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芬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大关节部位早期功能整复.方法:本组12例,Ⅲ度面积为25%~60%.对Ⅲ度面积<50%者,早期切除四肢焦痂,及时用自体中厚皮拉网固定于大关节.Ⅲ度面积>50%者于伤后2~3周手术取自体中厚皮拉网固定于大关节.愈后加强康复锻炼.结果:该组12例四肢大关节植皮全部成活,随访见大关节部位无再次溃破发生,弹性好,活动正常.结论:在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尽早覆盖大关节区域,能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袁福祥;苗三林;赵东轮;张晋杰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了解酒依赖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酒依赖患者78例进行评定.结果:酒依赖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16~52分,平均(31.15±6.50)分,与正常人总分(36.94±7.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酒依赖患者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弱势群体,达到危险的低水平.结论:要对配偶为主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及酒的危害,努力协助患者修复受损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家庭功能,以提高戒酒成功率.
作者:栾君玉;安松梅;田海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为提高AD的家庭护理质量,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对30例晚期AD实施家庭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时庆凤;商慧 刊期: 2007年第22期
梅毒血清学的检查已被列为输血前必查项目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梅毒免疫和正确评估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指导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对梅毒无先天性免疫,尚无疫苗接种进行人工免疫,仅能在受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人体感染后可产生IgM、IgG两种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的反应素.
作者:董爱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1 方法我院自2003年层流配液中心建立以来,科室内所有长期液体均由配液中心统一配制,输液贴也由配液中心统一查对后粘贴,但字迹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字迹较小床号不能一目了然.于是待每天配液中心将配制好的液体送到科室,护士将液体与治疗单核对无误后,再用一根棉签蘸取碘伏,在液体标签上书写床号,字迹为黑色大而醒目.这看似很自然的做法,却有效保证了输液及换液的安全,也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速度.
作者:尹梦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国产麻醉呼吸机功能仪检测10例肌间沟入路和8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麻醉前后的通气功能.结果: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及1秒钟时间的肺活量(FEV1)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下降幅度与文献报道中由于单侧隔肌麻痹引起通气功能幅度相近.结论:此两种麻醉方法均可阻滞膈神经而导致单侧膈肌麻痹,引起通气功能降低.因此,并发心肺疾患、呼吸代偿能力低下或麻醉中应慎用强力镇静药,以避免进一步加重呼吸抑制.
作者:张香云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 ,HD)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我科近年来共收治年龄在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HD 38例,全部实施经肛门拖出根治术(Duhamel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沈菊香;蓝凤林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痛经,是指妇女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并伴随着月经周期发作.
作者:唐盛举 刊期: 2007年第22期
小儿慢性腹泻病因繁杂,临床上常见而难治.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均来源于我院门诊,中西药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6个月~2岁1个月.西药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个月~2岁8个月.
作者:王家法;张正超;赵汝铭 刊期: 2007年第22期
随着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发展,病案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业务活动中,病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甚至影响到医院的经营活动.相对于其他系统的档案工作,医院的病案管理有其特殊性,在病案的保存和开发利用上也有着不同之处.本文拟对基层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谈些粗浅的认识.
作者:赵蕖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葡萄糖酸钙临床使用较为广泛,但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可出现不良反应.现将临床用药过程中碰到的几例显著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魏静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是否有损害.方法:分别对4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治疗组)、23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心肌酶的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造成心肌损害,但随着胆红素血症的治愈心肌酶逐渐降至正常,不一定造成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害.
作者:陈艳霞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自编调查表,对2006年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255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被鉴定人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的无业人员及农民占多数,案由涉及31种类型,以要求明确诊断者居多,占19.6%.凶杀、故意伤害、强奸、盗窃、抢劫等 (100/255,占39.2%)为主要涉及刑事案件的案由;对被鉴定人要求作出精神状态诊断排序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27.5%)、精神分裂症(21.6%)、无精神病(12.5%)、外伤后智力缺损(8.2%)、人格障碍(7.8%).结论: ①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疾病诊断排序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症、无精神病、外伤后智力缺损、人格障碍.②人格障碍犯罪率增加,值得社会重视.③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范围由从重点为刑事法律服务向兼顾民事和刑事法律服务过渡.④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急需制订和推广.
作者:杨翔;陈景科;冯义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带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胫骨骨缺损,同时合并同侧腓动脉损伤的病人,做带腓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结果:两例带静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与带腓动脉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的功能康复结果相近.明显优于单纯用腓骨移植.结论:胫骨大段骨缺损,同时合并同侧腓动脉损伤或同时合并胫前、胫后动脉损伤需保留腓动脉的病人,给予带腓静脉血管蒂的腓骨转移,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新方法.
作者:王建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自体中厚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创面修复及后期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创面术后均一期愈合,成活的复合移植皮、自体中厚皮或皮瓣具有外观平整、颜色与邻近正常皮肤相近、无明显收缩、耐磨、弹性及功能恢复良好等特点.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颈部烧伤创面可缩短治愈时间、减少因瘢痕所致功能障碍、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效果满意.
作者:李松谋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前,性病医疗市场比较混乱,有的个体医或外包医用自己配制的非处方内服或外用药治疗性病而致包皮嵌顿,现将2例病人来我院的诊疗经过分析如下:
作者:秦彩莲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95例,分别进行社会学资料统计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对住院期间发生攻击行为的145例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结果: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既往暴力行为、住院方式等有明显的相关性,且BPR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3个因子分较高.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占16.2%;并提出相应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钟伟英;张程赪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吸入抗胆碱药物治疗老年哮喘急性发作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老年哮喘急性发作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吸入抗胆碱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各测一次肺功能.结果:抗胆碱药物联合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哮喘的症状及肺功能,降低全身激素用量.
作者:邵向荣 刊期: 2007年第22期
近年来,一些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已经确定口服抗凝药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是有效的,对于预防换瓣术后及房颤患者的全身血栓栓塞、有外周动脉疾病或者其它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AMI、脑梗死、再梗死及AMI死亡也同样有效.对于具有二尖瓣狭窄的高危患者预防全身血栓栓塞,以及考虑存在隐性血栓栓塞或者与卵圆孔相关的全身血栓栓塞可能时,虽然口服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尚未被随机试验所证实,但也是口服抗凝治疗的适应证[1].华发林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降低栓塞并发症的口服药物.华发林药理学比较复杂,治疗窗很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出血,虽然其疗效确切,但由于认识不足,如何正确使用、如何监测调整剂量,加之,对出血的恐惧,都困扰着基层临床医生,使华发林的应用严重受阻.
作者:吴建华;张春武;孟庆辉;吴殿义;孙秀生;孙洪光;谢春泽;王玉 刊期: 2007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对烧伤病人及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将一般的烧伤预防、急救知识及它给人体内脏系统带来的病理、生理变化告知病人,针对烧伤后病人心理的变化采取一系列心理干预.结果:病人自愿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病程缩短.结论:对烧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廖惠兰 刊期: 200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