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TX-3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及临床意义

郑颖;张利;秦海斌;涂涛;肖宜超;周胜华;刘启明

关键词:正五聚蛋白-3, 左心室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 炎症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浓度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者血清PTX-3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比较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PIX-3浓度,分析PTX-3浓度与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及其评估价值.结果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TX-3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患者(P<0.01),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TX-3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患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TX-3浓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存在显著正相关(OR=2.12,P<0.01;OR=2.10,P<0.01);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之间比较,血清PTX-3浓度在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结论 PTX-3可以客观准确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作为一项临床诊断心功能不全的实验室指标.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襄阳市2009~2011年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哨点监测

    目的 收集襄阳市2009~2011年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监测资料,分析相关行为变化及HIV感染流行艾滋病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哨点监测统一方案的要求,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1年共调查1124人,56%以上通过网络寻找性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8.22%,近6个月男男肛交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23.43%,存在知行分离.HIV感染率为3.11%,梅毒阳性率为4.18%;丙肝阳性率为0.36%.结论 通过网络平台开展MSM人群行为干预是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提高该人群自我保护意识是今后宣传教育的关键.

    作者:谢爱齐;齐星;崔德勇;温明霞;张明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TX-3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浓度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者血清PTX-3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比较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PIX-3浓度,分析PTX-3浓度与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及其评估价值.结果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TX-3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患者(P<0.01),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清PTX-3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患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TX-3浓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存在显著正相关(OR=2.12,P<0.01;OR=2.10,P<0.01);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之间比较,血清PTX-3浓度在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结论 PTX-3可以客观准确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作为一项临床诊断心功能不全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郑颖;张利;秦海斌;涂涛;肖宜超;周胜华;刘启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两种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对单根毛发DNA检验效能的研究

    目的 研究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degeneraie oligonucleotide-primed PCR,DOP-PCR)和扩增前引物延伸PCR(primer extension pre - amplification PCR,PEP - PCR)对单根毛发检验的法医学价值.方法 以三种方法对单根毛发样本进行STR分型,第一种方法直接对提取DNA用Profiler Plus试剂盒进行STR分型,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是先对提取的DNA样本分别进行DOP-PCR和PEP-PCR扩增处理,然后对其产物用Profiler Plus试剂盒进行STR分型,对两种方法的效能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DOP-PCR和PEP-PCR技术增加了单根毛发STR分型的准确宰和信息量.结论 DOP-PCR和PEP-PCR技术对单根自然脱落毛发的检验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邓建强;刘宝琴;蔡继峰;李文慧;龙仁;侯一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多项血清因子与血压和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GF-I、VECF、CRP、UA及Hcy的变化与血压分级和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IGF-I、VEGF、CRP、UA及Hcy水平,并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三个等级,心室肥厚与否分为两类,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IGF-I、VECF、CRP、UA及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压分级越高者其水平也越高,且伴有心室肥厚者高于不伴有心室肥厚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IGF-I、VEGF、CRP、UA及Hcy水平与血压分级及是否伴有心室肥厚均有较大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

    作者:李艳华;何春辉;罗祖军;杨竞凌;林棋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PTTG及P53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 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蛋白及P5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结直肠癌发生、侵袭及转移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4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TTG、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PTTG、P53蛋白在结直肠癌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程度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直肠癌组织中PTTG蛋白及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和97.6%,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TTG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TTG蛋白可以反映结直肠癌发展程度及转移状态,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TTG蛋白与P53蛋白无显著相关性.PTTG蛋白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潜在淋巴结转移和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若丹;钟碧玲;李亦明;王明贵;陈艳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海口市不同类型水体蚊幼虫种群孳生调查

    目的 了解海口市蚊幼虫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及蚊幼虫孳生地的类型,掌握蚊幼虫种群动态变化的本底资料,为制定蚊虫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海口市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各选择1个居民区和附近的其他场所的水缸、桶、轮胎等小型水体及河流、水池等大中型水体,分别采用幼虫吸管法和幼虫勺捕法采集蚊幼虫,并进行鉴定.结果 库蚊、伊蚊、按蚊3种蚊属均有发现,库蚊除了景观瓶外所有阳性水体中均有生长,按蚊仅在洼地中发现,伊蚊主要在小型水体中孳生,调查的11种29个大中型水体中,阳性水体有3种8个,阳性率27.59%,勺舀指数12.57,阳性水体中下水道阳性率高,为80%.小型水体5种1 988个,阳性容器654个,阳性率(容器指数)为32.90%,其中轮胎的容器指数高,为52.94%;蚊幼虫孳生一年四季均有活动,大中型水体8月份密度高,1月份密度低,小型水体8月份密度高,2月份密度低.结论 海口市蚊虫防制工作的重点是在每年的8月份,小型积水、下水道、污水沟是治理重点.

    作者:陈金燕;王晓花;陈永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狂犬病毒融合基因pVax-G/N的克隆

    目的 构建狂犬病病毒C基因和N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为研究融合基因疫苗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质粒pVax-G中克隆出狂犬病毒G和N基因,经连接及鉴定成功后与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2连接,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 融合基因pVax-G/N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符合.结论 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Yes2-pVax-G/N,为进一步研究稳定、安全的狂犬病疫苗奠定基础.

    作者:王政;王小英;蔡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福建省贫困人群结核病状况与防治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结核贫困人群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困难及需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福建省贫困人群肺结核患病率.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患者就诊情况、费用支出情况.结果 福建省农村地区肺结核患病率仍然较高,101例正在治疗肺结核患者中53例(52.5%)就诊延迟、37例(36.6%)确诊延迟,首次就诊至确诊平均医疗费用为1 870元,10例(9.9%)不清楚当地有肺结核病诊疗专业机构.结论 福建省农村肺结核疫情仍然不可忽视,结核病防治优惠政策应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作者:黄智忠;陈求扬;林淑芳;杜永成;郑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rs671基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青年急性心梗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乙醛脱氢酶2基因rs671多态性与海南汉族饮酒青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11例汉族饮酒青年心肌梗塞病例及100例饮酒对照的基础上进行DNA的提取及包含rs671片段的扩增,对目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统计rs671位点的多态性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DH基因rs671位点可检测到三种基因型,GGGAAA三种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5%、15%、6%,在AMI组中的分布频率为54%、22.5%、23.4%.等位基因G在对照组及AMI组中出现的频率为84.5%及65.3%,A为15.5%及34.6%.结论 rs671基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青年急性心梗的发生显著相关,其中等位基因A可能对青年心梗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

    作者:孔月琼;王柱贤;云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指标与糖尿病相关指标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C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和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非急性胰腺炎30例,检测所有实验对象血浆PT、APTT、FIB、D二聚体及出院后HbAlc及C肽水平,对AP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3月后HbAlc及C肽水平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P患者血浆Pr、APTT及D二聚体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3月后HbAlc及C肽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 AP患者入院时血浆PT、APTT及D二聚体与出院3月后HbAlc正相关,与出院3月后血浆C肽水平呈负相关;提示AP组患者入院时血浆P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可能能预测AP患者出院后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钟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猩红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疫情资料.结果 2006-2011年深圳市猩红热发病1517例.201 1年发病率高为7.32/10万;2010年发病率低,为1.31/10万.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数大幅上升,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三项职业报告猩红热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94.13%.男女比例为1.85:1.发病主要集中于1~10岁年龄段的儿童.高发期集中在3~5月份和12~1月份.结论 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场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工作;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

    作者:秦彦珉;谢旭;梅树江;孔东锋;路滟;李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住院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川芎嗪+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每日2次,30min内滴完,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7d及14d后,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7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0.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14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并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颖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的免疫效果.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运用RevMan 4.2.8软件对YDV免疫效果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5ugYDV免疫后5~10年与免疫后1年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的OR值为0.96,其95%可信区间为(0.46,1.99);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的OR值为1.10,其95%可信区间为(0.69,1.75),免疫后5~10年与免疫后1年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无显著差别.结论乙肝疫苗在5~10年内的免疫效果良好,不须开展加强免疫.

    作者:蔡志坤;周勇;潘伟毅;陈俊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As2O3下调KG1a细胞粘附分子CD44、CD49d表达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造血微环境中KG1a细胞粘附分子CD44和CD49d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正常人和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模拟造血微环境,与KG1a细胞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条件下As2O3对KG1a细胞CD44和CD49d表达的影响.结果 来源于正常人或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与KG1a细胞共培养都可明显增加KG1a细胞CD44、CD49d表达(P≤0.01),但两种不同来源的骨髓基质细胞上调KG1a细胞CD44、CD49d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骨髓基质细胞与KG1a细胞共培养的时间对CD44和CD49d表达无影响(P>0.05).在共培养体中,不同浓度As2O3均可下调KG1a细胞CD44、CD49d的表达.用1μmol/L的As2O3分别作用24h及48 h后,KG1a细胞表面CD44分别为(94.32±0.77)%和(88.97±1.74)%(P<0.05); CD49d分别为(41.12±0.37)%和(34.12±1.77)%(P<0.05),随时间延长表达下降.当As2O3浓度增高为2μmol/L时,CD44表达率由(99.08士0.29)%降至(85.6士0.88)%,CD49d表达牢由(47.48士0.1)%降至(37.03±0.96)%(P<0.01).结论As2O3能降低体外造血微环境中KC1a细胞表面CD44、CD49d表达,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作者:段永涛;吴秉毅;宋朝阳;郭坤元;庞绍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海南省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和传播风险评估

    目的 评估海南省脊灰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风险,科学指导制定预防控制策略,防范和应对脊灰野病毒输入疫情.方法 对全省适龄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疑似病例(AFP)、脊灰抗体水平及流动人员等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估海南省脊灰野病毒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 海南省适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达到98.00%以上,三个地区(18个市县)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达到了99.00%以上适龄儿童脊灰Ⅰ、Ⅱ、Ⅲ型IgG抗体阳性率均达到98.00%以上,AFP病例报告发病率等7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结论 海南省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风险,但输入脊灰野病毒在海南省扩散传播的风险较低,需要重点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后在免疫状态薄弱的流动儿童当中引发二代个案病例.

    作者:曾昭长;金玉明;莫少雄;潘婷婷;曾雪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木犀草素对冷保存心脏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对UW液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功能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组(n=20):对照组(UW组)及实验组(添加30μmol/L木犀草素的UW液).利用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离体心脏冷保存18h复灌60min后心率、左心室大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复灌期心脏的收缩功能(LVPSP,+dp/dtmax)、舒张功能(-dp/dtmax)及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意义(P<0.05);心肌细胞的凋亡及促进凋亡Bax基因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抑制凋亡Bcl-2基因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木犀草素能显著改善UW液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功能,对心肌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闫庆峰;闫高峰;李跃萍;杨达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弓形虫病研究概况

    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疫苗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弓形虫病难以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对弓形虫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王跃兵;杨向东;杨国荣;于彬彬;黄文丽;马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及追踪干预研究

    目的 通过对社区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降低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方法 连续3年对石围塘街社区本地户口0~2岁健康儿童进行缺铁性贫血筛查,有针对性的对贫血患儿进行治疗,以及为所有研究对象作膳食营养的追踪指导.结果 连续3年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与第一年的基数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积极的防治和追踪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社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作者:汤小琼;李瑞芳;郭瑞冰;刘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495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通过对495例女性标本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药敏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IST支原体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495例标本中,阳性标本189例,占38.18%;单一Uu感染115例,占61.4%;单一Mh感染17例,占8.4%; Uu+Mh混合感染57例,占30.2%.药敏结果,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比较敏感,对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高.结论 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Uu感染率高,临床首选药物应为强力霉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以便指导临床选择用药.

    作者:周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发病1~7d内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利尿、强心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g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2次/d,静脉滴注,观察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 vs 82.1%),(t=8.33,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BNP下降水平均明显改善((t=7.84,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脑钠肽(BNP),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熊素春;陈以初;许有凡;卫国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