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丰朝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反复多次金属头皮针静脉穿刺,易穿破血管.静脉留置针质地柔软,穿刺次数少,减少血管的损伤.我科从1999年6~12月对86例住院病人使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输血和采血,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肖琴;甘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梁永华;何报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胡丰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贺月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阮毅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梁建新;王正东;甘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梁莉苹;张逸;游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钱存华;夏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肿瘤光动力疗法(Photodymamic therapy,PDT)是指利用光敏剂选择吸收并潴留于肿瘤组织,经特定波长激光照射发出特征荧光用于诊断,另经特定波长激光照射诱发光化学反应以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医疗技术.PDT问世以来已有30多年历史,因其有效、安全和相对低成本,先后被许多欧、美国家和日本定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1]. 我国也将其列为肿瘤诊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黄卓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拉米夫定(贺普丁)是近年来治疗乙肝新一代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是当前国内外用于治疗乙肝研究的热点.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2′,3′-双脱氧-3-硫嘧啶,它可以竞争性抑制HBV DNA聚合酶[1]和反转录酶,参与新合成的HBV DNA合成过程而终止新链的合成[2,3],从而抑制HBV DNA的合成,因此它对HBV有特异的抗病毒活性,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超螺旋型cccDNA,一但停药,病毒可能再复制,因此要长期用药,才获得持久疗效.1998年底我国药品监督局及美国FDA已批准拉米夫定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国内外用其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推荐剂量成人每天100mg[4],儿童2~12岁为3mg/kg,每天1次口服[5],疗程暂定1年,并进行观察和随访,现综述如下.
作者:温小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覃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黄丽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Bobath运动疗法(BT)基础上辅以降纤酶治疗对脑梗塞后遗症(SCI)的康复疗效.方法 SCI 61例随机分为二组,在BT基础上,治疗组29例用降纤酶5u(首剂10u)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隔日1次共6次为1疗程;对照组3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右旋糖酐-40 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 0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分别为11.00±5.21和8.56±2.99,P<0.05;治疗组显效2例,进步22例,总有效率82.8%;对照组分别为0、19和59.4%,P<0.05;治疗组于发病2月内开始治疗者疗效优于12月以上开始治疗(P<0.05)者.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在SCI康复中有良好辅助作用,在SC I康复治疗中BT等康复手段包括辅助用药应强调早期、正规应用.
作者:宋毅;刁瑞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孕妇41岁,孕3产1,末次月经1997年6月22日,预产期1998年3月29日.平时月经周期30天规则,本次妊娠产前检查4次均正常,于1998年3月24日上午11点因不规则阵痛2小时入院待产.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140次/min,子宫收缩每5分钟1次,持续15秒,强度弱中.
作者:胡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朱精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并发症.方法以体重增长为指标,监测肝肾功能的改变 ,对实施静脉营养组与相应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外周静脉营养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结论外周静脉营养能维持危重新生儿的体重增长与血浆白蛋白, 对危重新生儿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开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神经内分泌激活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国际上进行了很多大规模、随机双盲、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除洋地黄以外的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长期应用均可加重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原因是它们不能抑制甚或加重心衰时的神经内分泌异常,而凡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药物均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本文根据循证医学,就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抗神经内分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胡世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潘洪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儿,男,8岁.3岁时偶有腹部不适,能自行缓解,5岁时腹部出现阵发性疼痛,左腹部可触及一包块,排尿后疼痛缓解,包块亦消失,症状反复发作.入院前3天,患儿出现左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有发热.查体: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心肺正常.
作者:李爱英;焦旭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临床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恢复时间.方法对135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入院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观察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除6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升高多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治疗第4 周异常肝功能指标治愈率分别为ALT92.4%、AST91.6%、GGT75.6%、ALP91.3%、SB100%、 SB'100%和TBA85.7%,HBsAg(+)携带者与HBsAg(-)者治疗第4周上述指标治愈率无显著差异 .第4周时GGT仍升高者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结论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多呈轻度及一过性升高;HBsAg(+)携带者肝脏应急储备及修复功能较正常人无明显下降;GGT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者可能留有持久性的肝内毛细胆管损伤.
作者:芮铭安;王曹锋;杜勤;郑慧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