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蒋旭荻;张勤;刘东

关键词:老年功能性便秘, 通便汤, 麻仁润肠丸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3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口服麻仁润肠丸3~12g/次,2次/d;治疗组70例,予中药汤剂通便汤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疗效和更好的安全性.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护理

    安全是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衰弱、身心功能退化、平衡失调、感觉减退或有体质减弱、不服老和不想麻烦别人的心态,常可影响安全.护理人员应意识到其重要性,加强老年人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老年人安全.下面仅就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董焕苗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浅谈农村异位妊娠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由于卫生习惯和避孕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农村育龄妇女异位妊娠患病率较高.其中,绝大部分具有发病急剧、病程进展迅速、对病情认知程度低等特点.做好此类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心理、伦理护理,对疾病的转归有积极作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夏小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小肠肿瘤螺旋CT及数字化消化道造影的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较困难[1].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还可以进行定性诊断.

    作者:张士朋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伤湿止痛膏与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伤湿止痛膏和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进行伤湿止痛膏穴位贴敷治疗,对8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进行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伤湿止痛膏治疗第1周内咽痒、咳嗽均消失者34例,治疗第2周内咽痒、咳嗽均消失者17例.治疗2周后咽痒、咳嗽均未消失者为治疗无效患者共9例,治愈率85%.麝香追风膏治疗第1周内咽痒、咳嗽均消失者40例,治疗第2周内咽痒、咳嗽均消失者28例.无效12例,治愈率85%.结论:麝香追风膏穴位贴敷和伤湿止痛膏穴位贴敷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效果较好,两者无明显区别.

    作者:林晶;蔡秀荣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沟通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的就医要求越来越高,经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不仅仅是解决身体上的疾病,还包括得到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特殊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典型表现有多食、消瘦、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突眼等症状,诊断不难,但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时,极易误诊、误治,延误治疗时间,本文对2000~2006年间,在外院拟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后经我院确诊为甲亢并治疗痊愈20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期从中吸取教训.

    作者:吕宏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伴有焦虑情绪的分析与干预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精神病患者在恢复期如伴有焦虑症状,则会影响其预后,更容易引起病情复发.为了解恢复期出院患者的焦虑情绪及应对方式,自2000年2月至8月调查了出院后复发的8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华;陶希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浅谈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精神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疗效往往不理想,病情常反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药物副反应.加强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护理有利于巩固疗效、促进康复和减少复发机会.本文主要从护理程序方面讨论精神病患者的用药.

    作者:李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护理报告

    嗜血细胞综合征亦称嗜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是一组以发热伴皮疹、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以及组织细胞吞噬形态完整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临床表现各异,发病因素多样,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多继发于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大多为病毒,其次为细菌、支原体等,亦可由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也常因病毒感染而诱发.一般而言,发病年龄小于2岁提示家族性嗜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可能性大,且多有阳性家族史,属隐形遣传,诊断较为困难.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腹腔镜仪器的清洗、消毒与保养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轻、切口小、病人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但其仪器精密且昂贵,而且结构复杂,易损坏;大多数医院仅将器械在短时间内消毒后重复使用,由此也带来了医院感染的新问题.

    作者:张建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CL-90评定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态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采用SCL-90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恐惧、偏执,SCL-90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常模,女性对事件的反应态度较男性更强烈.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较差,必须进行心理教育、咨询和治疗,防止或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双凤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 Ulcerative Colitis, UC )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目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仍有10%~15%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1],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Ilealpouch Anal Anastomosis,IPAA )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肠道重建的理想手术. 我院于 1998 年 7 月~ 2006 年 12 月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进行了 IPAA 手术,31 例经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峰;郑艳;王爱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近12年间收治的4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68例再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5.6%(68/436),病死率为33.8%(23/68).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因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血压波动较大.故术中彻底止血及术后将血压控制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重要因素,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李阳平;刘光宇;秦义民;王晓龙;赵林;李兵桥;呼和巴特尔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床边心电监护在老年病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床边心电监护临床应用广泛,它再现了心脏电活动,因此,心电监护对重症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为护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便.

    作者:刘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农民肺的X线表现

    农民肺是由于吸入发霉干草或发霉蔬菜的粉尘后在呼吸道远端,主要是在肺泡内所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疾病.现已证实,其病原是随着粉尘带入肺内的一些嗜热性放线菌属的孢子,大多是小多孢菌,少数为普通嗜热性放线菌,在患者的血清中可找到对这些致病菌的沉淀素.

    作者:刘忠强;倪红岩;王丽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唇腭裂修补术的临床护理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采取手术整复的方法,以达到恢复功能和形态接近正常的目的.围手术期护理有特殊的要求,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包括术前术、后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唐秀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女性淋病检验取材方法探讨

    为了探讨女性淋病的检验取材方法,自2002年1月~2006年1月在对部分女性淋病患者的检验取材中,随机选择部分患者进行宫颈取材的同时,也进行尿道取材送检,并将其结果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彩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调查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0%~50%[1].PSD可诱发或加重脑卒中患者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启明;王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儿科医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科引起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两年间4 275次住院患儿家属中发生的28起医患纠纷,发生率为 0.65%.结果:这些起纠纷中虽然都未达到经济赔偿的地步,但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科室的正常工作,少数纠纷对医院产生了负面影响.结论: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和减少医患纠纷的根本,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所在

    作者:高凤兰 刊期: 2007年第24期

  • 建立医院职工教育培训机制的思考

    医院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我院为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建立了职工培训机制,提高了医院职工的整体素质,带动了医院绩效的创高,提升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作者:熊长英;李燕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