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对比研究

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迪丽努尔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病理形态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将诊断为UC和CD的181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验室与临床资料,比较其镜下及组织学表现的不同。结果:经过结肠镜下比较发现,病变部位、分布状态、纵行溃疡、环形溃疡、阿弗他溃疡、结节样增生、肠腔狭窄及鹅卵石征等项目在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其差异显著,而其他类型则无差异。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比较发现,炎症侵犯肌层、绒毛状结构增生、隐窝炎或脓肿、非干酪性肉芽肿、隐窝扭曲、杯状细胞减少以及潘氏细胞化生等项目组间差异显著。结论:根据UC和CD的病理学特点,在诊断UC和CD时需要将内镜下和显微镜下结肠病变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几何效率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几何效率与准直宽度及管电压的关系。方法:使用长杆电离室测量不同准值宽度以及管电压下体模内剂量分布曲线并计算其几何效率。结果:多排螺旋CT的几何效率为11%~68%,其中中心位置的几何效率为11%~49%,边缘4个位置的几何效率为16%~68%,加权几何效率为17%~58%。随准直宽度的增加,几何效率明显增高,而管电压对几何效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多排螺旋CT几何效率受准直宽度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应选择适当的准直宽度进行扫描以减小患者的辐射剂量负担。

    作者:庄静文;白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T引导下立体定向梯度减压术在重度脑出血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位梯度减压术在重度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度脑出血患者129例,按收治时间将其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梯度减压法手术;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立体定位下确定手术路径,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预后评分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GO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相比治疗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P<0.05);手术并发症,治疗组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4.01;P<0.05)。结论:CT引导立体定位梯度减压术能有效提高重度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且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要跟东;张山;任洪波;刘斌;宋志远;袁明智;周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用手术吻(缝)合器的发展及术中应用

    医用吻(缝)合器具有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得以往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灶切除,提高了手术的疗效,为高难度手术和新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国产医用手术缝(吻)合器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快速发展的工艺技术水平在市场占有率上逐年提高,在开放式手术的应用中已逐步超过国外品牌,在腔镜手术中,国产吻合器也争得一席之地。目前,吻(缝)合器在国内三级医疗机构中应用逐渐普及,广泛应用于食管、胃肠道重建,在内镜手术中完成肺大泡切除、脾脏、子宫、胰腺及十二指肠等部位手术。

    作者:常林凤;刘宝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T图像金属伪影的处理方法

    CT图像中的金属伪影是指CT对人体进行扫描时由于射线硬化效应和部分容积效应等引起的体内金属植入物周围明亮放射状或片状伪影。金属伪影作为X射线医学影像学常见现象,其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①基于硬件技术,如能产生单能量光子的能谱CT;②基于软件技术,如插值算法等。能谱CT作为硬件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对抑制金属伪影产生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而基于软件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迄今为止两类方法在去除金属伪影效果上均未取得令人十分满意的结果。因此,着重对金属伪影的产生原因、处理方法、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作者:刘思伟;董硕;白玫;严汉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胰腺癌体部伽玛刀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比较并分析OUR-QGD型体部伽玛刀(γ-SB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胰腺癌治疗计划中剂量学数据,为胰腺癌放射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10例胰腺癌患者(胰头癌、胰体尾癌各5例)制定体部伽玛刀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要求50 Gy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计划靶体积(PTV)。比较两种PTV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显示的结果计算靶区剂量和危险器官(OARs)照射剂量。结果:3D-CRT计划的均匀指数好于γ-SBRT,两者适形度近似。γ-SBRT计划中靶区剂量明显高于3D-CRT,且OARs受照射剂量较低。结论:γ-SBRT治疗胰腺癌明显提高靶区照射剂量,更好的保护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可以作为治疗胰腺癌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疗技术。

    作者:朱奇;康静波;李建国;李启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滚珠折叠式手术转运床板的设计

    目的:研制简洁、方便且小巧的经济型滚珠折叠式手术转运床板,以便手术患者的院内转运。方法:采用折叠与滚珠滑动技术,设计一种重量轻、体积较小的手术转运床板,方便科室使用与存放。结果:该滚珠折叠式手术转运床板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经医院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设计与制造简洁、重量轻、体积小和使用方便的手术转运床板,不仅方便大型医疗机构使用,也能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医院,该设计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作者:郭赤;兰天飚;李涛;郑诗强;苏东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器械无线射频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通过在手术室手术器械消毒过程中应用无线射频(RFID)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灵活和实时的手术器械消毒流程管理系统。方法:以Windows系统为平台,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结构,部署于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基础上,配合主动式RFID模块、手持终端机、PC以及服务器的使用。结果:手术器械RFID管理系统的实施,健全了器械包档案资料,为责任问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准确记录器械包消毒过程避免错误发放;严格限制了器械包的消毒有效期;保障了严酷环境下消毒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绩效考核及事后追溯提供了有效的数据。结论:手术器械RFID管理系统的实施促进院方实现整个医疗器械管理流程数据透明化、可追踪化及可视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医院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作者:时航;曾凡;黄昊;姬晓波;史森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在乳腺肿块患者麦默通微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针对乳腺肿瘤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问题和需求,对在门诊实施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少其恐惧心理,安全有效的配合手术,以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患者术前及术后知识认知及心理,并进行宣教前、后比较。结果:患者乳腺知识认知情况宣教前为17.84%,宣教后明显上升至95.02%;紧张情绪宣教前为90.87%,宣教后明显下降至24.90%;心理满意度由宣教前为84.23%,宣教后明显升高至99.17%。结论:乳腺肿瘤患者术前明显存在心理问题,压力很大,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充分的知识宣教,提供佳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配合手术,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久梅;唐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将诊断为UC和CD的181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验室与临床资料,比较其镜下及组织学表现的不同。结果:经过结肠镜下比较发现,病变部位、分布状态、纵行溃疡、环形溃疡、阿弗他溃疡、结节样增生、肠腔狭窄及鹅卵石征等项目在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其差异显著,而其他类型则无差异。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比较发现,炎症侵犯肌层、绒毛状结构增生、隐窝炎或脓肿、非干酪性肉芽肿、隐窝扭曲、杯状细胞减少以及潘氏细胞化生等项目组间差异显著。结论:根据UC和CD的病理学特点,在诊断UC和CD时需要将内镜下和显微镜下结肠病变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作者: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迪丽努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Fresenius4008S血液透析机常见故障分析及保养

    血液透析机是临床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关键设备,而Fresenius4008s血液透析机结构由监视器(控制部分)、外部血液回路及水路组成[1]。其原理是通过制备和输送透析液至透析器,将患者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随透析液排出,再将血液回输患者体内,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2]。设备在运行中透析液温度、电导度、压力以及患者血液回路是监测与控制核心。

    作者:刘鲁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预防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A组(rhIL-11预防治疗组30例)和B组(对照组30例)。A组患者放射治疗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或血小板计数较放射治疗前基线水平下降>50%即开始按50μg?kg-1?d-1剂量给予rhIL-11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应用,直至血小板计数≥200×109/L时停药;B组患者不予预防性应用rhIL-11治疗,但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则按50μg?kg-1?d-1剂量给予rhIL-11皮下注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应用,直至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停药。结果:本研究中54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价。rhIL-11可显著升高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中血小板的低值,显著缩短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和缩短放射治疗所需的时间。主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硬结、红肿、水肿、乏力及心悸等,但大多程度较轻,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hIL-11具有明显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可显著减少髓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且不良反应较轻,较易处理。

    作者:方恒虎;康静波;赵向飞;吴姗珊;路泽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数据透视表辅助功能在医院人力资源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数据透视表将工资表中当月新增、减少人员以及人员不增不减但金额和工作科室有变动的数据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利用数据透视表寻找差异,通过增加辅助列标识(1、-1)解决人员工资中存在不同。结果:动态了解医院员工的流入和流出情况,以便掌握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的变化情况。结论:数据透视表辅助功能可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作者:李梅;张云宏;史江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X射线数字成像在全脊柱摄影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X射线数字成像在全脊柱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FX数字X射线机,对50例患者脊柱进行分段拍摄,通过工作站进行后处理,拼接出全脊柱无缝连接的优质图像,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结果:50例患者全脊柱正侧位片,其中46例显示了颈、胸、腰及骶尾骨完全连接,清晰度和对比度较好,另外4例为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图像不完全,但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数字化全脊柱成像系统具有以下优势:①能在一张X射线片上显示全脊柱图像;②摄影技术相对简捷,易操作;③易于保存传输;④节省患者检查费用,节约医疗资源。普及全脊柱成像技术能够对临床提供很大帮助,为影像数字化进程迈出坚实的一步。

    作者:孙涛;姜勇;李大鹏;韩善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SWOT分析的中医院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与管理

    目的:通过对中医院校大型仪器平台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提供有效服务,促进持续发展。方法:通过SWOT分析法,列举平台建设的内在优势和弱势、外在机会和挑战。结果:使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提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在进攻、调整、防御和生存四种状态识别的相应策略及建议。结论: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须基于现实条件,将对外协同研究科研平台作为突破口,采取创新管理模式,争取国家项目支持,逐步筑牢开放、协作共享的战略手段与方法。

    作者:王文婷;邱灼雄;王画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改进的差分阈值法心脏远程监测的实时与回顾性分析

    目的:观察基于改进的差分阈值法心脏远程监测记录仪对心电信号特征参数提取以及自动分析的准确率。方法:通过对8957例患者采用改进的差分阈值法确定心电信号波形参数的“心安宝”XAB-M3AG型远程心电监测记录仪检测,分析接受到的心电实时条图。结果:共接收心电实时数据46967条,其中手动发送9564条,定时发送25830条,自动发送11573条,异常者占自动发送的49.5%,其余多为活动中干扰所致。结论:基于改进的差分阈值法的提取算法复杂性较低,精确度较高,有很好的实时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心电信号实时监测。

    作者:董春桃;隋伟;喻洪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救医疗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

    目的:分析急救医疗设备的风险类型,为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提供保障,为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方法:从风险管理模式、风险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控制的重点内容并给出具体方法。结果:急救医疗设备具有高风险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对医护人员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论: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和风险管控,为正常和应急情况下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作者:郑艳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AD5933阻抗测量芯片的人体经穴阻抗动态监测系统研制

    目的:设计人体经穴阻抗动态经络监测系统,明确人体经穴阻抗在低中频范围内响应规律。方法:系统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STM32F103RBT6作为控制器,对阻抗测量芯片AD5933内部寄存器读写从而控制阻抗测量,外接ADG711模拟开关以实现不同量程范围,选用SGM4782双路模拟开关选通A、B两个通道,并在AD5933芯片的Vout脚和Vin脚间加入基于AD844的恒流源,采样数据通过SD卡读入上位机并分析。结果: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经穴阻抗在1~128 kHz扫频激励下阻抗曲线及数值。结论:基于AD5933阻抗测量芯片的人体经穴阻抗动态经络监测系统可以准确反映经穴阻抗信息,可作为进一步明确针灸经穴阻抗特性研究工具。

    作者:席强;赵敏;杨华元;郭永明;郭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AGFA COMPACT PLUS CR常见故障分析与日常维护保养

    自1981年日本富士公司研制出IP板运用于临床以来,X射线摄影步入数字化时代。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DR技术的迅速普及,CR在临床中的应用有所取代,但对于床边摄影未实现全数字化DR的医院,CR系统依然是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诊疗设备。苏北人民医院2003年引进AGFA COMPACT PLUS CR系统,具有操作灵活、性能稳定以及后处理功能强大等优点,在长期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故障[1]。现就此型CR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排除,以及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明;韩义;袁吴晟;杭晓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现状与趋势

    目的:大限度的发挥医疗设备的综合保障效益,更好的为医疗、教学与科研服务,以适应现代化综合医院发展的需要。方法:通过对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的剖析,在综合医院设备档案的质量,设备维修的信息化,在用设备效益三个方面的趋势进行论述。结果:分析了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要素。结论:加强综合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有效发挥医疗设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作者:缪吉昌;黄煌镜;廖生武;陈跃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GE HDxt 1.5T磁共振梯度线圈更换

    梯度系统是磁共振重要的硬件之一,是由梯度线圈、梯度放大器、数模转换器、梯度控制器以及梯度冷却装置等构成。梯度线圈是整个梯度系统的核心,每一扫描序列中梯度信号通过梯度控制器传递给梯度放大器后产生特殊波形的脉冲电流信号给梯度线圈,从而生成扫描序列所需的梯度磁场。因梯度线圈电流较大,处于常导工作状态,所以需专用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

    作者:钱德军;唐从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