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bA1c、GSP和FPG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何煦芳;程旋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 空腹血糖
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及空腹血糖(FPG)的检测对糖尿病(DM)诊断、治疗及控制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61例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以酶法分别检测HbA1c、GSP、FPG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26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GSP、FPG的升高率分别为54.0%(141/261)、60.9%(159/261)和93.5% (244/2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GSP、FPG平均含量分别(7.6±1.3)%、(270.4±38.8) μmol/L、(10.5±2.0) mmol/L;62例健康体检者HbA1c、GSP、FPG含量分别为(4.8±1.2)%、(179.2±57.0) μmol/L和(4.8±1.2)mmol/L,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FPG阳性率高,提示FPG为检测即时血糖,受到影响因素多,难以代表患者在管理治疗过程中真实血糖水平.因此,如能联合HbA1c和GS检测,对糖尿病评价更有意义.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人群血清叶酸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叶酸营养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为叶酸防治慢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云南省弥勒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发现的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叶酸和hs-CRP、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分析血清叶酸浓度和炎症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高血压病人群中,血清叶酸浓度高者,IL-1β、IL-6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血脂及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叶酸浓度与IL-1β、IL-6呈负相关关系(x2=-0.395、-0.203,P<0.01、0.05),与TNF-α 、hs-CRP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人群的血清叶酸浓度与炎症指标明显相关,血清叶酸浓度高者其炎症指标IL-1β、IL-6较低,提示良好的叶酸营养状况有助于降低高血压人群的慢性炎症水平.

    作者:郑辐;薛瑶纯;李培德;韦柳;赵秀娟;马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深圳市梅毒疫情重报现况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深圳市性病疫情监测报告机构梅毒重报情况,分析梅毒疫情重报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取20家性病疫情报告机构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梅毒患者进行个案调查,获得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联系方式、既往就诊情况等信息.分别建立本次调查获得的患者个案信息数据库及2004~2009年网络报告中梅毒疫情报告数据库,用SAS 9.1软件筛选出两个数据库中患者姓名一致或姓名相似(同音不同字)的卡片,将其姓名及其他信息整合成分析用的数据库.根据本次调查拟定的重卡判断标准对上述数据库中每一例调查个案信息进行人工核对和确认重卡.结果 本次调查患者770例,主诉为复诊的梅毒患者占59.22%.本次调查发现被重复报告个案95例,确定重卡率12.58%,被重复报告111次,其中当年重复报告个案占62.11%,跨年占37.89%.影响梅毒疫情重报的因素主要是患者进行多次、跨地区、跨年度就诊,以及在重复就诊时填报的病种、职业、现住址、年龄等不一致.经调整后梅毒发病率为65.65/10万,比调整前下降10.63%.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梅毒重报情况不容忽视,应对目前常规查重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梅毒疫情报告质量的督导力度.

    作者:蓝丽娜;冯铁建;洪福昌;郝元涛;罗珍胄;吴肖冰;陈祥生;胡国清;朱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322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血清中8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不同人群、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227例患者中病原体的阳性率为39.3%,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高,其他依次为:嗜肺军团菌、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男性与女性患者病原体阳性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人群病原体感染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成人组明显高于儿童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的嗜肺军团菌、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肺炎衣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儿童组,而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阳性率显著低于儿童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2013年阳性率,两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秋季和冬季的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在不同的人群、年份和季节性存在差异,在性别间无差异,感染病原体以甲型流感病毒和嗜肺军团菌为主,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衣原体流行有季节性特点,副流感病毒和嗜肺军团菌全年散发,未见明显季节性变化.

    作者:张淑艳;李婧;刘杰;赵满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危人群潜伏结核感染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危人群潜伏结核感染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结核菌暴露程度将与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纳入高危组,无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的健康人群纳入低危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ELISPOT的方法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结果 高危组的IG-RA阳性率为24.4%(11/45),高于低危组的4.5%(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7,P=0.018).高危组中医务人员的IGRA阳性率为24.1%(7/29),与结核患者家属的25%(4/16)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30岁(OR=21.250,95%CI=0.005~195.804)和结核菌暴露时间≥3年(OR=6.429,95% CI=1.201~34.407)为高危人群LTBI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 结核菌感染高危人群的LTBI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人群,并且与年龄和暴露时间呈正相关,应加强LTBI的早期筛查;医务人员与结核患者家属的LTBI发生率相当,应建立系统的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筛查制度,改善防护设施,加强监督管理,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作者:丁立;陈惠丽;刘泽霞;黄曦;夏瑾瑜;黄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含利尿剂类降压药服后低钾血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服用含利尿剂降压类药物后的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服用含利尿剂类降压药物的13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统计服药治疗期间低血钾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服用含利尿剂类降压药后有37例出现低血钾状况,发生率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T/V、血磷、Hb、ALB等是诱发患者出现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OR=2.023)、血磷(OR=1.734)、ALB(OR=2.561)等.结论 当高血压患者服用含利尿剂类降压药物进行临床治疗时,极易出现低血钾症,而年龄、血磷、ALB等因素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有猛;何崇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室环境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物体表面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分布、耐药性及其同源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重症监护室不同物体表面采集样品,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鲍曼不动杆菌,并对分离株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再用重复序列PCR技术(REP-PCR)检测其基因型.结果 重症监护室不同物体表面共分离鉴定出11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空气流通的回风口和患者密切接触的部位.药敏结果显示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哌拉西林耐药率高(58%),米诺环素耐药率低(37%),多重耐药的菌株占41%.REP-PCR检测分为10种基因型,以A型和B型为主,分别占了32%和24%.结论 环境中的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室的物体表面分布较广,耐药菌株较多,应加强监测工作,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高俊;单靖岚;叶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miR-21联合CEA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miR-21联合癌胚抗原(CEA)对结肠癌的诊断意义,为结肠癌早期检测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收治的结肠癌患者92例,匹配正常人88例;采集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和CEA表达情况等,提取血浆中RNA并用Q-PCR检测miR-21的表达情况;分别用ROC曲线检测CEA、miR-21、miR-21联合CEA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正常人组CEA水平为(1.793±1.121)ng/mL,结肠癌患者CEA水平为(9.843±8.430)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是正常人的(5.510±3.97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A组曲线下面积为(0.838±0.029)(95% CI 0.781-0.894),miR-21组曲线下面积为(0.724±0.038) (95% CI 0.649-0.798),miR-21联合CEA组曲线下面积(0.916±0.019)(95%CI0.878-0.953).结论 miR-21联合CEA优于CEA或miR-21单独对于结肠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检测结肠癌提供了新的依据.

    作者:王永琦;孟津;何冬雷;刘丽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陕北农村地区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陕北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选择8个村作为调查点,以调查点≥3岁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调查对象粪便中蛔虫、钩虫、鞭虫虫卵,12周岁以下儿童以透明胶纸法检测蛲虫卵.在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8户以上的家庭,对家庭成员进行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卫生行为调查.结果 共粪检1 352人,阳性4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0.29%;蛲虫感染检测108人,阳性11人,蛲虫感染率为10.18%;入户调查329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8.29%,62%以上的调查者有良好卫生行为.结论 陕北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低,但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人群卫生行为较好,但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应继续加强防治工作,促进健康教育,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危害.

    作者:马莉;景彩霞;薛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元江县1953~2012年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元江县60年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今后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元江县1953~2012年的传染病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元江县1953~2012年共报告传染病28种357 922例,年均发病率3 946.95/10万.消灭了烈性传染染病天花;消除了白喉、脊髓灰质炎、鼠疫、炭疽、百日咳、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已基本消除了疟疾、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新生儿破伤风、麻风病;新发现传染病有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发病率顺位居前五位的传染病由1953~1962年的流感、疟疾、痢疾、麻疹、百日咳转变为2002~2013年的手足口、腮腺炎、肺结核、感染性腹泻、肝炎.2002~2013年,呼吸道传染病在总传染病发病中的构成比由1963~1972年75.87%降至31.89%;肠道传染病由1953~1962年的9.87%上升至49.84%;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由1953~1962年的73.06%降至5.67%;血液性及性传播疾病自1990年后有报道,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淋病是元江县当前流行的主要传染病.结论 元江县60年传染病发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传染病谱、发病顺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后防控工作必须提高传染病法制化管理水平,针对各种传染病流行特征制订综合性防控措施并加以落实,重点抓好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控制以及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

    作者:杨继清;王志刚;武惠勇;李文雅;李红星;刘冬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HbA1c、GSP和FPG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及空腹血糖(FPG)的检测对糖尿病(DM)诊断、治疗及控制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61例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以酶法分别检测HbA1c、GSP、FPG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26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GSP、FPG的升高率分别为54.0%(141/261)、60.9%(159/261)和93.5% (244/2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GSP、FPG平均含量分别(7.6±1.3)%、(270.4±38.8) μmol/L、(10.5±2.0) mmol/L;62例健康体检者HbA1c、GSP、FPG含量分别为(4.8±1.2)%、(179.2±57.0) μmol/L和(4.8±1.2)mmol/L,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FPG阳性率高,提示FPG为检测即时血糖,受到影响因素多,难以代表患者在管理治疗过程中真实血糖水平.因此,如能联合HbA1c和GS检测,对糖尿病评价更有意义.

    作者:何煦芳;程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茂名市2011~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茂名市2011~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茂名市2011~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报告,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茂名市2011~2013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7 515例,年发病率为2011年3.29/10万、2012年3.75/10万、2013年5.5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的婴幼儿,占病例数的69.62%(5 232/7 515);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多,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0.43%(5 293/7515);各地区平均年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 237.13,P< 0.01);每年12月份和次年1月份为发病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29.27%.结论 其他感染性腹泻好发于秋冬季,其高危人群为散居儿童,病例报告和病原学诊断率低.

    作者:黄海东;黄耀云;罗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β-HCG和Cys C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孕妇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血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及10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进行血β-HCG及血CysC的检测.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β-HCG和血CysC分别为(51 076±34 037)mIU/mL和(1.62±0.43) mg/L,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HCG和血CysC分别为(46 689±25 925)mIU/mL和(1.26±0.30)mg/L,与正常孕妇组(36 672±26 295)mIU/mL和(0.80±0.18)mg/L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CysC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血CysC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β-HCG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同时,血Cys C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造成的肾功能损害更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并可作为判断其病情轻重的指标,联合检测血β-HCG及血Cys C对了解其病情进程更具指导的意义.

    作者:王莉平;游伟强;资捷;丁丹丹;方小龙;向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四种常用方法检测比较

    目的 分析2014年结核标本检测结果并比较4种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792份结核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罗氏改良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涂片金胺O染色法及T-SPOT.TB等四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92例标本中共有37例阳性,占4.7%;培养法具有高的灵敏度(100.0%),TB-PCR法特异度可以达到100.0%,金胺O染色灵敏度较低为64.9%,T-SPOT.TB灵敏度为97.3%、但特异度不足90%.结论 金胺O染色和结核培养可以应用于基层医院;对于有条件的医院,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特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科学地结合TB-PCR和/或T-SPOT.TB,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许宏涛;陈东科;赖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25(OH)D3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0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血压、脂谱、血糖、血清25(OH)D3水平等.测定所有入组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分析血清25(OH)D3水平和三组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的SBP、FPG、2hPG、HbA1c、TG和LDL-C显著高于正常组,25(OH)D3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均<0.01.血清25(OH)D3和HOMA-B及HOMA-IS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3和0.229,P<0.05;血清25(OH)D3和HOMA-IR之间存在负相关,r=-0.236,P<0.05;回归方程分别为HOMA-B=0.413×VD+0.432,HOMA-IS=0.229×VD+0.238,HOMA-IR=-0.236×VD+0.52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低,可能与其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

    作者:鄢燕琼;陈传绮;郭铁成;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氧化应激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氧化应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海南省农垦总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期选择2型糖尿病无OSAS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记录血糖波动指标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值(MODD)及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C-反应蛋白(CRP)、血脂、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吸烟、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8-异前列腺素F2α、MODD和MAGE分别为17.63 ng/L、1.93 mmol/L、5.66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4.84 ng/L、1.71 mmol/L和5.0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异前列腺素F2α与MODD (β=3.22,95%CI:2.15~4.31)及MAGE(β =0.83,95%CI:0.08~1.57)存在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氧化应激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无OSAS患者,氧化应激指标8-异前列腺素和血糖波指标MODD、MAGE存在正相关.减少血糖波动可能减少其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吴祖荣;陈宗存;符茂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ERα基因Pvu Ⅱ和Xba Ⅰ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基因PvuⅡ和Xba Ⅰ多态性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100例,同时选择体检健康女童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女童ERα基因内切酶PvuⅡ和Xba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比较分析两组Pvu Ⅱ和Xba Ⅰ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①ERα基因PvuⅡ基因型PP、Pp、PP频率,XbaⅠ基因型XX、Xx、xx频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023,P=0.011;x2=11.740,P=0.003);②携带Pvu Ⅱ的P等位基因发生ICPP的相对风险是p的1.750倍(95%CI:1.152~ 2.659,P<0.05);携带XbaⅠ的X等位基因发生ICPP的相对风险是x的2.061倍(95%CI:1.351~ 3.145,P<0.05).结论 在ICPP人群中存在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 Ⅱ和Xba Ⅰ位点基因多态性,P等位基因和X等位基因可能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遗传易感性基因,Pp基因型或Xx基因型相对易于患病.

    作者:李明珠;董国庆;蒋绍艳;张忠菊;李坚旭;黄秒;陈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HLA-B基因多态性与男男性接触者HIV/AIDS疾病进展研究

    目的 对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HLA-B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疾病进展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HLA-B基因在MSM HIV/AIDS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患者从HIV感染到AIDS发病的时间不同分为快速进展组(RP)和非快速进展组(NRP),对两组HIV/AIDS MSM的HLA-B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型,分析HLA-B基因型与AIDS疾病进展相关性.结果 219例MSM HIV/AIDS,快速进展组(RP)60人(27.40%)和非快速进展组(NRP) 159人(72.60%).中位潜伏期为5.73年(95%CI 5.32~5.94年).其中RP组中位潜伏期为3.82年(95%CI 3.51~4.35年),NRP组中位潜伏期为6.67年(95%CI 5.51~7.18年).HLA-B*27和HLA-B*51等位基因NRP组分布大于RP组,HLA-B*35等位基因RP组分布大于NRP组,(P均<0.05).结论 HLA-B对MSM感染HIV后病程进展有相关性,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刘莹;刘小敏;李学云;舒彬;牛姬飞;范苏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Jagged-1对Ang Ⅱ诱导后EPCs的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Jagged-1对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增生、凋亡及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Jagged-1质粒转染EPCs,血管紧张素Ⅱ进行干预后,利用Br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eal Time-PCR技术检测VEGF mRNA表达,ELISA技术检测上清中VEGF浓度,采用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检测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Jagged-1转染后,EPCs组Jagged-1蛋白、VEGF mRNA表达、EPCs的增生能力与成血管能力均较未转染组显著增高(P<0.01).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后,Jagged-1质粒转染的EPCs的VEGF表达、增生能力及成血管能力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其VEGF表达、增生能力及成血管能力较对照组与未转染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提高EPCs的Jagged-1表达,可以提高EPCs的成血管能力,原因可能是EPCs中高表达的Jagged-1可以通过提高VEGF的表达与分泌而促进EPCs的成血管能力.

    作者:蔡朝民;何小解;刘香萍;徐羽中;李小云;彭运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常州市有螺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常州市有螺环境改造现状,为螺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有螺环境资料,对所有有螺环境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环境分类,建立数据库分析各类环境特点,并应用Google Earth软件绘制分布图.结果 常州市有螺环境共计6 174个,面积3 911.97万m2,分布于7市(县、区)的51个乡(镇)、414个村.根据环境分类,Ⅱ类环境多,Ⅰ、Ⅱ、Ⅲ、Ⅳ类环境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24.8%、54.4%、11.3%、9.5%.金坛市、武进区、溧阳市的有螺环境面积大,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1.0%、24.4%、24.0%.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以现况Ⅱ类环境居多,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以现况Ⅰ类环境居多.Ⅳ类环境主要分布在武进区和新北区,分别占68.3%、25.9%.江湖滩、内陆和山丘3种类型流行区有螺环境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9%、49.8%、40.3%.3种类型流行区均以Ⅱ类环境居多,面积分别占52.3%、50.1%、60.2%,Ⅳ类环境所占比例分别为22.5%、14.1%、0.7%.结论 常州市有螺环境分布广,面积大,应重点加强对Ⅲ类、ⅣV类环境的监测.

    作者:何明祯;陈弘;谢轶青;徐辉;邹永根;朱仕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紧密连接闭锁小带蛋白(ZO-1)和紧密连接闭锁蛋白(Occludin protein)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LPS组(LPS组)、PHC低剂量组(L-PHC)和PHC高剂量组(H-PHC),每组10只,后3组注入LPS (5.0 mg/kg),30min后,L-PHC和H-PHC组分别注入PHC 0.3、0.9 mg/kg,24h后取外周血和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TNF-α和IL-1β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组肾脏炎症明显,而L-PHC和H-PHC组肾脏炎症较弱;与C组比较,各组血浆TNF-α、IL-1β、Scr和BUN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L-PHC和H-PHC组其含量比LPC组明显降低(P<0.05);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LPS组升高,L-PHC和H-PHC组比LPS组下降(P<0.05).结论 PHC可减轻脓毒症诱发的AKI,调控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高浩然;佟德惠;黄泽清;于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