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岚;王兴立;牛牧
目的 了解海南省事业单位干部代谢性疾病患病情况,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2012年海南省事业单位干部共18 311人体检结果;了解该群体的代谢性疾病发病情况. 结果 受检人员代谢性疾病患病率高的疾病为脂肪肝(32.23%),依次为高胆固醇血症(28.82%)、高甘油三酯(25.06%)、超重(21.12%)、高尿酸血症(14.71%)、高血糖(8.93%)、高血压(4.50%)、肥胖(2.26%).男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 结论 全省事业单位干部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有关部门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
作者:邓萍;王丹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评估长江江滩钉螺能否通过长江水流扩散进入长江河口段苏南区域. 方法 开展长江流速和流向测定,潮位和涨潮速度观察;进行不同流速下钉螺从漂浮物上脱落试验;对白水滩高程测定,计算江水淹没芦苇滩天数. 结果 江阴鹅鼻嘴段的流速均在2m/s以上,钉螺在1.951 m/s以上脱落比较明显;长江河口段苏南区域流速在1.9m/s以下;在低潮位流速大,长江水顺流而下,涨潮时流速减小,流向与与主流向形成夹角,直至成为反方向逆流;张家港闸观察点2007年度潮位高值5.98m,平均2m以上,潮位差大3.31m,平均2m以上;低潮位时,潮水在坡度0.0042~0.0014.江滩上的涨潮速度为25m/h,在高潮位时,潮水在坡度0.0085~0.0086.江滩上的涨潮速度为88m/h;全年高潮位超过白水滩淹没芦苇滩的时间330d,低潮位超过白水滩7d(其中淹到芦苇滩2d). 结论 江阴鹅鼻嘴段的高速水流是长江下游拦截钉螺的天然屏障;潮水顶托可能将残存的钉螺卷入江水;持续的大水可能会成为上游钉螺进入长江苏州段的大隐患.
作者:王学东;陈新峰;黄峰;袁飞;汤能颖;吴锋;朱振球;胡一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的构成及耐药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2012年9月~2013年3月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的196例患者下呼吸道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抽取静脉血检测呼吸道九联病原体的IgM;结果 196位患者分离到148株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8株(39%),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12株(8%),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78株(53%),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多,占64%.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3代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呼吸道病原九联检只有4例肺炎支原体阳性. 结论 AE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逐年升高,二重感染增加.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选择适当的抗革兰阴性杆菌治疗,并注意真菌感染,减少细菌耐药性和减少二重感染.
作者:陈忠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莱姆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此,对莱姆病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本文主要从莱姆病的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流行特征等方面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
作者:李静;梁张;宝福凯;柳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作用,为改进医防合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深圳市疑似肺结核患者网络登记报告信息及报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5~2012年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59.4%提高至2012年90.4%; 2005~2012年登记活动性肺结核中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病人占86.4%; 2009~2012年网络报告肺结核患到位排除率69.6%. 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有利于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医疗卫生机构是发现肺结核病的主要场所,应加强结核病诊断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清芳;谭卫国;吕德良;罗道泉;管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单碱基延伸终止结合荧光偏振技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快速检测B型流感By(B/Yamagata)和By(B/Victoria)亚系的新方法. 方法 从GenBank下载By和Bv血凝素(HA)基因各50条序列,通过MEGA软件进行分析,利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B型流感病毒亚系特异性引物和单标记延伸引物,建立单碱基延伸终止法与荧光偏振检测方法. 结果 40株By和40株By病毒用单碱基延伸终止法与荧光偏振检测,与传统的基因测序结果一致性达100%.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判读结果直观明确、检测费用低,适合于流感监测实验室对流感病毒的快速分子诊断.
作者:王敬忠;刘涛;房师松;王昕;程小雯;张仁利;程锦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本县手口足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8~2011年网络直报系统归属为辖区内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全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130.22/10万;13个乡镇均有手足口病例发生,发病率高的是文罗260.30/10万,不同乡镇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小为25d,大25岁,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5%;在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4~6、9~12月份,两个高峰期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83.8%. 结论 应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规范手足口病诊治,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
作者:谢海英;许声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城区流动人口中结核病患者诊断延误情况和向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儋州市区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0日期间诊治的42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就诊经历和治疗转归资料,分析该部分结核病患者诊治延误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42例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0例,城区24例(57.14%),农村18例(42.86%).90.48% (39/42)患者的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因症就诊发现病人38例,占病人总数的90.48%,健康检查3例,占7.3%;其它1例,占1.2%.误诊时间为3~ 23d,平均12d.首诊延误(14.17±2.21)d,病人延误(30.19±9.28)d,医生延误(21.46±7.38)d,治疗延误(1.52±0.54)d.执行全程督导化疗(DOTS)治愈40例患者,治愈率为95.3%,治疗失败2例,占4.76%.结论 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知识缺乏,对专业机构不了解,普遍存在诊治延误情况,不但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可导致传染源扩散.因此,应裁决包括加大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力度,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建活动在内的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便提高结核病发现率和治愈率.
作者:王琳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惠州市近5年性病报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当前的性病防治策略. 方法 对2008~2012年惠州市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性病病例进行流行性学特征分析. 结果 5年来惠州市共报告性病16919例,报告多的是梅毒7135例,占42.17%,其中隐性梅毒占梅毒报告病例的60.49%;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尖锐湿疣逐年增加;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1∶1;性病报告数主要集中在20~40岁性活跃人群,60岁以上(8.36%)报告病例逐年增多;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家务及待业、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报告病例多的是惠城区,共报告7929例,占总报告病例46.86%. 结论 目前惠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呈现逐年增长,梅毒的增加尤其明显,所以当前性病防治策略应当以控制梅毒作为切入点,依托性病门诊,加大对性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作者:张森淼;彭华;陈访梅;黄小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调查2例输人性恶性疟就诊经过,分析患者被误诊死亡原因.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体征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不典型,确诊前曾被误诊为多种疾病,应关注出现肝、肾、脑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医疗卫生工作者对从高疟区归国发热患者真正的病因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加之病程进展较快,流行病学接触史,加强对疟疾诊断标准的掌握,提高临床医生对疟疾病例的认识,及时做出诊断,尽早应用抗疟药品,防止疟疾误诊误治.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5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6例给予米诺环素胶囊,100mg,口服,每日两次,10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76例自拟中药经验方清热通淋排毒汤联合米诺环素胶囊.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停药后1周和4周分别取尿道分泌物做PCR检测,并做出疗效判定和记录副作用. 结果 对照组76例中:治愈39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0.26%;治疗组76例中:治愈57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07,P<0.01). 结论 清热通淋排毒汤配合米诺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立群;修霞;胡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分为老年组(≥55岁)36例,中青年组(年龄<55岁)32例,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病毒学持续应答(SVR)及生化学应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中,老年组在焦虑、抑郁、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抗病毒治疗虽然不良反应较大,但如果坚持完成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与中青年患者相近.
作者:张爱秋;李新华;王会琳;曹春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小剂量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160例有131碘治疗适应症的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采用平均剂量为5 mCi131碘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平均剂量为10mCi131碘进行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3、T4、FT3、FT4、TSH的改变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3、T4、FT3、FT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TSH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治疗完成后6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x2=5.33,P<0.05). 结论 小剂量131碘治疗甲亢有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低.
作者:蔡冠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 方法 15例(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慢性髓系白血病和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allo-HSCT.预处理方案包括:4例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全身放疗(TBI)+环磷酰胺(CY)、5例TBI+ CY+依托泊苷(VP-16)、2例TBI+ CY、4例白消安(Bu)+CY.以环孢素A、霉酚酸酯、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加短程甲氨蝶呤预防aGVHD. 结果 15例患者发生肠道aGVHD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9(19-143)d,Ⅲ度aGVHD 8例,Ⅳ度aGVHD7例.经治疗,7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疗效欠佳,治疗总有效率为66.7%. 结论 肠道aGVHD是allo-HSCT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作者:符祥俊;姚红霞;吴从明;陈文婷;史鹏程;孙竞;刘启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金属蛋白酶(vvp)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性. 方法 采用pET-32a质粒构建vv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BL21(DE3)宿主菌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目的重组金属蛋白酶蛋白rvvp表达,采用His-Ni亲和层析法提纯rVvp,SDS-PAGE检测表达和提纯效果.采用兔抗Vv全菌抗体的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和免疫原性. 结果 在1mmol/L IPTG诱导下,rvvp产量较高.提纯的rvvp经SDS-PAGE后仅显示分子量为86KD的单一蛋白条带.重组蛋白rvvp能与兔抗Vv全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创伤弧菌vvp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rvvp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可作为Vv免疫检测试剂盒及疫苗的抗原.
作者:郑晶;谢富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南山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2年在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进行自愿咨询检测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2年南山区VCT门诊求询者共730人,其中男性占85.62%(625人),女性占14.38%(105人);未婚者占64.66%,年龄集中在15~44岁,占96.99%,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者占88.49%.初筛并确认HIV抗体阳性者21例,阳性检出率为2.88%;全部为男性.在不同婚姻状况中,离异或丧偶者的阳性率高(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V阳性者的感染途径,全部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危险性行为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的途径. 结论 应加大宣传力度,规范VCT门诊,开展咨询员培训,提高咨询技能,推动VCT门诊的普及和发展.
作者:曾玲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现况,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2011 ~2012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龙岗区801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的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和人偏肺病毒等7种病毒共15个亚型. 结果 流感样病例的病毒总阳性率为52.4%(420/801),其中FLU-A检出率高(27.8%),其后依次为FLU-B(15.7%)、HRV(3.6%)、ADV(2.2%)、RSV-A(1.0%)、PIV-1(0.6%)、RSV-B和CoV-OC43(0.4%)、CoV-229E和hMPV-A(0.2%)、hMPV-B(0.1%),而PIV-2、PIV-3、CoV-NL63和CoV-HKU1四个亚型未检出.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高峰分别在2011年2月(69.9%)和2012年1月(85.0%).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以春夏季多发,春夏季与秋冬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以春夏季多发,春夏季与秋冬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RV以冬季多发,冬季与春夏秋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PIV、RSV、CoV、hMPV全年基本为散发分布.不同年龄组的病毒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中0~4岁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均有检出,5岁以上组主要以FLU为主. 结论 加强常见呼吸道病毒监测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庆洪;李静媚;陈应坚;徐亚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韶关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方法 应用PCR法结合琼脂糖电泳方法对37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和检测,根据PCR产物大小直接判定HBV基因型,应用PCR扩增全S基因序列-D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确定部分样品的亚基因型,并探讨前S区编码情况. 结果 在37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263例占69.6%,C基因型113例占29.9%,BC混合型2例占0.5%.B基因型中HBeAg阳性患者占66.5%,抗-HBe阳性占33.5%. 结论 广东韶关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少量BC混合型,HBV复制强弱与病毒基因型无关.
作者:肖仁飞;杨姝菲;陈星浩;梁小文;姜清明;石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1-溴-3氯丙烷在磷酸哌喹中的GC检测方法. 方法 样品采用DMF萃取.色谱系统采用DB-1(30m×0.320mm,3.0μm)气相色谱柱,柱温为程序升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分流比为5∶1. 结果 1-溴-3氯丙烷在1~15 μg/ml内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1.67%(n=9).精密度RSD为0.47%(n=6).低检测浓度为0.2272μg/ml,可检出样品中含有0.002%的1-溴-3氯丙烷.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且专属性强.
作者:吴成杰;潘正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转苏云金杆菌CrylVD基因蓝藻实验室对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不同龄期幼虫杀灭效果. 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工程藻,分别作用于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敏感品系Ⅲ龄幼虫,以及它们不同龄期的幼虫,并设计阴性及空白对照,分别于24H、48H计数死亡率,从而分析基因蓝藻的杀蚊幼毒效.结果 工程藻对三种蚊种Ⅲ龄幼虫均具有杀灭作用,对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幼虫杀灭效果较高,对中华按蚊幼虫效果较差.48H对以上三种蚊虫Ⅲ龄幼虫的杀灭率分别为100%、100%和42%;工程藻对低龄幼虫的杀灭效果高于高龄幼虫,即龄期越低对工程藻的敏感性越高,杀蚊毒效与龄期呈负相关. 结论 转苏云金杆菌CrylVD基因蓝藻具有明显杀蚊幼效果,为今后蚊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朱嵩;闫歌;刘相萍;甄天民;张昕;王怀位;赵玉强;孙传红;程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