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艳;马婷;陈胜;王继鹏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LD-MSCT)检查肺结构、肺气肿指数(E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在医院确诊的150例稳定期COPD患者资料,采用LD-MSCT检查患者的肺结构指标、肺气肿定量分析采用低密度衰减区体积(LAA)占全肺体积百分比、支气管壁厚度WT))、支气管壁增厚(BWT)以及全肺大呼气与大吸气肺气肿指数(EI),对COPD患者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CAT进行评估,并按照COPD全球倡议(GOLD)标准进行分级比较.结果:不同GOLD分级的COPD患者LAA、大呼气和大吸气EI值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9.542,F=33.964,F=42.528;P<0.05);而WT、BW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CAT评分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184,P<0.05);COPD患者LAA、大吸气和大呼气EI与CAT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88,r=0.593,r=0.674;P<0.05).结论:LD-MSCT检查肺结构指标、EI指数与稳定期COPD患者的CAT评分具有严格的相关性,LD-MSCT检测可以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评估.
作者:冯光;刘树芳;纪俊雨;白洪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17酮类固醇(17-KS)的指标及与手工方法的性能差异.方法:选取110例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高血压组(50例)、嗜铬细胞瘤组(30例)及库欣综合征组(30例);另随机抽取3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选取30名高血压待确诊患者作为待确诊组.分别评价生化仪法和手工法17-KS检测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抗干扰等指标,且对5组临床样本检测进行比较.结果:生化仪法检测17-KS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抗干扰等相关指标优于手工法;手工法和生化仪法检测定值质控品BIO-RAD的相对偏差分别为8.43%和4.23%,生化仪法临床标本检测的异常率略高于手工法.生化法检测嗜铬细胞瘤阳性率高于手工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P<0.05).结论:生化仪法17-KS检测比传统的手工法有更好的检测能力,生化仪法及试剂检测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
作者:程勇;刘辰庚;张丽春;赵萍萍;王红彦;王培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设计一款基于STM32主控芯片的混沌波电刺激仪,解决人体长期或长时间接受电刺激治疗时易产生的人体耐受性问题.方法:采用嵌入式STM32芯片作为硬件系统设计的核心,并利用Lorenz混沌算法产生混沌波形,通过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D/A)转换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升压电路等产生刺激人体的混沌波形.结果:主控芯片STM32计算产生的混沌信号,经过一系列的整流、滤波及放大产生了可以刺激人体的混沌波形.结论:基于STM32芯片的混沌波电刺激仪可以有效改善人体对电刺激的耐受性,电针的刺激效果也会得到保持.
作者:薛建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作为医生眼、手的延伸,可以精准的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作为临床医学工程师,应积极培训和辅助诊疗医生和操作技师,对内窥镜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进行预防性维护,规范消毒供应.以BF-P60纤维支气管镜(日本OLYMPUS公司)和GIF-XQ260电子胃镜(日本OLYMPUS公司)为例,针对软式内镜的检测与消毒、常见故障和维护保养进行总结,共同行参考.
作者:房琦;仇保跃;蒋勇;侯羿;许敏光;占盛鹤;贾仁杰;周紫阳;马乐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四腔心切面法和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0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将采用四腔心切面法检查的1848例孕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检查的1952例孕产妇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图像显示情况,并以产后新生儿查体或引产后尸检畸形种类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中获得满意心脏切面图像1918例(占98.26%),对照组中获得满意心脏切面图像1785例(占96.59%).两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共41例(占1.07%),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产前超声检出心脏畸形胎儿21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21/22);对照组产前超声检出心脏畸形胎儿16例,诊断准确率为84.21%(16/19);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8,P<0.05).结论: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超声检查可以对四腔心、左室流出道以及右室流出道切面3个基本切面同时进行检查,可获得更优的心脏切面图像,克服单独四腔心切面法检查的不足,具有快速、安全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高等优点,可提高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作者:王杏;司徒莹;谢家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三维成像(3D STIR SPACE)序列联合真稳态进动快速三维成像(3D True FISP)序列在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56例臂丛神经疾病患者,皆采用MR可变翻转角3D STIR SPACE序列和3D True FISP序列扫描,对所得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探查结果比较.结果:臂丛神经节前病变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神经根的缺损或者断裂,间接征象主要为硬膜囊的撕裂或形变、脊膜囊水肿或膨出;臂丛神经节后病变的主要征象有臂丛神经膨大或水肿、软组织撕裂或水肿.臂丛神经损伤共56例,患侧臂丛神经根为230根,经计算MR的3D成像技术在诊断节前神经损伤中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4.4%、91.4%和88.7%;经计算MR诊断臂丛神经节后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5.0%、42.9%和73.9%;3DSTIR SPACE序列联合3D True FISP序列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0%、87.0%和84.8%.结论:MR可变翻转角3D STIR SPACE序列联合3D True FISP序列诊断臂丛神经节前及节后病变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且简便、无创,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莉蓉;赵希鹏;高志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将研制的BCcare 86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与国内外3种同类仪器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使用国内外3种人体成分分析仪,对选取的66名志愿者体重、总水分、蛋白质和体脂肪率4个测试项目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通过比较测试数据,可分析出4个品牌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对于总水分、蛋白质及体脂肪的测试数据均存在差异,但是各个仪器的测试数据均在各自的均值中心线附近波动.结论:使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的BCcare 860型人体成分分析仪在测量人体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可对人体的肥胖程度、基础代谢率、内脏脂肪水平及骨质疏松程度等项目进行评价.
作者:苏本华;苏春英;孙仲轩;冯念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联合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在胃壁常见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在医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中发现胃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的5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根据手术后病理、胃镜下活检及临床诊断的明确结果将其分为胃壁恶性病变组(32例)和胃壁良性病变组(20例).采用ARFI技术对其胃壁进行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检测和分析,得出平均剪切波速度(SWV)值,评价良恶性病变增厚胃壁SWV值的区别,并绘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两组患者胃壁恶性病变SWV的临界值.结果:胃壁恶性病变组SWV值明显高于胃壁良性病变组SWV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P<0.05).由ROC曲线可知,当SWV截值为1.71 m/s(曲线下大面积=0.885时),其预测胃壁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和92.3%,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为高,以胃壁SWV值>1.71 m/s作为胃壁恶性病变的判断标准,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VTQ技术测量增厚病变胃壁的SWV值可以间接评估胃壁的良恶性病变,是一项可用于初步诊断胃壁良恶性病变的新指标.
作者:王金宏;郑宝群;陈燕华;陈少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全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择取在医院接受乳腺、甲状腺全麻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和疼痛的发生率、血流峰值速率大值(Vmax)和血流峰值速率平均值(Vmean)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术后观察组DVT、下肢肿胀和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13%、4.26%和2.13%,而对照组分别为14.89%、14.89%和17.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456,x2=6.525,x2=8.562;P<0.05);术后1 d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下肢Vmax和Vmean速率比较无差异,经过7 d不同方式的干预,两组下肢Vmax、Vmean数值较术后1 d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4,t=6.718;P<0.05);且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8,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有效预防DVT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桃;马玉华;吕荣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影像组学是一种从图像中提取特征,运用自动或半自动软件进行分析的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影像组学在放射学领域运用较早,在核医学领域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较少.通过概述影像组学的处理流程,核医学中影像组学的发展,对核医学影像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对非18F-FDG PET-CT、PET-MR及免疫组化指标进行研究,提出影像组学可为临床提供预后、评估治疗反应、预测远处转移及个体化治疗等系列量化指标,展望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任静芸;霍力;李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制一种自动静脉穿刺器,以实现临床静脉穿刺操作自动化.方法:自动静脉穿刺器由简易B超机、图像采集系统和驱动系统3部分组成.采用B超机引导,在识别静脉血管后将数据传送至图像采集系统,利用图像采集系统识别定位目标血管,并将目标血管的深度和直径信息转换为进针深度和角度信息,驱动穿刺系统,完成静脉穿刺.选取56例癌症复发患者,采用数表法将其分为仪器穿刺组和人工穿刺组,每组2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应用预试验.结果:完成了自动静脉穿刺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样机研制,仪器穿刺组采用自动静脉穿刺器的穿刺成功率为92.8%(26/28),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结论:自动静脉穿刺器可解决凭经验盲穿的弊端,克服由于操作者心理状态、患者下意识抖动的人为因素及视野差的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穿刺困难问题.
作者:张鹏飞;张硌;张鹏;王燕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国内医疗器械的采购现状及特点,探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在大型综合医院医疗器械采购中的优势,以及具体实施方式.方法:分析竞争性磋商采购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从编制磋商文件及磋商文件发售、征集供应商、磋商文件的澄清或修改、成立磋商小组、磋商与响应文件评审等方面,结合医疗器械在采购工作中的实践,评估其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的可行性以及规范化流程.结果:医疗器械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在采购流程、供应商来源、专家抽取以及评审方式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结论:医疗机构采用竞争性磋商的采购方式,在技术复杂、竞争性不强等为特点的医疗器械设备货物采购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作者:曹扬;霍刚;邹庆辉;周泉志;陆建雄;严昂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基于野战药材车建立模块化箱组规范,构建多模块化野战药材车,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高效快捷的医药物资保障.方法:分析遂行多样化任务中药材保障特点,确定药材目录与数量,将模块化原理应用于野战药材车设计,合理划分箱组模块,建立模块化野战药材车药材保障体系和模块划分规范.结果:建立的野战车模块化箱组规范应用于野战药材车可减少常规药材装载时间,物资装载由原来的25 min缩减至8 min,实测高原模块转换地震模块所用时间由原来的40 min缩短为8 min;取药时间由原来2人10 min左右缩减为1人3 min即可完成;车厢内温湿度可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保证药材效用和安全.结论:模块化箱组规范应用于野战药材车使药材车具有高效、灵活和节省人力等优点,打破传统基数保障模式的局限,较好地满足遂行多样化任务中的药材需求.
作者:李治;汪长岭;朱兴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为适应现代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构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化.方法:运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校院交互平台、多媒体发布平台、仪器管理平台、智能数据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准入系统.结果: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状态、年终实验统计、效益分析、设备的流向、维护和耗材的使用等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结论: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可提高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作者:孟令军;刘艳;李臣亮;姜丹;孟庆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脏磁共振时间分辨交叉随机轨迹成像(TWIST)与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联合序列(TWIST-VIBE)在磁共振动态增强中减少急性短暂性呼吸困难(TSM)所致伪影、提高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行肝脏局灶占位磁共振成像(MRI)的患者,依据使用对比剂的不同,将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的患者纳入Gd-EOB-DTPA组(38例),使用钆喷酸葡胺(Gd-DTPA)的患者纳入Gd-DTPA组(48例).采用TWIST-VIBE序列扫描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肝脏局灶占位的VIBE序列和增强前后TWIST-VIBE序列的5期图像的运动程度进行评估及评分,比较平均呼吸运动分数.结果:所有5期的平均呼吸运动分数中,两组增强前VIBE与TWIST-VIBE序列的呼吸运动分值比较,Gd-EOB-DTPA组无差异;Gd-DTPA组TWIST-VIBE序列A1期与A5期比较呼吸伪影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3,P<0.05).Gd-EOB-DTPA组增强前后动脉A3期、动脉A4期及动脉A5期增强前的呼吸运动伪影分值均明显低于增强后呼吸运动伪影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90,t=20.819,t=11.853;P<0.05).GD-DTPA组增强前后动脉A5期呼吸运动伪影分值相差比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0,P<0.05).结论:使用TWIST-VIBE序列的5期动脉期序列的扫描方案,在肝脏局灶占位的MRI扫描中可以改善不能配合屏气和受到使用Gd-EOB-DTPA对比剂而产生TSM影响的动脉期图像,能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动态期图像.
作者:曾伟;李华兵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运用椎间盘镜后路摘除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7例.对照组采用椎间盘镜后路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的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2,t=45.052,t=7.613,t=6.307;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6、t=0.979、t=0.547;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神经损伤率和椎间隙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052,x2=0.339,x2=2.021;P>0.05).结论:椎间盘镜后路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间短,但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较快,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可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刘美霞;于英楠;聂晓英;翟田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合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SPN)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3例在医院治疗的SPN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CT和DSA复合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定位时间、楔形切除时间、手术时间、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转开胸手术比例以及定位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定位时间和楔形切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t=-2.86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P<0.05);观察组术后FVC和FEV1分别为(2.10±0.20)L和(1.03±0.11)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t=5.035;P<0.05);观察组无转开胸手术,对照组2例转开胸手术,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0,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64,P<0.05);气胸、气胸伴出血以及钩子脱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9,x2=1.516,x2=0.001;P>0.05).结论:CT和DSA复合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SPN有较好的效果,能高效、准确切除病灶,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林海艳;马婷;陈胜;王继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调查辽宁省肿瘤医院医疗联盟的36所联盟医院肿瘤诊治设备的使用情况,分析肿瘤诊治相关医疗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为肿瘤诊治设备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经科学论证的调查问卷对医疗联盟中的36所联盟医院肿瘤诊疗设备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收集医学影像类、光学医疗器械与内窥镜类、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类以及治疗与生命支持类等诊疗设备的相关信息,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产肿瘤诊疗设备在二级和三级医院中分别占52.75%和47.25%;进口肿瘤诊疗设备在二级和三级医院中分别占30.54%和69.46%.国产肿瘤诊疗设备故障维修次数和停机天数均少于进口设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5,Z=-7.02;P<0.05).结论:在36所联盟医院中,国产肿瘤诊疗设备日常运行情况优于进口肿瘤诊疗设备,各级医院国产肿瘤诊疗设备配置数量少于进口设备.
作者:毕雪;于慧会;刘茹;于志福;张群;刘文红;刘政欣;刘运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查找手术刀柄清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操作流程,持续提高清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改进前后手术刀柄各150件,应用目测法并借助带光源放大镜及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法评价其清洗质量.应用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找分析手术刀柄清洗不合格原因,从成本、人员、管理及设备4方面找出8个相关因素验证,确定器械存放时间过长未及时送洗、使用后刀柄未做预处理与保湿、岗位职责不明确、多酶清洗剂未及时更换和清洗工具选择处理不当等5个末端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验证改进.结果:实施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手术刀柄清洗质量管理后,ATP荧光检测法检测清洗合格率由改进前84.67%提高到改进后的94.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P<0.05).结论:利用FOCUS-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手术刀柄清洗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改进,规范清洗流程,可持续提高手术刀柄清洗质量.
作者:张瑞明;孙子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在前期研究发现高能X射线照射可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早衰及信号传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基础上,进一步探讨STAT3在高能X射线照射后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早衰中的作用.方法:利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抑制STAT3 A549细胞的早衰.用高能X射线对A549细胞进行照射后,分别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α-氰基-(3,4-羟基)N-苄苯乙烯胺(AG490)和雷帕霉素(RAPA)对受照细胞磷酸化STAT3(p-STAT3)的影响及细胞早衰的影响.结果:加入STAT3磷酸化抑制剂AG490和RAPA均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早衰,过表达STAT3可显著促进A549细胞早衰.4 Gy高能X射线照射可显著上调A549细胞内p-STAT3的水平,AG490和RAPA可显著抑制4 Gy高能X射线诱导的p-STAT3升高.AG490和RAPA同样抑制了4 Gy高能X射线诱导的A549细胞早衰.结论:STAT3参与A549细胞早衰的调控,高能X射线照射可通过激活STAT3诱导A549细胞发生早衰.
作者:丁春燕;刘青杰;封江彬;田梅;陆雪;李爽;高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