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亚人群VD受体基因ApaI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

刘军麟;鞠梅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 银屑病, Meta-分析, 关联, 多态性
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东亚人群VDR基因ApaI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系统检索所有2012年1月前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上发表的ApaI多态性与银屑病关联分析的文献,然后按一定的标准选择合格的研究并从每个纳入研究中提取相关信息.对于Apal多态位点,我们进行基于等位基因、显性遗传模式和隐性遗传模式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通过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的优势比(Odds ratio,OR).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异质性并探索其来源.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检测出版偏倚.结果 有4个研究符合我们的标准进入本Meta-分析.基于等位基因、显性及隐性遗传模式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东亚人群中,等位基因A不是银屑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异质性x2=14.48,P=0.002,I2=79.3%;OR随机效应模型=1.110,95%CI=0.667~1.847,z=0.40,P=0.689;基因型AA与aa均与银屑病发病不相关:显性遗传模式,异质性x2=1 3.76,P=0.003,I2=78.2%,OR随机效应模型=1.034,95%CI=0.547,1.955,z=0.10,P=0.918;隐性遗传模式,异质性x2=10.61,P=0.014,I2=71.7%,OR随机效应模型=1.406,95%CI=0.514,3.848,z=0.66,P=.507.敏感性分析显示来自韩国的一个研究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当排除该研究后,同样表现了上述趋势.另外,本Meta-分析所纳入的文献均不存在显著的出版偏倚.结论 在东亚人群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l位点不是银屑病的易感位点.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理想膳食模式评分法(DDP)评价深圳市劳务工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 对深圳市外来劳务工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了解其膳食结构,以便制定合理的膳食模式.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工业区集体食堂14所、830名劳务工进行膳食调查;采用称重法、3d24h膳食回顾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获取膳食信息,运用理想膳食模式评分法(DDP)评价深圳市劳务工的膳食营养状况.结果 深圳市劳务工的DDP分值为91.4分,但食用油的摄入量超过了大允许量.从食物类别的分类上看,谷类DDP得分为31 22分,高于理想得分30.00分.豆类、蛋类、水果、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低,肉类的DDP得分为30.70分,稍低于理想得分35.00分;肉类食物DDP得分南山区较低为26.86分,宝安区高为3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动物性食物评分(包括肉类、鱼类、蛋类的得分总和)已接近理想膳食模式得分.结论 不均衡的膳食结构是深圳市劳务工膳食结构的主要特点.建议减少油脂摄入,适当地增加豆类、水果、蛋类、奶及奶制j品等食物的摄入.

    作者:刘建平;程锦泉;彭朝琼;黄薇;张锦周;黄海雄;李斌;李维克;孙群露;罗贤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指标与糖尿病相关指标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后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C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和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非急性胰腺炎30例,检测所有实验对象血浆PT、APTT、FIB、D二聚体及出院后HbAlc及C肽水平,对AP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3月后HbAlc及C肽水平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P患者血浆Pr、APTT及D二聚体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入院时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出院3月后HbAlc及C肽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 AP患者入院时血浆PT、APTT及D二聚体与出院3月后HbAlc正相关,与出院3月后血浆C肽水平呈负相关;提示AP组患者入院时血浆P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可能能预测AP患者出院后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钟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弓形虫病研究概况

    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疫苗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弓形虫病难以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现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对弓形虫病的研究概况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王跃兵;杨向东;杨国荣;于彬彬;黄文丽;马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脑室出血早产儿血浆MMP-2和MMP-9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MMP-9)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儿及20例对照组早产儿(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血浆MMP-2、MMP-9含量.结果 PVH-IVH患儿MMP-2、MMP-9比对照组早产儿显著升高(均P<0.01),随着出血程度加重,血浆MMP-2、MMP-9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血浆MMP-2和MMP-9含量的变化,可客观早期的判断PVH-IVH的发生、损伤程度.

    作者:江明荣;黄循斌;谢晓彬;周曙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福建省贫困人群结核病状况与防治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结核贫困人群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困难及需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福建省贫困人群肺结核患病率.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患者就诊情况、费用支出情况.结果 福建省农村地区肺结核患病率仍然较高,101例正在治疗肺结核患者中53例(52.5%)就诊延迟、37例(36.6%)确诊延迟,首次就诊至确诊平均医疗费用为1 870元,10例(9.9%)不清楚当地有肺结核病诊疗专业机构.结论 福建省农村肺结核疫情仍然不可忽视,结核病防治优惠政策应该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

    作者:黄智忠;陈求扬;林淑芳;杜永成;郑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足口病病毒分离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手足口病病毒分离培养的可能因素以及方法的改进.方法 取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肛拭子或脑脊液、疱疹液、咽拭子,其中以粪便为主,经Hank's平衡缓冲液(HBSS)重悬震荡后,离心取上清液接种于横纹肌肉瘤传代细胞(RD-A细胞),二次传代后通过肠道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分析及EV71、CA16及肠道病毒通用试剂盒进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鉴定病毒分离效果.结果 RD-A细胞能够有效的分离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采样时间在发病3日内,病毒分离效果达到66.7%,3日以上,病毒分离效果仅有29.1%.未添加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和制菌霉素的病毒分离,污染率达到75%,分离效率为13.6%,添加三种抑制细菌和霉菌的抗生素后,污染率达到3.93%,分离效率达到54.9%.结论 采样时间在发病3日内,有效的抑制细菌及霉菌的生长,合理的细胞接种密度可以明显提高病毒的分离培养效率.

    作者:罗敏;杨洪;张海龙;冼慧霞;陈惠玲;吴微;姚相杰;何雅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起校内结核病爆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2010年2月~2011年1月,福鼎市某中学发生结核病流行.为了明确流行因素,控制结核病在校内的传播,随即对该校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张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例单纯肺隐球菌病临床诊治分析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肺隐球菌病如其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常常难以及时做出诊断,易漏诊或误诊为肺癌、肺结核、肺吸虫等其它肺部疾病,终确诊常需送病理诊断.

    作者:陈恩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宝安区散发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将深圳市宝安区2006~ 2011年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输入Excel 2003软件,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全区共报告3 652例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61例重症病例,重病率为1.67%,8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22%;散发性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份,其中5月份发病例数高,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8.56%;重症病例4~9月份出现发病高峰;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3岁以下年龄组;重症病例主要集中于2岁以下年龄组.民治、观澜和西乡三街道发病牢高,分别为4.57%、4.15%和3.40%.结论 应在夏季针对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开展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并及时处置疫情.

    作者:陈丽华;李苑;叶恋花;叶伟国;李基;李晓峰;马智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药效学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药效.方法 将9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口服匹维溴铵、谷维素治疗;治疗组52例,采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随证加减.结果 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主要症状(腹痛、排便次数、腹泻)积分、主要症状起效时间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具有对主要症状改善明显、起效快的特点.

    作者:李傍娣;洪茜;周桑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两种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对单根毛发DNA检验效能的研究

    目的 研究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degeneraie oligonucleotide-primed PCR,DOP-PCR)和扩增前引物延伸PCR(primer extension pre - amplification PCR,PEP - PCR)对单根毛发检验的法医学价值.方法 以三种方法对单根毛发样本进行STR分型,第一种方法直接对提取DNA用Profiler Plus试剂盒进行STR分型,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是先对提取的DNA样本分别进行DOP-PCR和PEP-PCR扩增处理,然后对其产物用Profiler Plus试剂盒进行STR分型,对两种方法的效能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DOP-PCR和PEP-PCR技术增加了单根毛发STR分型的准确宰和信息量.结论 DOP-PCR和PEP-PCR技术对单根自然脱落毛发的检验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邓建强;刘宝琴;蔡继峰;李文慧;龙仁;侯一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猩红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疫情资料.结果 2006-2011年深圳市猩红热发病1517例.201 1年发病率高为7.32/10万;2010年发病率低,为1.31/10万.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数大幅上升,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散居儿童、学生和幼托儿童三项职业报告猩红热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94.13%.男女比例为1.85:1.发病主要集中于1~10岁年龄段的儿童.高发期集中在3~5月份和12~1月份.结论 学校、托幼机构是猩红热发病的高危场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工作;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

    作者:秦彦珉;谢旭;梅树江;孔东锋;路滟;李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及追踪干预研究

    目的 通过对社区0~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降低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方法 连续3年对石围塘街社区本地户口0~2岁健康儿童进行缺铁性贫血筛查,有针对性的对贫血患儿进行治疗,以及为所有研究对象作膳食营养的追踪指导.结果 连续3年的防治和追踪指导后,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与第一年的基数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积极的防治和追踪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社区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作者:汤小琼;李瑞芳;郭瑞冰;刘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广东珠海市2007年登革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07年珠海市登革热暴发期间登革I型(ZH1067/07)及Ⅱ型(ZH1340/07)病毒序列特征和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 以GenBank公布的病毒ABI78 040和M29 095为参考,分别设计PCR引物,扩增病毒ZH1067/07和ZH 1340/07全基因组的不同片段并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进行拼接组成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359008和Eu359009.参考已公布的登革I/Ⅱ型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拼接后的登革I型病毒基因组全长10 735个核苷酸,经序列进化分析,属登革I型中的第1群(基因I型),与2004年分离自日本的登革I型毒株AB178040及分离自福建的登革I型毒株Fj231/04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10 638/ 10735),经流行病学证据支持福建输入病例导致珠海本地暴发;拼接后的登革Ⅱ型病毒基因组全长10 723个核苜酸,经序列的进化分析,属登革Ⅱ型病毒中的第4群(基因Ⅳ型),与2005年分离自文莱的登革Ⅱ型EU179 857和EU179858两毒株距离近,核酸同源性99%,(10 609/10 705).流行病学调查证明2例均为澳门输入病例.结论 2007年珠海登革I型病毒ZH1 067/07可能来源于福建登革I型毒株Fj231/04,与来源于密克罗尼西亚的AB178 040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珠海登革Ⅱ型病毒ZH 1340/07可能由澳门输入,与文莱EU179 857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未导致珠海本地暴发.

    作者:魏泉德;张如胜;李红霞;谭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L-NAME对大鼠生精细胞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生精细胞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5只雄性SD大鼠建立单侧隐睾模型.术后12d将隐睾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隐睾固定组、隐睾固定+生理盐水组、隐睾固定+L-NAME组,建立隐睾下降固定模型.术后分别于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或L-NAME.术后第12d于腹腔内给药后2h大鼠尾部采血,取血清测定NO含量及NOS活性.术后第24d脱颈椎处死大鼠,TUNEI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右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结果 隐睾固定+L-NAME组血清中NO浓度、NOS活性以及生精细胞凋亡率及p53的表达低于隐睾固定组和隐睾固定+生理盐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低,低于其它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NAME降低隐睾下降固定后NO的产生,降低p53的表达,减少生精细胞凋亡,提示NOS抑制剂能促进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的睾丸提高生精能力.

    作者:石金凤;谢远杰;李美香;龙治峰;郑翔;赵国军;杜雅兰;贺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海口市不同类型水体蚊幼虫种群孳生调查

    目的 了解海口市蚊幼虫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及蚊幼虫孳生地的类型,掌握蚊幼虫种群动态变化的本底资料,为制定蚊虫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海口市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各选择1个居民区和附近的其他场所的水缸、桶、轮胎等小型水体及河流、水池等大中型水体,分别采用幼虫吸管法和幼虫勺捕法采集蚊幼虫,并进行鉴定.结果 库蚊、伊蚊、按蚊3种蚊属均有发现,库蚊除了景观瓶外所有阳性水体中均有生长,按蚊仅在洼地中发现,伊蚊主要在小型水体中孳生,调查的11种29个大中型水体中,阳性水体有3种8个,阳性率27.59%,勺舀指数12.57,阳性水体中下水道阳性率高,为80%.小型水体5种1 988个,阳性容器654个,阳性率(容器指数)为32.90%,其中轮胎的容器指数高,为52.94%;蚊幼虫孳生一年四季均有活动,大中型水体8月份密度高,1月份密度低,小型水体8月份密度高,2月份密度低.结论 海口市蚊虫防制工作的重点是在每年的8月份,小型积水、下水道、污水沟是治理重点.

    作者:陈金燕;王晓花;陈永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似,治疗组患者予莫西沙星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共6d;对照组30例,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每天1次,共6d.6d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抗生素治疗.分别给予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及痰培养等.结果 治疗组疗效(80%)明显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黎月香;吕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集中空调通风管道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的污染状况,为提出合理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查深圳市长期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11家公共场所,对风管内表面的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以及β-溶血性链球菌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所抽取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合格率为69.0%,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0%,真菌总数合格率为100.0%,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为100.0%.结论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应加强卫生管理.

    作者:严燕;林阮群;刘可;姜立民;严宙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深圳市宝安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

    目的 了解宝安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5个街道各抽取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收集居民粪便,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群寄生虫感染分布特点.结果共调查1162人,总感染率为2.84%(33/1162).检出5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1.81%、鞭虫0.43%、蛔虫0.34%、蛲虫0.17%、钩虫0.09%,其中肝吸虫为优势感染虫种,占总感染人数的63.6%(21/33).5个街道居民的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浪4.53%、沙井3.46%、石岩2.92%、观澜1.82%和西乡1.31%.不同年龄组居民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x2=15.59,P<0.01),20~40岁年龄组为感染多发人群,男、女性别感染率差异不明显(x2=3.28,P>0.05).与2003年肠道寄生虫调查结果相比,总感染率下降22.22%,而肝吸虫感染率上升52.10%.结论宝安区肠道寄生虫感染呈现低度流行态势,肝吸虫感染率存在上升的趋势.

    作者:高世同;李晓恒;袁青;谢旭;严新凤;马智操;黄达娜;陈忆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木犀草素对冷保存心脏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对UW液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功能及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组(n=20):对照组(UW组)及实验组(添加30μmol/L木犀草素的UW液).利用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离体心脏冷保存18h复灌60min后心率、左心室大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复灌期心脏的收缩功能(LVPSP,+dp/dtmax)、舒张功能(-dp/dtmax)及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意义(P<0.05);心肌细胞的凋亡及促进凋亡Bax基因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抑制凋亡Bcl-2基因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木犀草素能显著改善UW液低温保存离体大鼠心脏的功能,对心肌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闫庆峰;闫高峰;李跃萍;杨达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