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周动机;胡毅强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泛昔洛韦, 带状疱疹,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佳疗程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4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肌注维生素B1、B12;外用炉甘石洗剂,疗程为9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泼尼松,观察其佳有效疗程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止痛、止疱、结痂、皮损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疼痛缓解积分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9天时两组的疼痛缓解积分则无差异性(P> 0.05).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P> 0.05).结论 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疗程以6天内为佳.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在5岁以下儿童死因诊断质控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因诊断质控.方法 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死因诊断进行质控工作,质控后记录错报情况,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纠正针对质控中出现的问题.结果 发008~2012年茂名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诊断错误率为13.9%(11/79),编码错误率为5.1%(4/79).结论 编码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与临床联系,可减少ICD-10编码中的问题.

    作者:邹小颜;刘春华;杨生宙;梁茂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河池市2010~2012年散发流感样病例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河池市人群散发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毒株型别及流行特征.方法 2010~ 2012年对就诊的散发流感样病例进行调查和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2年共调查流感样病1 115例,流感病毒感染166例,平均感染率为14.89%(9.98%~25.58%),病毒毒株为季节性甲型H3亚型、乙型和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率高峰分别为1~3月和6~7月.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5岁以下人群感染率较低(P<0.05),与流感疫苗接种率较高有关;流感病毒感染病例中,以干部职员、学生和农民为多.结论 河池市人群流感病毒感染呈现两个高峰,应采取包括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在内的有效防控工作.

    作者:黄革;黄江荣;李建明;黄丽华;谢志永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卵巢上皮性癌中ZE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ZEB1在人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06~2010年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正常卵巢组织12例,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60例,其中FIGO Ⅰ期20例,Ⅱ期18例,Ⅲ期17例,ⅣV期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ZEB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ZEB1蛋白在正常卵巢中不表达,在49例(81.67%)卵巢癌中为阳性表达.ZEB1蛋白在各期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Ⅰ-Ⅱ期73.68% (28/38),Ⅲ-ⅣV期95.45% (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ZEB1在有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4/14)、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ZEB1在各级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低分化100% (6/6),中分化96.43% (27/28),高分化61.54%(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ZEB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卵巢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陈枝岚;王晶;宋成文;谢守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清GGT、AFP和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r-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正常健康对照组84例,原发性肝癌组92例,良性肝病组45例,均同时检测血清GGT、AFP、AFP-L3.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GT、AFP、AFP-L3与良性肝病组、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GT、AFP、AFP-L3单独检测时的敏感性分别75.5%、71.0%和83.7%,联合检测GGT和AFP或AFP-L3可使检测敏感性提高到79.3%和88.7%,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3.1%.结论 联合检测GGT、AFP、AFP-L3 3项指标可以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作者:李玉柱;张玉敏;寇永妹;陈晖;韩龙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目的 了解2008年深圳市福田区腹泻病人中分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从辖区内医院腹泻病人中分离得到1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选择10种抗生素,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XbaⅠ酶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使用Quantity-One TM软件成像并使用BioNumerics 6.1软件对其相似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诺氟沙星、替卡西林等8种抗生素敏感率均为100%,对其余抗生素则出现中介或耐药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敏感率为81.8%,四环素敏感率达90.9%.11株受试菌株的PFGE图谱经软件分析,可分为5个PFGE型,其相似性系数在93%以上.结论 本次研究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菌株问有较高的同源性.

    作者:赖植发;张勇;曾华书;侯红斌;李波;刘哲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清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抵抗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T2DM组、正常健康人15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并分析其与其它生化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2型糖尿病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和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是影响血清抵抗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对血清抵抗素水平进行ROC分析发现,血清抵抗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比较大.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有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是影响血清抵抗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抵抗素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较好指标.

    作者:杨冰;颜海青;刘忠民;周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苯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及保护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苯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同时了解血清及氨磷汀能否作为保护因素减轻苯对细胞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0.25、3.5、20μmol/L)苯组、(0.25、3.5、20μmol/L)苯+(2、10、50μg/mL)氨磷汀组、(0.25、3.5、20μmol/L)苯+血清组,通过细胞增殖检测(CCK-8法)并计算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高浓度苯组较低、中浓度苯组更能抑制细胞增殖(P<0.01);(3.5、0.25μmol/L)苯+血清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较相对应浓度的苯组减少(P<0.05或P<0.01);但20μmol/L苯+血清组与苯组间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5、3.5、20μmol/L)苯+(50、10、2μg/ml)氨磷汀,细胞增殖抑制率与相应浓度苯组比较,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R<0.05).结论 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苯毒性存在剂量依赖效应;血清及氨磷汀均能减轻苯对细胞的增殖毒性,可能可以作为苯中毒细胞的保护剂.

    作者:钟东明;蔡静怡;肖云;李庆华;朱如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利奈唑胺体外诱导粪肠球菌中介耐药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对粪肠球菌中介耐药的体外诱导作用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多步诱导法对4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以及质控菌株进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的MIC值,采用PCR测序法检测粪肠球菌4个23S rRNA V区基因的变异.结果 4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和质控菌株均诱导出中介株和稳定耐药株,在中介株和耐药株中均检测到了G2576U、G2505A和C2424U变异,2株中介株和耐药株还同时存在G2576U和C2424U变异.结论 利奈唑胺可体外诱导粪肠球菌产生中介株和稳定性耐药株,粪肠球菌中介株即可出现23S rRNA V区基因变异.

    作者:郑金鑫;马桂红;潘伟光;李多云;陈重;刘晓军;邓启文;余治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参治疗糖尿病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当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疾病的第三位死亡病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天然药物中寻找糖尿病补充治疗剂,以期减少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人参在我国和东亚的应用已有数千年,作为滋补强身的药材闻名世界.众多研究显示,人参及其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糖尿病作用,人参作为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人参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作用,为人参及其活性成分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思路.

    作者:王丽杰;王春艳;张冬燕;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疾病不确定感对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慢性湿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湿疹患者201例,采用量表分别测评其疾病不确定感、皮肤科生活质量和一般生活质量.分析疾病不确定感的高、中、低水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患者总体的疾病不确定感为(89.83±13.15)分,属于中等水平.不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患者的生活质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生活质量越低(F=44.453~73.032,P< 0.05).结论 慢性湿疹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其生活质量,应通过健康教育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邹红;秦春燕;沈晓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广泛,其主要用于危重病包括休克、烧伤、ARDS、体外循环、脑梗死、脑出血,偶尔可应用于急性肝衰竭、腹水、肾透析等疾病的治疗;新生儿黄疸、汞中毒的应用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和评价,不建议临床作为补充营养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硬化等.

    作者:严汝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序贯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治疗和根治效果.方法 选择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且Hp感染阳性患者92例,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治疗组)和标准三联疗法组(对照组)2组.治疗组45例,给药方案:前5d,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mg,日2次;后5d,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替硝唑500 mg,日2次;对照组47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mg,日2次,疗程7d.所有患者停药4周后复查,观察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感染根治效果,观察Hp根除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91.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28,P> 0.05).Hp根除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0,P< 0.0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7例,发生率为15.56%,对照组8例,发生率为1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P>0.05).治疗组平均每例患者治疗费用为165.90元/人,对照组为171.78元/人,费用基本相同.结论 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疗效明显,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Hp感染根除疗法.

    作者:陈旭照;陈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海口地区1201例血红蛋白病筛查及基因检测的结果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人群血红蛋白病的主要类型,为地中海贫血防控和医学研究提供有益的数据资料.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筛查血红蛋白病,Gap-PCR、PCR-RDB技术检测地贫表型阳性人群3种缺失型、3种非缺失型α-地贫;17种β-地贫.结果 1201例血红蛋白电泳病例,检出309例异常,阳性率25.73%,α-地贫表型阳性病例数多,占总异常病例数70.87%,地贫外的异常血红蛋白病例占2.27%.经确诊,α-地贫检出12种基因型,--SEA/αα、-α 3.7/αα、-α4.2/αα三种基因型病例为主,β-地贫检出7种异常基因型,CD41-42/N、IVS-Ⅱ-654/N为主.结论 海口地区血红蛋白病以地贫,特别是α-地贫为主,应重视地贫防控,推广血红蛋白电泳技术.

    作者:涂志华;陈思雯;周小婉;黄慈丹;黄育敏;杨春;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声学造影评价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EUS)判断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后肿瘤的灭活情况,探讨CEUS在评价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可靠性.方法 9例兔VX2肝肿瘤模型作RFA治疗后4d作Sonovue介导的CEUS检查,分析比较各兔子CEUS图片,确定肿瘤部位、数目、边界和肿瘤的坏死程度,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作径线测量和勾画出消融灶面积比例并与病理作比较,采用网格分析法计算出CEUS评价RFA疗效的诊断指标.结果 9例兔子中8例发现残留肿瘤灶,1例完全消融,残留灶在CEUS上表现为“快进快退”增强特点,消融灶一直呈无增强状态.以超声测量相关径线与病理对比基本无差异,消融灶面积比例分别为0.55±0.27和0.53±0.33,存在高度正相关(R2=0.89,P=0.001),其诊断敏感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88%、91%、80%和86%.结论 CEUS能较可靠评价RFA疗效.

    作者:黄奋鸫;梁惠宏;邵子力;邓党明;彭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深圳市2009~2011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理深圳市MSM人群HIV/梅毒监测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2 943例接受自愿咨询检测,HIV感染率为7.88%,梅毒合并HIV感染率为4.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人群感染HIV与年龄、月收入、性角色、半年内肛交性伴数、合并梅毒感染有关.年龄≥40岁者感染HIV的风险是<40岁者的1.712倍,月收入≥5000元者感染HIV的风险是<3000元者的0.625倍,性角色以被动为主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性角色以主动为主者的2.233倍,半年内肛交性伴数为2~4个和≥5个者感染HIV的风险分别是性伴数≤1个者的1.746倍和2.173倍,合并感染梅毒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梅毒阴性者的4.942倍.结论 深圳市MSM人群HIV感染影响因素复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宋亚娟;蔡于茂;洪福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上海市长宁区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按月整理2005~2010年间手足口病发病数及对应月份的气象数据.结果 4~7月为长宁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进行手足口病月发病数和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月发病数与平均温度、低温度、高温度、降雨日、蒸发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显著性,与日照时间、相对湿度、降雨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显著性.当月气温≥20℃(OR=13.32,95%CI=1.587~ 111.793),手足口病高发(≥50例/月)的风险加大.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和部分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使用气象因素如平均气温等进行手足口病疫情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庄建林;蔡恩茂;李颖;袁祖英;卫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海南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及频率的研究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频率.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反向斑点杂交(RDB)技术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的检测.结果 在2000例受检者中,α阳性率为35.95%,常见亚型为-SEA/αα;β阳性率为25.80%,常见亚型为β41-42/βA.结论 海南地区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较高,做好婚前及产前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等工作,对避免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卫华;陈鑫苹;李晓娟;符生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深圳市宝安区劳务工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信行调查

    目的 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外来劳务工的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行为、态度的现状.方法 从宝安区目前管辖的工厂中随机抽取1 200名劳务工,采用匿名填写和调查员面对面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比较男性和女性劳务工回答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行为、态度的比例等.结果 本次调查1 200人,拒访52人,实际调查1 148人,有效调查率为95.67%.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问题的正确回答率在17.42% ~84.41%之间,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态度问题的肯定回答率在22.56%~74.83%之间,各项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行为问题的肯定回答率在6.88%~54.09%之间.女性比男性更高的比例正确回答了容易怀孕的月经周期、节育环的适应症、药流从流的危害和经期性行为的危害等问题;男性比女性在可适当手淫、可有多个性伙伴、接受婚前性行为和同意未婚先孕等态度问题的肯定回答率的比例更高.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外来劳务工的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高,应针对男女不同对象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

    作者:李合莲;钟玲;倪国才;曾小玲;余辉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更昔洛韦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月内科收治的16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A、B、C组.A组给与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B组通过给与更昔洛韦和丙种球蛋白治疗,C组给与更昔洛韦、干扰素、丙种球蛋白3种药物治疗.分析3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3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比较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临床症状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R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和B组相比临床症状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不失为一种较新且有效的方法,值得为广大儿科医生推广使用.

    作者:付晓雪;王笑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影响孕产妇贫血的饮食习惯研究

    目的 了解海南省孕产妇贫血发生率的分布特点及其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孕产妇贫血干预性研究提供理论资料.方法 于2010年9月至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海南省各个市县(区)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为调查点,调查妊娠至产后42天内的孕产妇10297例;采用我国的贫血诊断标准判断孕产妇贫血状况.结果 海南省孕产妇贫血患病率24.10%,中重度贫血患病率2.20%,素食或者偏食的孕产妇贫血患病率高于正常饮食的孕产妇,常吃瘦肉、动物肝脏、血制品、新鲜水果、复合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制剂或叶酸片的孕产妇贫血患病率较低.结论 均衡膳食有利于体内铁储备,应加强针对医疗保健人员的专业营养知识培训,设立专门的门诊,为育龄妇女尤其是孕产妇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作者:曹霞;李超;张妮;彭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