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臣斌
西门子PRIMUS-H型直线加速器为高能直线加速器,在运行的数年中故障频繁,先后更换过速调管、闸流管、射频源等主要部件.在临床放疗应用中趋于稳定,但仍时有小故障出现影响对患者的治疗.现就治疗中出现的多叶准直器(MLC)故障进行分析.
作者:袁一戈;王小虎;高力英;赵林;杜瑞琴;单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种利用表面肌电信号和心率变异信号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估的训练系统.方法:采集生理信号并进行时域、频域的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训练程序难易程度相结合,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训练.结果:通过训练使人能够尽快调整心理,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使人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心理评估训练系统的设计为心理评估提供了更加客观并且可量化的依据,并能通过训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该训练系统将在心理素质评估训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钟添萍;汤黎明;朱兴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借助信息系统科学的管理平台,对门诊管理进行科学信息化重组,提升门诊就诊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信息化实现专家限号、预约挂号、电子签到、评价器的应用以及银联自助挂号.结果: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和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接收度及好评度都有很大提高,医院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能有效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运行效率和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
作者:刘兴淮;徐燕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医院医学工程科是为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提供物质保障的重要科室之一,研究医学工程科科室建设对医院的科学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分析医学工程科的现状,并研究出现阻碍医学工程科发展问题的原因所在.结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经验,得出改善医学工程科现状的对策,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结论:提高医学工程科的工作质量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医院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可靠保证.
作者:张巍;张鹏;周双勤;张思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PET-CT实现了同机图像融合,是一种功能性医学影像学设备,通过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便利.方法:分别介绍PET与CT两种设备同机组合的不同成像原理以及设备应用时对环境的要求.结果:了解PET-CT的工作原理,掌握一般维护保养项目和方法,使PET-CT融合影像为临床正确确定放疗的计划靶区、检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提供佳方案.结论:PET-CT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与设备的维护保养密不可分.在设备的日常维护过程中要保持设备符合环境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各个运行环节,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作者:张秀文;张永寿;刘乃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德国ERBE ICC350高频电刀是ERBE公司ICC系列高频电外科手术设备的顶级产品,具备控制失血等多种功能,适用于各种高频电外科手术.通过维修该型号高频电刀的故障实例将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及故障排除处理归纳整理,以供同行维修人员参考.
作者:李晖;郭洁;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治疗方法,分析说话瓣膜对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渗漏、误吸的影响.方法:收集气管切开、病程较长、未能拔除气管套管的伴吞咽障碍患者,在其气管套管口配戴说话瓣膜,采用吞咽造影检查观察配戴时与未配戴说话瓣膜时渗漏、误吸程度的变化,应用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对其分析,对照使用前后渗漏和误吸发生率.结果:气管切开患者在配戴说话瓣膜时与未配戴时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发现,患者中配戴说话瓣膜者与未配戴者级别有变化;佩戴说话瓣膜时降低了误吸发生率.结论:患者佩戴说话瓣膜时误吸程度逐渐向渗漏程度改善,患者自身的渗漏、误吸程度减轻,降低了误吸发生率.
作者:万桂芳;窦祖林;王辉;谢纯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麻醉科各类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掌握在用医疗设备性能现状,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Fluke专业的质控设备对麻醉科医疗设备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检测麻醉机22台,有创呼吸机2台,多参数监护仪39台,微量注射泵23台.医疗设备总体性能合格率较好,不合格医疗设备主要是由个别指标精度不准所引起.结论:对麻醉科医疗设备定时维护保养,以提高医疗设备的整体性能,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作者:鲁永杰;金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德尔格Evita 4呼吸机气路的分析与应用维护的探讨,获得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经验.方法:结合实际工作,重点分析Evita 4呼吸机气路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科学的设备日常维护方法.结果:分析呼吸机内部气路,确定设备维护方案,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结论:通过分析气路,指导临床工程师进行应用维护,保证设备高效运行.
作者:张腾;郭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医疗设备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使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PM)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法:在医院建设中,人才是基础,医疗器械是条件,管理是关键.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重点工作之一,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维修与保养则是重中之重.结果: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对延长仪器寿命、提高诊断准确率起到重要作用.结论:预防性维护是指周期性地对仪器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维护工作,以确保仪器安全地处于佳工作状态.
作者:张宜江;焦明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适应国内医院现代化建设,借鉴国外现代化医院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医院的现状和现代化需求,解析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系统在医院的应用.方法:通过比较国内主流的2种物流传输系统的特性,探讨医院内部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结果:先进的物流管理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竞争力.结论:通过对国内医院日常营运情况的分析和实际使用情况比较,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相对气动物流系统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更能满足和切合我国医院的实际需求.
作者:何伟峰;马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套能快速、准确检测医用负压终端流量的装置,从而检测医院中心吸引系统内的堵塞或泄漏问题,以便及时排除故障.方法:根据“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要求,每个吸引系统终端接头(不包括吸引器)制气速率在大气环境下应≥30 L/min,在固定压强和固定时间内利用公式B=V/t计算流速.将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而判断吸引系统正常与否.结果:该检测装置能快速判断出是医院中心吸引系统内部问题还是外接设备问题.结论:该装置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且缩短了维修时间,为医疗工作提供了稳定、有效的医学工程保障.
作者:卢贞燕;何光彤;李松阳;石磊;陈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机能学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课堂管理、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同时,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者:侯晓莉;崔茜;马思明;丰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研究PC机通过网络接收、存储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影像的方法,阐述DICOM存储SCP的编程实现技术.方法:运用VC++6.0及LeadTools工具包实现在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中编程.结果:成功地实现了PC机网络接收、存储基于DICOM影像的功能.结论:本方法可集成并应用于其他诸如图文报告、影像病例收集等应用软件中,并可为PC机从医疗影像设备中采集存储DICOM影像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作者:杨征宇;赵建传;张立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日机装DBB-27透析机经典报警故障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设备损坏的原因和使用操作的注意事项,帮助临床工程师快速处理突发性故障,及时发现并准确诊断、排除血液透析机的故障,以保证设备正常安全地运行.
作者:张瑜;耿铭剑;周剑;李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构建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诊治质量、保证患者安全、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通过加强采购管理,注重使用、维修、质量检测、计量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医疗设备全程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模型.结果: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医疗设备的全程质控制管理.结论:医学工程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找准自己的位置,把工作重心放到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上来,促进医疗技术的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学工程事业开辟出新的天地.
作者:叶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静脉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手术前静脉采血患者和出血性疾病静脉采血患者,将278例问题病例进行了凝血四项检查,分析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结果:278例样本中,血液凝固93例,小凝块144例,采血量少32例,溶血和脂血19例.结论:由于该试验对标本要求特殊,采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故探讨静脉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和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意义.在临床检验过程中,采血过程中的多个因素会影响到凝血四项的结果,检验人员要从抗凝剂的使用、采血时间等过程进行控制,避免失误,减少检验误差.
作者:李文静;杜丽敏;沈丽君;杜秋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高压注入对比剂时发生渗漏与注射速率的相关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502例患者注入对比剂时采用2.5 ml/s、3ml/s和5ml/s的注射速率,注射过程中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观察对比剂渗漏情况.结果:采用注射速率为2.5 ml/s与3 ml/s的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3,P>0.05);注射速率为2.5 ml/s、3 ml/s与5 ml/s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364,18.036; P<0.05).结论:对比剂注射速率增大,其渗漏率有增高的趋势.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后能有效减少渗漏的发生及减轻渗漏的严重程度.
作者:祝红线;宋云龙;樊红霞;方红;王萍;张红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验证重心频率能否有效量化癫痫患者脑磁图中的高频振荡成分.方法:选择1例典型颞叶癫痫患者的脑磁图数据,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进行分解,用重心频率对高频振荡进行量化,并计算平均重心频率,比较左、右颞的重心频率差异.结果:在静息状态下,患侧的梯度计采集到的MEG信号在80~ 250 Hz范围内即时重心频率和平均重心频率都比健侧高.结论:采用重心频率能够有效的量化信号的高频振荡,同时能够有效的区分出健侧和患侧信号之间的高频振荡差异.
作者:柳渊;孙伟;严汉民;林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在基底节区的MRI影像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导致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根据梗死位置,将基底节区梗死MRI表现分为前部和后部.评价累及基底节区前部和后部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的MRI影像分布特点.结果:将78例结核性脑膜炎和20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44例仅累及基底节区的前部;在缺血性卒中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148例仅累及后部.结核性脑膜炎腔隙性脑梗死累及豆状核和内囊膝部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在结核性脑膜炎腔隙性脑梗死累及基底节区后部的34例患者中,有26例有卒中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分布取决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基底节区前部的受累,尤其是尾状核和内囊膝部以及病变的多发性常提示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性;而后部受累,多提示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
作者:董莘;李海斌;敖国昆;秦崇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