大变化,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聋哑精神病儿童更需要关爱,护理人员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耐心,患儿的进步是非常大的.

    作者:杨晓军;李惠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肝脏灌注异常的多层螺旋CT研究

    目的:研究肝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肝脏灌注异常的表现特征,探讨其产生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5月我院诊断为肝脏灌注异常(HPD)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对其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图像上的表现作详细观察和分析.结果:共发现各类肝脏灌注异常67例,其中与肿瘤相关者35例,非肿瘤相关者32例.HPD大部分呈楔形或扇形.动脉期肝脏灌注异常者21例,门脉期11例,动、门脉双期均显示者35例.30例见肝血管因各种原因受侵(包括癌栓或血栓形成)或(和)受压而明显变窄或显示不清.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各类HPD的有效方法.HPD在肝脏螺旋CT增强扫描中经常遇到,其表现多具有特征性.HPD产生原因有许多种,正确认识和识别HPD对提高肝脏或肝外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活检或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士朋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致不良反应

    葡萄糖酸钙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但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可出现不良反应.现将临床用药过程中碰到的几例显著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魏静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复张性肺水肿25例报告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观察要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5例复张性肺水肿患者采用了以下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纠正低氧血症;缓慢间断复张;加强基础护理.结果:23例治愈,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要严密观察复张时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病情加强治疗.

    作者:孟桂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入院后的护理.方法:收集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入院时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入院时流浪乞讨精神病人与其他精神病人不同,大多蓬头垢面,衣衫不整或赤身裸体,行为紊乱,语言不通或者弱智,甚至有的女病人还怀着身孕,有的伴有攻击行为,有的伴有躯体疾病.结论:流浪乞讨精神病人是一类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护理上需要特别注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唐维英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莱菔子对冠心病并发便秘的临床作用研究

    大便的顺利排出是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院使用莱菔子对冠心病并发便秘进行干预,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景芝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腔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总结分析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结石的治疗水平.方法:本组患者129例,男89例,女40例.术前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78例,左输尿管结石51例.术中麻醉:126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3例采用全麻.治疗经过:患者取截石位,先经膀胱镜在同侧置入输尿管导管,在导管的引导下置入输尿管镜.找到结石,经输尿管镜置入钬激光光纤,对结石进行粉碎,如有黏膜包裹结石或有息肉形成时,可直接用钬激光清除黏膜或息肉后再进行碎石.治疗结束后置双J管,排石治疗,2~4周后复查,必要时再行体外碎石治疗.结果:本组129例,2例改开放手术,6例结石退入肾盂失败.2周后复查结石清除率为72%(87/121).一个月后复查结石清除率为89%(107/121).3个月后复查,结石清除率为98%(118/121).3例未排净结石者行ESWL治愈.术后并发症:发热19例次,占15%;血尿115例,占89%;无严重的肉眼血尿.3例术中出现穿孔,留置双J管后痊愈.本组患者长随访两年,未出现远期并发症.结论:经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好、并发症少,可反复应用.

    作者:杨同君;臧桐;孙凤岭;廖秀梅;张国晖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255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自编调查表,对2006年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255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被鉴定人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的无业人员及农民占多数,案由涉及31种类型,以要求明确诊断者居多,占19.6%.凶杀、故意伤害、强奸、盗窃、抢劫等 (100/255,占39.2%)为主要涉及刑事案件的案由;对被鉴定人要求作出精神状态诊断排序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27.5%)、精神分裂症(21.6%)、无精神病(12.5%)、外伤后智力缺损(8.2%)、人格障碍(7.8%).结论: ①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疾病诊断排序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无精神病、外伤后智力缺损、人格障碍.②人格障碍犯罪率增加,值得社会重视.③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范围由从重点为刑事法律服务向兼顾民事和刑事法律服务过渡.④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急需制订和推广.

    作者:杨翔;陈景科;冯义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头面部护理

    大面积烧伤常伴有头面部烧伤,且易合并吸入性损伤.由于五官受损,患者易产生惊慌、恐惧、烦燥心理,担心毁容或失明.临床上只要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做好五官护理,就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赵元秀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放置(爱母)新型MCU 功能性IUD与宫形CU300IUD临床效果观察

    为探讨(爱母)新型MCU功能IUD(以下简称爱母环)的可接受性与临床效果,以2003年1~10月我镇已婚育龄妇女自愿放置爱母环和新型宫形含铜300mm2IUD(简称CU300)宫形环各132例为对象,随访观察其36个月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忠芬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盐酸奈福泮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我院使用盐酸奈福泮合并丙泊酚行无痛人流术并与以往的芬太尼合并丙泊酚行无痛人流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分析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方法:80例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制剂、神经营养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栓通;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mg 静滴,2次/d;于疗程的第1d、3d、5d分别用降纤酶10U、5U、5U静滴.14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液中纤维蛋白原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张润生;杨红梅;庞艳丽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调查比较参加康复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治疗病人)与未参加康复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一般治疗病人)的主观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12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评定问卷(ITAQ)的评定,由病人本人完成贝克抑郁13项自评量表(BDI-13)、精神分裂症主观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QLS)、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LS)、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问卷(PSQ)的评定.结果:两组病人间的生活满意度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参加康复治疗的病人主观生活满意度高于未参加康复的病人;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康复治疗与满意度各因子均呈明显相关,BDI也与满意度部分因子相关,在非康复组中尤为明显.结论:加强康复治疗对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观生活满意度有帮助;同时,加强对一般治疗病人抑郁的干预,可提高其主观生活质量.

    作者:金莹;高媛;顾瑜;徐维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