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军;潘金飞;黄栋
作者:季晓芳;蓝雨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颌间固定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多发性骨折复位术及颌骨正畸术常用的固定方法.颌间固定是利用上下颌牙作结扎或按置夹板,将上下颌固定在正常咬合关系,更好的恢复口腔功能[1].多发性骨折复位术后及颌骨正畸术后,常需即时进行颌间固定为佳治疗方案;但术后立即颌间固定,由于患者上下颌固定在一起而不能张口和语言交流,给麻醉恢复期的呼吸管理及护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和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配合佳治疗方案,我科从1993年6月~1999年6月对91例经鼻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颌间固定术的患者实施安全的管理,病人顺利度过了恢复关.解决了术后即时进行颌间固定和安全度过恢复关的这一矛盾.现将恢复过程中之重点--呼吸管理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玉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潘洪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祝建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赵海琴;覃春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曾思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7年10月2000年7月,我们运用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取得较满意的治疗 ,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健;李启荣;王立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精神病人易激惹,行为冲动,不计后果,常因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而实施人身危害行为.我科自1999年8月至2000年1月收治2例具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在轮换使用抗精神病药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示娟;卢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恶性肿瘤伴发胸腔积液的出现,说明病期较晚,以往内科治疗效果较差,我院肿瘤科先后采用5-Fu、ADM、MMC、DDP、Vp-16等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999年2月~2000年5月,我们采用顺铂加新福菌素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 ,现总结如下.
作者:申晓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妇科自1999年1月至11月共收治宫外孕患者126例,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得当,12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急性乙醇中毒是常见急症,病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科自1997年1月至1999年3月抢救中度、重度乙醇中毒3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就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罗琼;侯素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6种少见模式检测结果的回顾性研究,观察这些模式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变化.方法统计不同年度HBV-M模式的检测结果,计算6种少见模式在HBV-M检测中所占百分比 ,比较其在各个不同年度检出率的变化.结果统计结果显示6种少见模式检出率从1994年度各占HBV-M总数的0.2%~2.3%下降至1998年度的0%~0.4%.6种少见模式百分比总和从1994年度的8.8%减少为1998年度的1.1%.结论 6种HBV-M少见模式的检出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作者:王新;倪苑;张京秀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是妊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因子,参与妊娠过程的始终,但是当其含量异常增高或降低均表现为病理妊娠.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3.03%~21.9%[1].
作者:王耕;黄春明;唐卉;陈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王强;吴清明;王小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刘一尔;伍龙;邓海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黄常江;蔡恕一;刘俊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近年来,国内相继开展玻璃体腔内注气的方法进行治疗黄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不断提高.我院1993年1月~1998年1月,采用国产全氟炳烷(C3F8)气体玻璃体腔内注入治疗黄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5例,获得较好效果.现将体位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薛燕雄;蔡敏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癌症死亡率中居第三位,全世界每年约有25万新发病人,其中43.7%发生在中国.WHO(1983年)肝癌预防会议指出,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有密切关系,两者相关性高达80%[1].我国80%~90%的肝癌患者有HBV感染的背景[2],因而针对合并HBV感染的HCC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干扰素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赫军;潘金飞;黄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从事小儿麻醉的医师,必须熟悉小儿特点,一方面,小儿各器官系统功能尚不成熟,另一方面又处于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因而麻醉时应把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熟程度的特点 ,采取相应措施,才能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
作者:蓝雨雁;胡振快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